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聖歸來》到《哪吒》,國漫是崛起還是「曇花一現」?

2019-08-05     藝術留學小百科

2019年7月末,有一部國漫電影被譽為「國漫之光」,豆瓣評分8.7,貓眼評分9.7,它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

上映1小時29分,票房破億!

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

單日破2億,

創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

上映第2天,票房破4億!

創動畫電影單日票房新紀錄!

上映第3天,票房破7億!

再度刷新動畫電影單日最高票房紀錄!

上映第4天,票房破9億!

工作日單日票房破1.8億!

上映第5天,票房破10億!

成為國產動畫電影新晉票房冠軍!

也是首部票房突破10億大關的國產動畫電影!

《哪吒》以傳統神話故事為血肉,以時代精神為靈魂,讓這個流傳千年的神話爆發出驚人的吸引力。

影片中,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帶著逆天改命的倔強,點燃觀影者的熱血,也重新燃起了人們對動畫行業的希望,「國漫崛起」的呼聲愈發高漲。

那麼,《哪吒》的火爆,究竟是動畫行業的崛起,還是國漫的曇花一現?

1、從輝煌到沉寂,國漫光芒消散

國漫並非一開始就很弱。

1941年萬氏兄弟的第一部動畫片《鐵扇公主》,不僅成為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動畫電影,還是亞洲地區第一部長動畫片。

被稱為日本「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看到《鐵扇公主》後,放棄學醫轉向動漫,最終創作了《鐵臂阿童木》等一系列經典作品。

萬氏兄弟執導的《鐵扇公主》

而此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更是誕生了《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三個和尚》、《黑貓警長》、《寶蓮燈》……無數的佳作,帶領中國動畫工業走向輝煌。

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斥資100萬,《大鬧天宮》橫空出世,還斬獲了第22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無數獎項。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它被譽為「國漫的天花板」。

即便20多年後在法國公映,仍舊被法國媒體讚譽「《大鬧天宮》不僅有美國的迪士尼一樣水平的美感,還能為迪士尼所不能為,表現了中國獨有的藝術風格。」

但曾經的經典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國家層面的政治任務,並非商業化運作。這使得中國的動畫電影在一開始就不具備強大的「市場基因」。

隨著1979年經濟轉變,《變形金剛》、《藍精靈》、《攻殼機動隊》、《風之谷》等國外動畫湧入中國,國產動畫的生存空間快速萎縮。

1999年上映的《寶蓮燈》,雖然在當年其取得了2500萬元的票房,位列1999年票房第三。但這之後,國漫一蹶不振,這部影片也成了國漫最後的輝煌。

2、低幼化、抄襲,精品成人動畫電影缺失

2000年後,國家開始大力扶持動畫產業,針對原創動畫的扶持政策陸續出台,以稅收優惠和補貼大力扶持國產動畫。

但由於缺乏對影片質量的考核,不少從業者開始用簡單易做的低幼化動畫套取政府補貼。

隨後幾年,大量低幼、粗糙的作品在市場上泛濫。還記得那些年被《賽車總動員》、《汽車人總動員》,這種弱智動畫影片支配的恐懼嗎?這種明目張胆的抄襲作品,多看一分鐘都是對自己生命的浪費。

當然,這期間,不是沒有人做出嘗試。2008年,製作周期長達五年,花費近千萬美元的《風雲決》上映,卻以2400萬的票房慘澹收場。

有了《風雲決》的先例,以至於後來很多投資人,說到成人動畫電影就談虎色變。

3、從《大聖歸來》到《哪吒》,

國漫的「秋褲」還得穿一段時間

在成人動畫電影沉寂了近十多年後,2015年《大聖歸來》猶如平地驚雷。歸來的不僅是「大聖」,還有人們對國漫的信心。

這之後,雖說也誕生了不少有口皆碑的成人動畫電影,如《大護法》、《風語咒》、《大世界》、《昨日青空》、《白蛇:緣起》等,但僅有《風語咒》與《白蛇:緣起》票房過億。

可見,距離大家所高呼的「國漫崛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目前市場上生龍活虎的依舊是進口動畫電影和低幼電影。

《風語咒》(2018,票房1.13億)

《白蛇:緣起》(2019,票房4.5億)

那麼國產動畫電影怎樣才能算崛起?《大魚海棠》《哪吒》等影片的出品方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曾說:「國產動畫真正的崛起,需要每年都誕生五到十部《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這樣的作品。」

而想要達成這樣的小目標,就目前的行業現狀來說,實在難以完成。為啥這麼說?

首先,想完成一部精品的成人動畫電影項目,動輒需要數千萬資金的投入,而目前中國的動畫公司大部分都還處於初創階段,很多動畫電影的製作都離不開融資。

能否誕生一部爆款動畫電影,對很多動畫公司來說,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同時,一部動畫電影項目的製作周期通常都在三年以上,而能真正能等三年的投資方太少了很多公司「出師未捷身先死」。

即便影片賺了錢,但後續的票房分成,大部分都歸投資方,創作團隊能獲得的資金少之又少,更別提後續的項目開展。

其次,人才一直是動畫行業的痛點。近幾年,火爆的手游瘋狂吸納優秀的動畫人才,以騰訊等巨頭為代表的手游公司,可以輕輕鬆鬆地挖畫公司的「牆角」。

此外,一部爆款的成人動畫電影,離不開質量過硬的劇本,這裡面需要更深刻的價值觀和思想作為支撐。只有對人物和劇本做到精細化打磨,才能撩到觀眾的心坎兒里。

今夏的《哪吒》,通過複雜與立體的人物設計,打破傳統神話中非黑即白的刻板形象。

魔丸出身的哪吒得不到世人的認可,自暴自棄過後,依舊會捨身解救陳塘關;靈丸出身的敖丙縱使正氣凜然,卻不得不在整個家族的施壓下選擇了水淹陳塘關。這樣的角色設定,很容易讓觀眾情緒與人物產生了共鳴。

如今,以彩條屋、追光動畫等為代表的頭部動畫公司正在逐步壯大,趨向成熟,但此時談國漫崛起還為時尚早,行業的完善、人才的儲備……都需要時間。

《哪吒》的出現向世人證明,我們有能力製作出屬於自己的爆款。但它到底是振奮人心的信號,還是日漸遙遠的孤例,都有需要交給時間去驗證。

畢竟,國產動畫行業已經冰封數十年,這才剛有解凍跡象,興奮過後,動畫人的「秋褲」恐怕還需要再穿一段時間。

當前,「路漫漫其修遠兮」,需要所有動畫人共同求索。作為旁觀者,我們也無需太過急功近利的做出好與壞的評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xC2YGwBUcHTFCnfrQ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