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摳門」孩子爆火:穿破洞的褲子自己縫,勤儉持家的樣子太可愛

2020-08-15     育兒小米

原標題:「最摳門」孩子爆火:穿破洞的褲子自己縫,勤儉持家的樣子太可愛

你知道,孩子「節約」起來有多恐怖嗎?

最近網絡上有個寶寶,因為自己動手縫褲子而走紅,一針一線縫的有模有樣。聽孩子的媽媽說,寶寶的秋褲因為穿的時間比較久,褲襠正好破了一個洞。本打算扔掉給孩子買新的,誰知道孩子不願意,還指責媽媽「太浪費」!

請求媽媽拿來針線,孩子就這樣認真的給自己縫起了褲子。起先,媽媽不讓孩子動手,害怕被針扎到會特別疼,可孩子卻硬要自己嘗試一遍。只見孩子對著自己的「襠部」,一紮針一拉線,動作顯得十分熟練。可媽媽卻感到特別詫異,到底什麼時候孩子學會了這個本事?

沒過一會,孩子的褲子還真被縫好了,雖然陣線不夠濃密,可破洞卻老老實實的被堵住了。而孩子也一臉認真地對媽媽說:「你看,這不就又可以穿了嗎?老師說了,我們要勤儉節約愛護環境,衣服破了補補也能穿!」

事後,媽媽把孩子補衣服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有不少人對男孩的心靈手巧和節約勤儉感動動容,紛紛誇獎媽媽把孩子教育的比較好。不過,也有網友笑稱:「孩子這麼小就懂得縫縫補補,以後肯定是個『摳門』寶寶」。

但玩笑歸玩笑,不得不說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價值觀都非常正確,並沒有因為家庭的優越環境而忘本,反倒還教育家人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但,我們要對寶寶說的是,下次縫補衣服還是先脫下來再縫紉吧,不然很容易扎到自己哦!

可能很多人會說現在的經濟條件比較好,沒必要給孩子穿這些縫補過後的衣服,不然孩子會被小夥伴嘲笑。

其實,對於教育孩子而言,勤儉節約是他們成長的必備品質,而此外這幾種品質也是影響孩子們是否成才的關鍵因素。

1、培養孩子孝順

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為人父母必須教給孩子的人生第一課。但由於現在年輕夫妻生孩子比較少,家裡人不說要孩子孝敬反倒對孩子言聽計從。

要知道家長這樣溺愛孩子,很容易把孩子養成一個「啃老」的白眼狼。所以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灌輸他們孝順長輩的意識,防止孩子越長越歪。

2、培養孩子做家務

對於孩子來說成績固然重要,可除此以外父母也要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比如說做家務、學做飯等。

要知道,父母不可能照顧孩子一生,儘早全方位地培養孩子可以讓他們成長得更順利。即便是將來走入社會,他們也能很好地照顧好自己,父母不用太過操心。

3、培養孩子吃苦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活在這世上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成長的中途必然風雨交加。

所以說,這時候孩子若是沒有一顆能吃苦的心,將來孩子長大後也就註定沒有競爭力。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他們小的時候多帶他們吃吃苦、經受點失敗,這樣孩子們面對今後更複雜的生活才會更有信心。

4、面對困難能不能勇往直前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家長捧在手心裡長大的,遇到問題也多是躲在父母身後不知道如何解決。記得之前看過一段笑話,有個孩子要出遠門,害怕孩子中途挨餓,媽媽為孩子準備了很多熟雞蛋,其中有幾個去了殼。

等到孩子回來後媽媽發現,那些剝了殼的雞蛋孩子吃了,而沒剝殼的雞蛋孩子卻又帶回來了。媽媽問孩子為什麼不吃,孩子說:「我不知道怎麼剝。」這就是家長嬌慣孩子的結果,可悲又可憐!要知道,現在的社會壓力競爭如此之大,孩子若遇到困難就回家,那麼他們的成長又有什麼意義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e998HMBd8y1i3sJwL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