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近日廣東印發了《關於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簡稱「中小企業26條」),從支持復工復產、降低運營成本、緩解融資困難、強化服務保障等四個方面26條具體舉措。
3月26日下午,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介紹,「中小企業26條」主要有三個方面特點。
首先,針對性比較強,對中小企業反應強烈的復工復產難、用工難、經營成本高、資金緊缺、訂單違約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具體措施。其次,政策含金量比較高,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在吸納就業、減免租金、繳費納稅、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僅減稅降費就超過1400億元。再者,政策操作性比較強,不講究面面俱到,強調務實管用,具體明確,便於企業掌握,同時也明確了責任單位,便於落實。
塗高坤介紹了「中小企業26條」四個方面的主要亮點。比如,在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明確規定各地不得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設置歧視性條件,要立即對本地出台的不合理限制性措施進行修訂和清理;實施線上「南粵春暖」活動,引導勞動者選擇網上服務平台、微信公眾號等非接觸式途徑。對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用員工的企業,按每人不超過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
在降低運營成本方面,政策著力為中小企業減稅降費,對不裁員、少減員的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予以返還。對職工因疫情接受治療或被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企業所支付的工資待遇,按照不超過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的50%補貼企業。
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方面,著力讓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業,讓企業能夠活起來,制定不少針對性的措施,允許困難中小企業的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提出國銀行上半年普惠型的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30%以上,要用好央行專項債貸款,確保相關企業進行融資成本降低到1.6%以下。
在強化中小企業服務保障方面,包括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加大清欠工作力度、降低違約風險等8個方面的措施,努力讓企業發展穩下來。
雲浮融媒中心
來源:南方+
編輯:區德東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