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昌期:一生剛正萬人頌

2020-01-07     蚌埠檢察

許月


  


  

  


  繆昌期雕像

  繆昌期(1562年-1626年),字當時,一字又元,號西溪,諡號文貞,明代南直隸江陰人(現屬張家港塘市街道旗杆村)。他少時博覽群書,即負盛名,在《東林點將錄》中被稱為「智多星吳用」。繆昌期與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高攀龍等志同道合。因為東林黨首領楊漣代草彈劾魏忠賢的上疏而遭魏忠賢忌恨,後被捕入獄,天啟六年(1626年)慘死獄中。

  繆昌期在強權面前「不諛、不貪、不屈」,堅守忠烈本性。明朝天啟年間,東廠閹官魏忠賢專斷國政,自稱九千歲,國人敢怒不敢言。一次,魏忠賢在玉泉山為自己預先建造墓穴,請繆昌期作碑文,繆昌期嚴詞拒絕。魏忠賢由此懷恨在心。天啟四年(1624年),左副都御史楊漣參劾奏疏,列舉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引發朝野熱議,京城盛傳此文出自繆昌期之手。魏忠賢惱羞成怒,依仗手中權力大肆清除名賢之士,楊漣、左光斗等人慘遭殺害,繆昌期也被削職歸家。

  天啟六年(1626年),繆昌期因汪文言獄詞連及被捕。他自知此行必死,臨行拜別家廟,慷慨陳詞:「余行真而未篤,口直而多躁,心慈而色厲,種種欠缺,人所共見,而不敢營私背君,欺心賣友。禍至於此,但義不屑以三朝作養之軀,辱於狗奴獰賊之手耳!」獄中,繆昌期被酷刑連番折磨,僅一個月就體無完膚,十指全脫,但始終大義凜然,一言不發,最終慘死獄中,死狀在明朝270餘年歷史里翰林院詞臣中最為慘烈。崇禎初年繆昌期得以平反昭雪,被追贈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諡文貞。

江蘇省張家港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鄧根保說——


  守一片初心,沐一世清廉。繆昌期嫉惡如仇、一身正氣,面對強權,他剛正不阿,面對死亡,依舊毫不畏懼。時至今日,繆昌期的風骨仍為人們所敬仰。在張家港的歷史上不僅有繆昌期,還曾湧現出鐵面無私的徐恪、德才兼備的蔣廷錫、執法嚴明的錢岱等清官廉吏,流傳下許多佳話,為後人傳頌。在這片有著廉潔奉公傳統的土地上,我院傳承弘揚清廉基因,圍繞「業務創第一、隊伍建一流」的工作目標,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過硬的隊伍作風建設推動全院檢察工作的科學高效發展,2019年度獲得國家級榮譽二項、省級榮譽四項,入選全國檢察系統典型案例一個、江蘇省檢察系統典型案例三個,業務工作經驗做法在全國檢察系統會議上作專題交流三項,得到最高檢推廣兩項。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院將以史為鏡,通過從嚴治黨、從嚴治檢加強過硬隊伍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檢察產品。

  (本報通訊員 許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Z2GFnEBiuFnsJQVsR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