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大荔:將農業農村工作做到極致

2020-04-18     中國縣域經濟報

記者 李彥東

「朝至豐圖倉,夜遊同州湖」,隨著生態治理和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大荔縣這個具有獨特生態系統的黃河流域大縣和特色農產品大縣正在強勢崛起。大荔古稱同州,地處關中平原東部最開闊地帶,是渭南市第一面積大縣、第四人口大縣,是渭南6個市域協同版塊之一。

智慧農業賦能 農業產業先行

大荔轄15個鎮、2個街道,272個行政村、29個社區,縣域面積1776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其中從事農業人口達到了63.5萬人,全縣建成糧、油、漁、秦川牛等十大國家商品基地和省級優質農產品基地,特產黃花菜、紅棗、西瓜、花生、辣椒等馳譽省內外,2019年農業總產值80.96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282元。

黃河流域渭南四縣市中,大荔可謂是一個將農業農村工作做到了極致的縣。特色農產品突出,農業產業化集聚程度高,農業領域獲得榮譽多。近年來,大荔縣先後榮獲中國棗鄉、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等榮譽30多項。

大荔是農業大縣,耕地面積150萬畝,其中90%以上為可灌面積,黃河水養育的大荔人,充分發揮了當地的區位優勢,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大荔縣人民群眾積極調整產業機構,流轉土地法展特色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形成了以地域劃分產業格局,以糧食、特色水果、設施瓜菜、畜牧養殖等產業分別發展的全覆蓋規模化農業模式。在規模化發展的前提下,當地積極引入智慧農業手段,聯合陝西省水務集團新穎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開發了「新穎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台」,以大棚物聯網系統實現農業生產全面自動化;以質量安全追朔系統保障農產品全程可朔源,讓農產品更安全;以農產品電商系統為農產品上市流通提供有力支撐。種種新科技技術的應用,推動著大荔農業產業向4.0時代邁進。因洛水而生、依黃河而興的大荔農業,成為渭南現代農業的開拓者,為黃河流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再建新功。

鄉風文明推動 美麗鄉村振興

「母親河的水,黃河魂,這裡養育著勤勞的人,荷塘月下萬畝蓮,風景如畫賽江南,風吹麥浪棗好風光,沁人心脾好風光……。」大荔趙渡鎮嚴通村的村歌,唱出了大荔農民對黃河、對家鄉的熱愛,也唱出了大荔新農村的現狀。

以農為本的大荔縣古樸厚重,這裡的人也淳樸而務實,走進鄉村,幾乎看不到兩層以上的民居,但進入室內,卻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詞「低調奢華」——典雅而實用的裝修、上乘的用料,與房子外表的質樸形成強烈的反差,卻又絲毫感覺不到違和感。漫步這裡的村落,青磚白瓦小平房,閒適感悠然而生。

走廊葡萄架,村邊月季園,心悅湖水綠,田間脆瓜甜。這是大荔新堡村的真實場景,也是大荔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大荔縣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中,確保硬體改善、堅持生態為先,走村景融合道路,植樹、栽花、布景,打造宜居宜游新農村。以新堡村為代表的大荔鄉村,樹繞村莊、水滿澇池,美不勝收。兼具賞心悅目與實用性為一體的農村景觀,為村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無限情趣。巷道硬化、排水管道鋪設、太陽能路燈安裝、仿古風貌改造、村級休閒廣場建設、無害化公廁全覆蓋等項目落成,讓群眾感受到了城鄉差距縮小帶來的無限便利。

在硬體供給改善的基礎上,大荔縣提倡以村為單位,推動鄉風文明紮根於日常生活之中,新堡村設置文化大禮堂,從移風易俗、尊老愛幼、兄友弟恭、榜樣帶動等方面入手,開展民居評星、「好婆婆」「好兒媳」評選等活動,成立「紅袖章」治安巡邏隊,建立「五老」綜治維穩工作站,全村平安「零事故」,和諧友愛、鄰里和睦成了美好生活的新常態。

農旅結合為徑 全域旅遊火爆

大荔的歷史的歷史可以追朔到約二十萬年前,魏長城遺址、唐金龍高塔,宋岱祠岑樓、清豐圖義倉……,這些名勝古蹟,無不見證著這座城的厚重與滄桑,也為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奠定的底蘊。而今,銳意進取的大荔人民,將美麗鄉村打造成自然景點,讓宜居的鄉村成為了風景,農旅結合的新路子給大荔縣全域旅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如果說昔日的大荔旅遊業態,是一位慈祥的世紀老人,莞爾為遊客講述著過去的故事,那麼現在的大荔縣,就猶同爛漫四射的少女,在青山綠水間將大荔的魅力娓娓展現。依託該縣獨有的農耕歷史底蘊和農業產業優勢,2019年,大荔縣成功創建豐圖義倉國家4A景區和冬棗小鎮3A景區,全縣接待遊客突破15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75.51億元,大荔縣榮獲「陝西省旅遊示範縣」稱號。

依託黃河流域區位優勢和當地農業產業,大荔著力打造關中水鄉、瓜果之鄉、夢裡故鄉。近年來,大荔縣的農旅融合如雨後春筍,建成了一批以農旅、文旅、生態旅遊和康養為主打的高端服務業,培育了一批集休閒觀光、特色採摘、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民俗文化、特色民宿於一體的鄉村旅遊家庭農場。高起點建設了「黃河、渭河、洛河生態文明展覽館」,編排了大型黃河移民情景劇等,致力於打造黃河流域最具文化特色的旅遊目的地。依託黃河濕地、朝邑湖公園、沙苑風光等特色生態資源,建設了一批集旅遊觀光、特色採摘、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民俗文化於一體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小鎮,實現了黃河文化和生態旅遊互促共融。

春光正好,請來大荔!「精品農業、鄉村旅遊、美麗城鄉看大荔,幸福和諧看大荔」,大荔縣副縣長趙磊介紹,大荔將遵循「1+」發展理念,紮實推進「產業興村、工業強縣、旅遊旺縣、品質城市、人民至上」五項行動,狠抓包括文旅康養產業在內的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圍繞「一園五地」建設,最終建設成全域農業公園。此外,還將整體圍繞水生態的修復治理、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以及農業整體提質增效、進檔升級,各方面工作整體聯動,不斷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5pSjnEBnkjnB-0zj2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