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一雙肉腿,全球吸金16億,這遊戲重製後連製作者都後悔了?

2021-04-25     TopGame

原標題:僅靠一雙肉腿,全球吸金16億,這遊戲重製後連製作者都後悔了?

僅靠一雙肉腿,全球吸金16億,這遊戲重製後連製作者都後悔了?

2017年2月,由SE發行的《尼爾機械紀元》正式首發,憑藉著2B小姐姐大長腿的魅力,以及動作內容,成為了當年最受歡迎的宅男神作之一。據官方消息,截止目前該遊戲銷量已突破550萬份,如果按照300元左右(日系遊戲價格偏高)一份定價算,該遊戲收入已經超過了16.5億元,足見其人氣之高。

時隔4年,玩家期待的《尼爾:偽裝者》(又稱:人工生命)終於在Steam上發售了,但遊戲在首發日好評率卻不到70%,主要原因在於優化上,部分玩家反饋稱遊戲無法登陸或登陸白屏。此外,體驗感也要比17年的機械紀元差,種種問題直接導致了該作口碑並不算太好。

不過,比起前作的輝煌成績來說,作為一款炒冷飯遊戲,該作的表現其實還在大多數粉絲的接受範圍內。畢竟該作還在宣發階段時,作為遊戲創意總監的橫尾太郎都後悔了。在SE官網上,橫尾太郎就對銷量表示不看好,在SE內部都認為該作能接替尼爾機械紀元,並大賣,但這兩款遊戲只是名字類似。

其實,不僅是橫尾太郎,不少玩家也對SE做遊戲的態度和做法表示疑惑,首先來說就是SE對於PC端的不上心。作為一家並不擅長PC方面的前主機大廠,現手游大廠,SE的遊戲在移植到PC端時,通常用的就是日式遊戲的暴力移植法。

這種移植策略帶來的問題自然是數不勝數。即便是尼爾系列中好評率最高的《尼爾:機械紀元》,優化問題也很大,沒經微軟優化過的Steam版的問題多到讓人無法接受。

如果說製作組的選擇屬於錯誤操作,PC端優化不行屬於硬傷,那SE在定價策略上的以小博大就是尼爾新作挨罵的導火線了。過去SE發行的最終幻想系列,古墓麗影系列,勇者斗惡龍系列都算得上很良心,靠著這些國民級IP作品,SE曾和索尼一起打破了任天堂在主機上的壟斷地位。

或許是曾經太過輝煌,SE在定價方面逐漸擁有了一種蜜汁自信。儘管日系遊戲定價都普遍高一點,但17年的《尼爾:機械紀元》國區正式解鎖時價格突然從199元飆升至412元,這就很過分了。甚至20多年前的聖劍傳說系列稍微高清化後上Steam最便宜都要198元。

如今這款尼爾新作《尼爾:人工生命 》也就算是PS3的遊戲的強化版,價格就達到359元 。這樣一種吃相,其實早已註定了願意買尼爾新作的玩家,更多的會是該系列的老粉絲,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限制該遊戲的受眾範圍。

就遊戲日報君個人來看,尼爾新作不論是在內容設計和劇情人物上都很難超越尼爾機械紀元,並且在定價這麼高的情況下,如果再因為優化等問題遭到玩家不滿,在極大程度上可能影響到後期銷量。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款才發售的尼爾新游有哪些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xj_B3kBMMueE88vA7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