據安徽消防消息,7月27日,在安徽池州,一名女孩因高考失利,與家人發生矛盾之後,爬到了樓頂欲輕生。
女孩雙腿懸空十樓坐在遮陽棚上,消防員迅速趕到現場展開救援。一消防員死死抱住女孩,女孩拚命掙扎。最終女孩被消防員拉了上來。
高考是人生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為了能在六月改變自己的命運,許多學子、家庭、學校都付出了汗水和努力。誠然,考試當天的臨場發揮具有隨機性,但許多高考失利的同學在復盤時,都承認自己其實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早已埋下隱患。
在高考中發揮失常的同學都有怎樣的特點?你有沒有「中槍」?
1.專攻難題忽略基礎
在高三有很多學生都有這個問題,仗著自己成績不錯,於是對課本教材上的基礎知識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覺得做那種題看那種簡單的知識點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因此到最後往往在「陰溝裡翻船」。
高考中有70%以上的題目都是考察我們的基礎知識,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把基礎夯實,500分左右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果你只顧難題怪題,到高考的時候非常容易吃虧。
2.不會調整心態
高考是非常重要的考試,所以我們應該重視。但是不能重視到影響自己的答題心情,很多同學在平時的期末考試中都會心跳加速,滿腦子想的都是「我叫不緊張」,到了高考就會更容易焦慮,嚴重的還會出現考前吃不下睡不好,影響自己的精神狀態。
心理學裡面有個說法,就是有時候越提醒自己不去犯什麼錯,就越容易犯這個錯。
同學們要記住,你平時所做的努力,足夠讓你信心滿滿地去面對高考,因為上天不會虧待努力的人,你的勤奮刻苦,所有人都看得見,必然不會被辜負!
3.對平時出錯的題目不以為意
我們在高考前有那麼多場考試,一是為了提前讓大家適應高考氛圍,二是為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時候是允許出錯的,因為可以及時補救,不把漏洞留到高考。
但是如果你平時就不注意分析錯題,那麼錯題下隱含的你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到了高考你依然還是沒有掌握。所以在平時就要腳踏實地把每一個基礎點弄清楚,不給高考留一絲憂患。
一道錯題扣掉的分數不重要,關鍵是要通過不斷的鞏固和學習來完善知識體系。對許多同學來說,數學中的動點問題經常失分,其實就是因為紙筆無法直觀地顯示動點的軌跡和圖像,才總是漏掉解題時的分類討論情況。
包學習App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的創新在於使用的動態教輔D-Book,通過動圖、視頻來直觀展現動點問題、立體幾何問題、物化生中的實驗題。只要輕鬆一點,就可以徹底掌握一類題型,說不定就因此得以填報更高檔次的理想學校!
包學習最大的特色是D-Book(動態教輔)功能,動圖解析題目,視頻演示實驗,還可以上手互動!只要你肯學,還怕理解不了區區數學動點問題嘛?
想要解鎖「同步」新姿勢,就點擊全文最後的「了解更多」下載註冊吧~
最後,我們採訪了一位北大學霸,邀請他分享了他的5條學習秘籍,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學習計劃——做到有規律
良好的學習計劃,是良好的學習成績的開關。
有了計劃後,學習的目標才會將更明確,動力也會更加充足。並且,學習計劃,一定要做到長計劃和短計劃的相結合,否則很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況,因為「難度」的過大,而造成計劃的流產。
比如新學期的目標是讀100本書,那就要把計劃詳細歸置到,每天完成多少的地步,要儘量講究效率,形成一定的學習節奏。這樣才能培養出相應的,優秀的習慣。
課前預習——主動出擊
有研究表明,那些在課前能做到有效預習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能比那些,到課堂上才接觸新知識的孩子,要高出許多。
預習的步驟,可以主要分為讀、思、練,3個步驟。用上幾分鐘時間,先通讀教材、課文,找出其中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做出記號,這就是你明天上課需要重點聽講的內容。
有能力的孩子,則還可以進一步地來思考、總結,比如預習完的一篇課文,它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甚至,在預習完後,就可以做1-2道相應的練習,測試自己掌握的程度。
這樣,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養成了。
如何聽課——更重視收益
很多同學上課光顧著記筆記,全然不顧自己有沒有完全聽懂老師講了什麼,認為記下來課後複習也可以,這樣的學習方式,其實是有問題的。
為什麼我們上課前要預習呢?就是為了跟著老師抓重點,當堂搞懂。大部分時候,你當時沒搞懂的知識,回家之後,自己一個人將更難搞懂。
聽課筆記不應該是講究全,而是要講究精。如此下來,知識才能在你的大腦中,根據重點形成體系,搭建起自己的知識框架。
課後複習——講究方法
複習的核心有一點值得注意,一定是要先篩選,然後在進行理解、記憶、總結、復盤。
你要明白複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首先要查缺補漏,你才能知道你有哪些弱點。所以複習的時候,一定要多思考,找出自己的不足。
比如,對於在課後寫作業、練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就是值得我們重點複習的對象,這樣複習的收效才會達到最高。還有一點是,複習一定要多結合課本,回歸課本,隨時用筆摘錄下來,或者也可以通過講述給家長、同學聽的方式。
堅持個3-5遍,基本上任何再難的知識,也都能印在腦子裡了。
作業完成——要講究自律
完成作業,一定要計時、計量,做作業前,要先做好複習。
計時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作業完成的效率,在這期間其他的事情都應該擺在一邊,就像我們上課的時候,只能做上課有關的事情一樣。
而作業前先複習,是為了有效檢驗學習掌握的程度,不複習就做作業,不僅常常效率低下,也往往讓孩子養成依賴書本、筆記的習慣,這樣到考試的時候,就容易吃大虧。
如果可以的話,就是要儘量把作業當做考試一樣,要獨立思考,做完後要學會檢查。
這樣,才能利於養成不粗心的好習慣。
雖然這些秘訣,說起來看似很簡單。但是其實堅持能做好,往往不容易。而相信,北大學霸與我們之間的差別,就是這樣產生的。
但是既然知道了,那就趕緊行動起來把。開學做好這5點,期末成績提高不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