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方媒體對閱兵式上東風100飛彈方隊副隊長進行了採訪。在採訪過程中,副隊長披露了東風100的一項性能,那就是該飛彈的打擊精度。據原話所述,東風10是打擊面目標的武器,東風10A則可以打擊面目標中的點目標,東風100則可以打擊點目標中的點目標。
舉個簡單的例子,相當於就是東風10可以擊中敵方的指揮部所在的大樓,而東風10A則可以做到精確命中該指揮中心所處於的第x樓。東風100則更為強悍,可以做到命中第x樓第x間並擊中其中一台電視機大小的目標。
如此強悍的精度,即使是戰斧巡航飛彈也無法做到。而東風100超音速巡航飛彈的射程為3000~4000千米,速度為3馬赫,更是令戰斧巡航飛彈深感無奈的存在。實際上,這也恰恰反映了東風100超音速巡航飛彈的定位。
據悉,東風100採用了衛星導航+數據鏈引導+慣性+地形匹配等技術。當然,這僅僅只是巡航段的引導方式。而到了末端,則是主動雷達導引+紅外成像導引等復合制導手段。這是什麼概念呢?反艦彈道飛彈(ASBM)的東風21D及東風26才享有這一配置。
單單的制導方式就如此的先進,動力系統和戰鬥部則更是不用多說。實際上,這也恰恰證明了該彈的射程絕不會像坊間所傳的那樣,在2000~2500千米之間。如此距離下,過去的東風10/10A也可以滿足。只有射程更遠,打擊目標更廣泛的飛彈,才會如此。
而得益於如此先進的導引手段和打擊精度。東風100飛彈可以作為"補刀"的角色,精確打擊東風10/10A未摧毀的目標。若目標堅固單發命中無法摧毀,例如地下目標和重甲面目標。那麼,東風100也可以考慮更換核彈頭,增加打擊威力和毀傷效果,造成廣域的聲波及高壓進而摧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