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別再這樣喂孩子吃飯,小心孩子喪失咀嚼能力,發育受影響

2019-07-06     蕾媽育兒經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飲食情況也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他們所需的食物類型會越來越多,飲食攝入量也會增加,所以家長就必須根據 孩子的生長情況,調整喂食孩子的方式,不斷增加新類型的食物。家長對寶寶都是呵護備至的,所以在選擇食物的時候,都會儘量選擇柔軟、溫和的食物,但是這類食物可能會損害寶寶某些能力的發展。

韓麗的寶寶2歲了,寶寶1歲多才開始斷母乳,半歲以後雖然在寶寶的飲食里加入了輔食,但是一般都是米湯或者米糊這類流食。韓麗擔心寶寶的牙齒還沒長成,咀嚼不了堅硬的食物,而堅硬的食物進入到胃裡,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胃腸,所以一直不敢給寶寶吃硬的食物,奶片都要泡在水裡,融化了再吃。

如今2歲大的寶寶只喜歡喝奶粉,不愛吃飯,媽媽一喂飯,寶寶就把飯推到一邊,反而抱著奶瓶不願意撒手,即使偶爾吃一兩口飯,也會出現乾嘔的情況。韓麗擔心寶寶營養不良,給孩子煮了瘦肉粥喝,結果寶寶倒是把粥喝了,粥里的瘦肉粒都被吐了出來。韓麗懷疑寶寶是不是得了厭食、挑食症,帶著寶寶到醫院檢查了腸胃。

醫生最終得出來的結論是,寶寶咀嚼能力不足,而不是胃腸問題。寶寶的飲食過於精細就會導致他們的咀嚼能力變得很差,牙齒得不到鍛鍊,長此以往,遇到較硬的食物時,孩子就會選擇把食物吐出來,他們不會咀嚼,所以會直接拒絕這類食物。

家長在喂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長期給孩子喝母乳、牛奶、奶粉,也不要把食物都碓碎了再喂給孩子,這些喂養孩子的方式都會使其慢慢喪失咀嚼能力,時間一長,孩子的發育也會受影響。家長在喂養孩子的時候該如何鍛鍊他們的咀嚼能力呢?

1、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6個月要開始讓寶寶吃輔食了,最初可以嘗試讓寶寶吃奶類、果泥類的輔食,7個月以後可以增加更多類型的輔食,比如米粉等,以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

2、10個月以後添加成人食物。

從第10個月開始,就可以嘗試給寶寶吃成人食物了,儘量選擇容易咀嚼、比較柔軟的,比如饅頭、米飯、麵條等主食,讓寶寶的口味豐富一些,使他們能夠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家長要滿滿鍛鍊孩子的自主進食能力,讓孩子可以自己吃飯。

3、12個月以後添加固體食物。

12個月開始可以讓寶寶嘗試吃稍微硬一些的固體食物了,比如餅乾、蔬菜段、水果塊等,到1歲半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吃成人食物了,家長可以幫孩子把食物切成小塊,方便孩子咬食。

家長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要注意不斷增加新類型的食物,逐漸增加食物的硬度,讓寶寶可以鍛鍊自己的咀嚼能力,千萬別把食物切的太碎,過於貼心的照顧,會影響寶寶的發展,家長切不可溺愛寶寶。

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呢?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蕾媽留言,蕾媽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蕾媽育兒經】文章,蕾媽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蕾媽育兒經,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_r742wBJleJMoPMRC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