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並不是聞風而來,跟這3類媽媽有關,看看有你嗎?

2020-02-05   逗兒媽媽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經對2萬名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在調查的學生中,60%的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叛逆心理,而14歲是青少年叛逆期的高峰。

對於「叛逆期」心理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它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而在生活中,不少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期」,都感到手足無措。甚至一些媽媽們的錯誤舉動,非但不能對孩子的情緒有所緩解,反而「火上澆油」。

樂樂今年上初一,按照樂樂媽媽的描述來說:「這孩子就不是她的,真的是沒法管了。」原來樂樂在上初中之前是班裡的三好學生,學習成績一向穩定。

可是上了初中之後,樂樂的學習成績就開始下滑。媽媽為了給他一個教訓。沒收了樂樂的手機,還經常對他進行責罵。沒想到越罵越叛逆,孩子竟然出現了離家出走和厭學的情緒,所以,樂樂媽媽現在對於孩子的管理,十分的心疼。

其實,我認為像樂樂媽媽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多媽媽仍在樂此不疲的使用。其中,這3類媽媽最容易引起孩子叛逆。

一、這3類媽媽容易引起孩子叛逆

1、包辦型媽媽

在日常的生活中,媽媽們照顧孩子向來是一把好手,有些媽媽害怕孩子照顧不好自己,所以乾脆事事都插手,養成了包辦型的媽媽。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讓孩子感受到束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那些事事都為孩子操心的媽媽,反而得不到孩子的體諒和關心,他們通常都認為媽媽招人煩。

2、強勢型媽媽

曾經有個同事和我講述了她的童年遭遇,在她小的時候,必須嚴格執行媽媽的指示,而且就連自己穿什麼衣服,做什麼事情都必須聽媽媽的。這嚴重的破壞她的獨立能力,到現在自理能力都不強。而且媽媽的強勢對她影響非常大,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她總是不自覺地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對自己沒有信心。

3、嘮叨型媽媽

這一類媽媽相信我們在生活中很常見,媽媽們總是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教導孩子,可是這種所謂的關心,在大多數孩子的眼裡確是嘮叨。曾經有一項調查,有75.5%的成年人,在面對父母的關心時,都認為是無用的「嘮叨」。我覺得大概只有自己到了父母這個歲數,才能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吧!而在這之前都會簡介引起孩子的叛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一些家長卻意識不到「叛逆」的嚴重性,認為這屬於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不用過分的干預。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只會讓孩子的問題更加突出,所帶來的後果也是不可預計的。

二、孩子長時間叛逆會引起不可思議的後果

1、影響孩子的性格

在青春期這個特殊的階段,每一個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叛逆」,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的發現,任由孩子叛逆,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獨立自我意識增強,他們會迫切的離開父母,想要掙脫父母的約束。

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形成批判型的人格,他認為周圍人對自己都充滿敵意,所以通常表現拒人於千里之外。所以,叛逆會改變孩子的原有性格,這一點家長們一定要引起足夠的注意。

2、使家庭關係更加惡化

上文我們提到,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會對家長的管理產生敵意,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爭吵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家長們能夠心平氣和的面對孩子的暴躁情緒,不然一定會發生衝突。

很多家長就會說:「我們也想平靜的對待孩子,可是他的情緒這麼暴躁,如果不加以管制孩子,以後豈不是得無法無天。」

所以在這樣的心理條件下,越是和孩子產生衝突,家庭關係就會越來越惡化,孩子感受不到愛,自然就惡性循環,叛逆更加嚴重。

3、影響學習成績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他們的關注力變得廣泛,比如喜歡玩遊戲、愛看電視、有早戀的傾向。而這些因素在父母的眼裡,都是不務正業,需要被強力打壓的。

所以,壓力越大就會讓孩子想要反抗,孩子可能在家和父母對著干,在學校就和老師對著干。

那麼,注意力被分散,自然學習成績就會下滑。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叛逆期成為孩子學習成績的分水嶺。」

其實,在我們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是在2-3歲左右,孩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稱"寶寶叛逆期";7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而第三個叛逆期,則是我們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也就是在12-18歲左右。

我認為,在不同時期,孩子們面臨的問題也是不同的,所以,為了能讓孩子順利的度過這個時期。父母教育不能總「亮紅燈」,應適當接納孩子的同時,也要正確的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那麼,家長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1、適當接納孩子的「壞情緒」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有時候就連我們大人都沒有辦法,完全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在叛逆期他們的情緒也不能很好的控制。

所以,作為父母,首先做到的就是學會接納孩子的壞情緒。當孩子表露出不耐煩或者生氣的情緒時,家長不要急於的責怪孩子。給孩子一個反思的時間,也許效果會更好。

2、孩子獨立的空間,嘗試做朋友

有些家長可能會發現一夜之間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發生了改變,可能從親密無間到變得陌生。其實孩子每天都在成長,所以做父母的也要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

在孩子成長的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嘗試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當孩子感受到界限,也就不會做出過激的反應,這時候和孩子做朋友,感知孩子的內心,也就變得格外容易。

3、減少「嘮叨」的次數

在上文我們也提到過父母所謂的說教,在孩子的眼裡其實大多都是無用的嘮叨,所以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情緒幫孩子度過叛逆期,那麼父母減少嘮叨是非常有用的。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處理能力。不妨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以提建議的方式幫助,也許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接納。

我認為每一位父母可能都是因為愛孩子,所以才會變得手忙腳亂。所以,如果您的孩子也處於叛逆期,不妨冷靜下來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