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
標題類似於:「企退人員有福了!中秋節再迎喜訊,每人補發1700元,快去領錢」、「企退人員終於「逆襲」!中秋節再迎好消息,每人補發『1700』」。
視頻的具體內容大概是:為了消除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退休人員之間的差距,國家將對企退人員的養老金進行補發,補發的金額為1700元,這筆錢在中秋前後就能領到了。
對於很多企退人員來說,1700元已不是一個小數目了,所以大家看到這個消息都還是很高興的,那麼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到底怎麼樣呢?
經過查證,這個消息純屬無稽之談,是個失實的消息,原因如下:
1、我們2019年的養老金調整大政策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出台,各地也在近幾個月進行了細則的制定與具體的養老金補發,相信現在已經到了9月中旬,大家也已經收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補發的養老金。
2、在養老金調整的政策里,從來沒有提到過企退人員會比事退人員的養老金調整得多(當然或許部分地區有特殊政策也不排除),總之今年的養老金是總體上漲5%,是按比例來的,從沒有1700元這個具體數字的出現。
只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養老金才會補發:
1、社會平均工資調整後的養老金補發
通常情況下,全國很多地區,都是從當年的1月1日使用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但是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統計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一般都是次年的五六月份才發布。因此1到5月退休,通常會暫時先按照上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臨時性養老金。等新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五六月份統計出來發布後,就會對之前幾個月份少發的養老金進行補差。
2、每年官方的養老金調整的補發
也是統計所需時間造成的延後問題。國家每年都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平均工資情況和物價變動情況來調整養老金,至今年已經連續15年上漲,每年上漲幅度5%左右。
但是國家最近幾年調整養老金一般都是在三四月份才發布通知。相應的調整方案報人社部、財政部批准後實施,也就是等到各個省份與地區公布養老金調整實施方案的時候基本上就到了七八月份了,一般在這個時候,我們相應的養老金差額才會補發到手。
3、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養老金差額的補發
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的養老金的補發方案各地一直在緊密籌劃中,但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區進行了試點,大部分地區還在梳理。由於一開始相應的公式因素並不完善甚至非常複雜,各地逐步落實需要很多時間。所以相信很多退休中人都還沒有領到屬於自己的補發的中人養老金。只能慢慢等待了。
其他比較少見的補發情況還有:系統錯誤,導致養老金沒有發放成功;退休的時候少算了工齡,導致核實檔案後重新補交社保,重新計算退休待遇;沒有生存證明,認證完成後再補發等等。
總之,中秋企退人員補發1700元是不可能的了,大家對類似信息要仔細辨別,切不可信謠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