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靠什麼吸引年輕人?

2019-11-27     群眾雜誌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本地區鄉村振興的第一責任主體。

宿遷市宿豫區作為蘇北整建制縣改區,涉農村居占比高達92.65%,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以組織力提升喚醒振興鄉村活力至關重要。

近年來,宿豫區把激發青年群體活力作為「發力點」,大力探索「組織講習、青年扛旗」新路徑,持續推動陣地凝神、思想鍛心、宣傳聚力、組織育人、服務蘊能「五項行動」,成功吸引一批返鄉青年、應往屆大學生等到鄉村擔任振興旗手,更加有力營造鄉村創新創業氛圍,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澎湃動力。

在農村大地上插牢黨建領航「精神旗」

堅持建優新思想在農村的前沿陣地,連續3年將村(居)黨群服務陣地補短補強作為「區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黨建主責履職頭號任務,實行統一規劃、統一供地、統一建設、統一推進,明確在鄉財政、村集體各出一點基礎上,由區級財政兜底投資,區委組織部門跟蹤督辦,全力做好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目前,126個村(居)均更新改造完成。

堅持政治標識、功能分置、服務內容、設施配備、管理運行、基本保障「六個規範化」,在全省率先出台《宿豫區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和管理使用導則(試行)》,凸顯陣地的政治屬性,旗幟鮮明打上組織烙印,統一村級黨組織陣地的標識和黨旗、黨徽、國旗等形象,規範便民服務站、黨建指導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衛生健康中心、綜治中心、社會服務中心、創業服務中心及村民文體活動廣場等「三站四中心一廣場」設置標準與內容,嚴格村級事務准入、陣地內部管理、黨員日常值班等制度,保證了村級黨組織理論陣地「有形有樣」,切實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認同感。

在高標準建設村級新思想陣地的同時,全區各村居黨組織定期開展新思想學思踐悟活動,每月20號固定開展黨日活動。

村級黨組織主動作為意識明顯增強,先後利用黨建為民服務經費和村集體收入興建小型農田水利、組織臨時救助、幫扶貧困家庭等惠民暖心項目1377個,湧現出一大批新時代的好支書,農村黨員幹部作風轉向務實肯干、精氣神激情昂揚已成常態,青春朝氣的黨組織班子成為了村級求變思變「活水源頭」。

在黨群心中鍛造思想改造「爭先旗」

堅持將貫徹落實新思想作為全區各級黨組織書記首要任務,推行區級黨員領導及機關黨組織與村級黨組織掛鉤,每年至少到聯繫村「講習所」上一堂課。

立足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不定期組織政治思想研修培訓,立足於讓新思想落地紮根宿豫的要求,結合優居、強村、興產、富民等主題,以地方快板、特色民俗等為基礎,創設一批普通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特色課程。

把提升村級黨組織書記思想站位作為硬任務,組織開展村(居)黨組織書記「創先爭星」培訓,重點圍繞如何當好村幹部、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等安排輪訓,持續提升理論和實踐水平。

在青年群體中聚合下鄉建功「使命旗」

結合本地青年外出務工多的實際,推動鄉村黨組織書記和黨員爭當青年的引路人,引導青年到農村一線鍛鍊、幹事創業。

全面摸清宿豫在外參軍、求學、務工、創業等青年現狀,採取「戶配合、村梳理、鄉統計、區統籌」方式,及時跟進在外青年所在城市、聯繫方式等情況,及時加強跟蹤聯繫。

注重面對面宣傳家鄉,結合畢業季、寒暑假、退伍季、節日返鄉等時間節點,到青年所在高校(城市)召開人才招聘會、宿豫發展推介會,引導宿豫青年關注家鄉新變化,積極投入家鄉建設。

注重點對點推介家鄉,搭建村組成員交流微信群,及時編髮村組發展新情況,以動態發布圖文並茂的鄉土氣息引導在外青年心繫家鄉,多回家看看。注重零距離接觸青年,特別對有意願返鄉、學有所成、身有所長的青年,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看宿豫」專題活動,通過現場參觀實地感受引導青年回到家鄉創業興村,在凝聚鄉愁的農村發展大有可為。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共引導青年返鄉或到宿豫就業創業超3萬人。

在一批本地籍「海龜」、高學歷、寬眼界等返鄉青年推動下,新思路、新項目、新路徑迅速融入宿豫鄉村振興進程中,領辦或創辦致富項目已達437個,新增流轉土地面積逐年增幅30%以上,創新建成了一批「村辦車間」、「田間工廠」等。

新莊蓮藕、丁嘴金菜、大興瓜蔞等特色農產品已成為全國「種源地」之一,丁嘴鎮丁莊村的一名年輕人創辦了全市最大、全區唯一的香菇生產基地,陸集鎮官莊村的兩名青年創立的「夢想工廠」創建成為「非洲媽媽指定合作基地」等。

在優秀青年中烙上擁抱組織「振興旗」

加強對返鄉青年的教育引導,鼓勵青年向黨組織靠攏,充實農村基層黨組織發展後備力量。

探索吸納返鄉青年融入黨組織的方式,充分考慮青年群體特殊性,由鄉鎮黨委組織委員聯絡部分黨員組建青年創業聯盟,將返鄉青年納入聯盟形成社會新型組織,創新設立返鄉創業興村青年黨支部,按照1萬元/年標準財政出資保障支部正常組織活動開展。

堅持把團結與發展返鄉青年入黨作為新組建支部工作重點,鼓勵聯盟青年列席「三會一課」學習、固定黨日活動等,由支部黨員「一對一」或「一對多」掛鉤聯繫,重點加強35歲以下優秀青年的理論學習、政治教育、思想交流等,對納入黨員發展視野的青年不斷增強黨性錘鍊,保持鄉鎮黨委當年新增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的青年比例在60%左右,為鄉村振興組織發展充實足夠力量。

目前,已有410餘名青年加入黨組織,並充實為「兩委」幹部的後備人選,至2019年9月,村級「兩委」成員平均年齡直降至46.9歲,比原來(53.2歲)下降了6.3歲,其中近三年新進村內任職青年黨員達有342名。

在基層組織中爭扛振興發展「青春旗」

堅持把助力青年創業追夢作為各級黨組織重要任務,重點關注志願紮根農村的青年創業項目,由支部書記和創業黨員一對一重點跟進幫扶。

注重青年創業的針對性指導,由區鄉黨組織常態化組織開展「雙創」交流、實訓觀摩、導師授課等活動,組織鄉村發展大討論,幫助青年啟發創新思維、理清發展思路、找准創業方向等,畫好個人事業攀升與地方發展「同心圓」。

注重提升青年獲得感,將扶持要素對接到支部,整合銀企對接、獎補資金、技術培訓等,直接點對點落實到返鄉創業興村青年黨支部,下足幫一把、扶一程的「助力功」。

幫助優秀青年黨員打破事業上升「天花板」,明確對符合條件、表現突出的村幹部可優先選聘進入事業編制身份或鄉鎮領導班子,讓進入黨組織的返鄉青年更好發揮青春力量。

目前,「假日經濟」、休閒經濟、採摘經濟等先後進入宿豫鄉村,成功舉辦八屆梨花節、三屆杉荷節、一次草莓節等特色田園活動,宿豫區在2018年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上被授予「全國百佳鄉村旅遊目的地」稱號。廣大青年將自己的事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摘編自《群眾》2019年第21期,原標題為《讓青年扛起鄉村振興大旗》

作者:溫士才(作者系中共宿遷市宿豫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李佳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hEMr24BMH2_cNUgxQ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