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C防治感冒?生薑治療脫髮?這些養生誤區,當心越養越傷身

2020-02-18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但是朋友圈、網上流行著的各種各樣的養生知識卻很多都是謠言!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流言,一起來看看你信過嗎?

1,維生素C能預防、治療感冒嗎?

維生素C一直是備受大家追捧的一種營養元素,很多人都覺得經常吃維生素C可以增強免疫力,因而能預防甚至治療感冒!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要明確,感冒在醫學上被定義為可自愈的感染性疾病,一般情況下一到兩周可以痊癒,並不需要吃感冒藥,市場上的大多數感冒藥都只是為了緩解感冒的不適症狀,如咳嗽、發燒等;

另外,很多關於維生素C對普通感冒影響的研究顯示:針對一些極端條件的運動員和軍人,服用維生素C可能可使患感冒的風險降低,但此好處在普通人群身上並未能得到顯現。

而且,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C能預防、治療感冒。所以感冒期間吃了維C,感冒有好轉,也未必能說明是維生素C的功效。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維生素C雖有「增強抵抗力」的功能,但不是它單獨就能完成的任務,還需要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綜合作用,才能更好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成年男性的維生素C推薦劑量為90毫克/天,成年女性維生素C的推薦劑量為75毫克/天。對普通人來說每日均衡飲食一般就已能提供,無需額外服用補充劑。

2,天天泡腳,最養身體?

天氣冷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泡腳,腳伸進熱水的瞬間,暖流遍布全身,若再加點花椒、艾草、生薑等,舒適極了。

首先,小編並不否定泡腳的好處,也喜歡泡腳:提高睡眠質量、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症、緩解疲勞等,泡腳可以說是最簡單最實惠的養生方式。但也要提醒大家,泡腳這種養生法並不是人人都合適!

1,不適合泡腳的人

對有心臟疾病或者低血壓的人來說是很危險的,很可能會引起供血不足;對於糖尿病患者,併發症可能導致腳上神經末梢不敏感,容易燙傷;靜脈曲張患者泡腳易增大靜脈回流負擔;動脈閉塞患者會加大缺血組織的缺血狀況。

2,加料要分清體質、因時制宜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藥物配伍,藥方並不是適合每個人,對一些特殊人群,選擇藥物足浴時,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疾病特點來選擇藥方,藥材種類和數量也並不是越多越好。

像陽氣不足加上血瘀患者,可以選用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藥物,如:艾葉+紅花或當歸;肝腎不足患者,可以用補益肝腎的藥物配伍,如:紅花+生薑來泡腳。

此外,也可以根據四時、五臟所主的節氣不同,調節泡腳藥方。

3,泡腳三要點

*時間最好在晚上7-9點,滋養器官的效果更好;

*水溫一般維持在40攝氏度,中途可以適當加溫水保持水溫;

*邊泡腳邊按摩,腳底有很多穴位,通過按摩加強泡腳的功效。

3,冷熱水交替洗臉能收縮毛孔?白醋洗臉能美白?

「熱水張開毛孔,冷水收縮毛孔,這樣洗臉更乾淨,還能縮小毛孔」。乍一聽好像挺有道理的,但這一冷一熱,你考慮過皮膚的感受嗎?

皮膚科專家表示,冷熱水交替雖能讓皮膚暫時看起來更緊緻,但與此同時,臉上的血管也會受到溫度刺激,促使健康的脂質脫落,導致皮膚屏障遭到破壞,變得更加敏感。

提示:洗臉的最佳水溫應該是36-37℃左右,越接近體溫的水溫、越適合洗臉,並且用流動的水而不是臉盆,防止髒東西再次附著在臉上。

也有些人熱衷於用白醋洗臉,感覺皮膚會變白、變光滑,這是由於醋酸有軟化、去除部分角質的效果。但是長期用白醋加水洗臉,皮膚的屏障功能會變得越來越弱,也就容易出現紅血絲、刺痛等現象。

提示:不管是白醋亦或是雞蛋清等,都不要隨便用來洗臉或敷在臉上,以免傷及皮膚。

4,痘痘長在不同位置,代表不同器官出問題了?

網傳不同位置的痘痘,暗示不同器官出現問題:嘴巴長痘消化系統問題、左臉長痘肝功能異常、下巴長痘腎功能受損……

從專業的角度講,痘痘又叫痤瘡和毛囊炎,與皮脂腺分泌油脂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而雄激素分泌旺盛會促進皮脂腺發育並分泌大量油脂。

理論上講,只要有皮脂腺的地方就有可能長痤瘡,而人的面部(特別是鼻子、下巴)、背部、胸前都是皮脂腺密集且分泌旺盛的部位,所以痤瘡容易在這些地方長出來,並不是因為某個內臟出問題了。

建議愛長痘痘的人少攝入高熱量的食物,如:油膩食物、甜點等,尤其是出油多的人,可適當增加水果、蔬菜以及其他一些粗纖維食物在飲食中的比例。

5,用姜抹頭皮能治療脫髮?

從中醫理論來說,生薑性溫,含有姜酚、姜酮、姜烯酚,這些物質被統稱為「姜辣素」。「姜辣素」的一大作用就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而血液循環會給毛髮帶來更多的營養,加快毛髮的生長速度。所以,用生薑塗抹頭皮,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毛髮再生的功效。

但這個方法只對斑禿的脫髮有效。因為斑禿是由精神、神經、過於勞累等外在刺激引起的,毛囊並未受損,所以使用生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頭髮的生長。而其它情況的脫髮,用生薑可能反而會加重脫髮症狀。

但是,擦姜也是有講究的,方法不對或者過度使用,都會適得其反。

正確做法:將生薑切成薄片,按壓在斑禿處,不僅可以局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還能使姜滲出姜液,起到刺激作用。

6,食物要相剋,吃不得?

相信不少人一定聽過所謂「食物相剋」的組合: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則容易結石;螃蟹和柿子不能同吃,否則會中毒……

但營養學會的專家表示,食物相剋並沒有實驗依據!一些人在吃了所謂的「相剋食物」後確實出現身體不適,大多是因為:

*食物不潔,加熱不徹底,病菌侵入人體所致;

*食用方式不當,如:柿子吃太多或空腹吃,其中的鞣酸在胃酸中會和蛋白質生成鞣酸蛋白,也會和果膠、纖維素黏在一起形成結石;

*食物過敏。

7,坐月子期間不能洗澡、洗頭、通風?

在老一輩的人看來,產婦在坐月子這段時間內不能洗澡、洗頭、碰冷水、受風吹……否則會落下了怕冷、怕風、關節疼痛等毛病。

傳統上所說的「坐月子」,醫學上通常叫做「產褥期」,目的是恢復產婦因生產而改變的一些身體機能,如:幫助子宮回縮、恢復身體的代謝能力等,產後婦女身子虛,但這並不代表什麼事情都不能幹。

產後初期,女性出汗較多,汗液留於皮膚表面,不僅有黏膩感,若長時間不洗澡也容易滋生細菌,引起疾病。通常產後傷口癒合後(約產後一周)就可以淋浴,期間可擦浴,但注意洗澡時間不宜過長,不超過10分鐘,並要及時擦乾,避免受涼。

另外,適當的開窗通風,有助於產婦快速地排汗。應注意的是,產婦對溫度較敏感,不應坐在風口處,也要避免直接吹到電扇、空調的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9HSXXAB3uTiws8Ko6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