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居然不是諸葛亮乾的,而是孫權?

2019-07-06   趣說人文

(孫權影視劇照)

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述成了「神」。羅本筆下的諸葛孔明:多智近妖,神機妙算,簡直有鬼神不測之術。但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一位精於內政而不太擅長用兵奇謀的政治家。

羅本在《三國演義》里把「草船借箭」這一幕描述的惟妙惟肖,子敬簡直被孔明戲耍的不行不行的,以為船快要反了,子敬趴在艙內的地板上附著身子不敢起來,嚇得大呼小叫直嚷嚷。而諸葛亮卻一邊飲酒一邊彈琴,好似這10萬支箭是從天上下下來一樣。羅貫中這一幕把魯肅寫的實在是狼狽不堪,相反給孔明大處用墨,把諸葛亮描繪成了神機妙算的神人。其實歷史上的魯肅非常厲害,他的「榻上策」雖然滑鐵盧了,但其三分天下的戰略眼光確實是非常毒辣,而且歷史上單刀赴會的主人公根本不是關羽,而是魯肅。因此,《三國演義》就當小說讀著開心、樂呵樂呵就得了!

(諸葛亮影視劇照)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演義小說,它裡面的許多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作為一本演義小說,《三國演義》確實是故事性很強。但羅本同誌喜歡移花接木,尤其是把很多人的功績都安到孔明和關羽身上,這簡直是太沒天理了。

最虧的就是孫堅,孫堅真英雄,江東自古多才俊。歷史上的孫堅要比關羽生猛多了。在羅本的演義里完全把孫堅給弱化了,真令人氣憤。曹操親口說「孫策籍父之名非英雄,孫堅乃真英雄!」。其實華雄是孫堅斬的,酸棗聯盟也只有孫堅打贏了,還把呂布攆跑了,若不是斷糧,孫堅怎麼可能回營時那麼狼狽。正史上的周瑜沒有敗績,他根本不是氣死的,而是病亡的,而且歷史上的周公瑾為人海闊天空,胸襟開闊,十分豪爽!當時老將程普有言:「如公瑾交談,如飲美酒!」 羅本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周瑜妥妥滴塑造成了一個心胸狹隘的小氣鬼,被諸葛亮揪著玩,簡直是胡鬧。

(草船借箭影視劇照)

話題撤回來,至今被大家熟知的「草船借箭」,其實也是羅本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段。那麼歷史上真的發生過「草船借箭」這件事嗎?話說回來,還真的發生過的,但並非大家所熟知的諸葛亮所為,也不是大帥哥周瑜所為,而是孫權孫仲謀幹的。

而且正是因為這次「草船借箭」,曹操站在岸邊看到孫權的布兵方陣,脫口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都被詞龍辛棄疾寫到詞裡面了。想像一下,十項全能的曹孟德都能說出這話,那孫權得有多優秀?

(草船借箭影視劇照)

曹操的兒子哪個不優秀?曹丕不但稱了帝,他所寫的《燕哥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一部《典論論文》更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七步才子」曹植更是才華橫溢,自認為獨占一斗的曹子建簡直是人中龍鳳,他的《白馬篇》《洛神賦》至今都是後世無法超越的經典,曹彰被稱為小呂布,可見也十分勇猛。曹操放著這麼優秀的幾個兒子不夸,居然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那說明孫權絕對是一位不得了的人物。孫權一生除了在立嗣這事上犯了大糊塗,其生平幾乎無「污點」。

(老版三國演義孫權劇照)

再說到「草船借箭」,那這件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原來曹操與孫權決戰之前已經輸過一次,然而孫權親自帶人去看曹操駐紮的營地,前進了大約五六里,正好與曹操的大軍相碰,遠遠望去還能瞄見曹軍的大營,可謂極近極近,此時大霧瀰漫,於是孫權命令所有的船隻鼓鳴鑼響以助軍威,然後整齊的向前進發,曹操生平多疑善猜,看到來勢洶洶的船隊,而且井然有序得朝他的大營開來,覺得其中有詐,於是不敢派戰船出去迎敵,讓人遠遠的用射箭進行阻擋干擾。

(草船借箭影視劇照)

箭射到一半的時候,孫權命令將士們掉頭,讓船的兩面均勻受箭。這樣以來,孫權收穫了大量的在當時非常珍貴的戰略物資:箭。而且曹操對此次偷襲不覺得生氣,相反他大誇孫權有謀略,是個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的心胸,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可惜的是,在後來整個小說演繹的過程中,孫權的英勇事跡被羅貫中安到了諸葛亮的身上,雖然羅本誤導了不少歷史愛好者,但這只是羅貫中的一廂情願罷了,真實的歷史,草船借箭是孫仲謀所為,而不是適合搞內政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