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舉著米字旗上街的人,知道英國現在什麼情況嗎?

2019-09-06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一而再再而三

侮辱五星紅旗

卻打著英國國旗示威鬧事

香港那些少數迷戀被殖民的人

一次次踐踏14億中國人的底線

香港這些西方民主的「信眾」

真該好好了解一下

最近的英國政壇亂局

想一想自己嚮往的「民主」

到底是什麼樣——

議會即將休會

英女王演講被迫推遲

政府內部查出「臥底」

保守黨內議員「倒戈」

工黨自民黨大舉「進攻」

……

一場場大戲連番上演

被媒體形容為

英國政黨「內戰全面爆發」

新官上任的英國首相詹森

焦頭爛額

這場政黨間的「內戰」

緣自舉世關注的英國脫歐

脫歐不僅關係到英國和歐洲的前途

還將深刻影響國際政治經濟格局

詹森作為脫歐的「強硬派」

不惜無協議脫歐

也就是俗稱的「硬脫歐」

然而

脫歐不是你想脫

想脫就能脫

哪怕是硬脫

英國議會經過了持續一周的

唇槍舌劍雞飛狗跳之後

詹森在24小時內

連遭3次「暴擊」——

反硬脫歐的三連擊

最近詹森首相和他的政府

連續輸掉了三場關鍵性投票

如果這是棒球比賽

就「三振出局」了

但這不是體育競技

而是「民主政治」

(所以說體育比賽不摻雜政治是有道理的)

首先詹森政府輸掉了

決定議會議程控制權的投票

按理說他的保守黨

在議會占多數席位

在「少數服從多數」的投票中

為什麼會丟掉控制權?

答案很簡單:

有一票保守黨人「反水」了!

前兩天英國議會真是大戲不斷

詹森正在台上發表演講

台下的保守黨議員菲利普·李

在眾目睽睽之下

徑直走向對面的議席

直接坐到了自由民主黨黨首身邊

保守黨議員菲利普.李走到自由民主黨黨首喬.斯文森身邊

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隨後

詹森遭遇了更大規模的倒戈

一連串高官

共計21名保守黨議員選擇「叛變」

在投票時站到了反對派一邊

這意味著

反對黨控制了議會議程

可以進一步遞交法案

以延長脫歐期限

果然這個法案來了

4日,反對派提出的反硬脫歐的法案

在投票中獲得通過

詹森在投票中又輸了

再遭「暴擊」

此前為了阻止類似的法案通過

詹森下足了本錢屢出奇招:

先是請求女王同意議會

從9月9日休會至10月14日

順帶延期女王的演講

而上一次延期女王演講

發生在1948年

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後

還對詹森這一做法表示讚賞

……

看來只要獲得美國的支持

真是什麼都敢幹

恐怕那些亂港之徒有恃無恐

根子也在這裡

2016年英國街頭號召反脫歐者參加公投的塗鴉

此外

詹森為了清掃一切可能的障礙

對自己所在的保守黨內部下達了

「不支持我就走人」的威脅:

誰投出反對政府的一票

誰就會被開除黨籍

可萬萬沒想到

詹森弄巧成拙

反對派趕在議會關門前主動出擊

自己的隊友臨陣反水

雙重攻勢下

想不挨「暴擊」也難

面對反水的隊友

詹森當然想把他們「清洗」出去

但又不好直接開除

因為開除這些人就意味著

他的保守黨瞬間變成少數黨

但辦法總是有的

詹森決定選擇最極端的一種:

提前舉行首相選舉

不了解英國政治制度的小夥伴

可能會摸不著頭腦:

不是剛當上首相嗎

怎麼自己又提出重新選?

簡單來說

英國選首相

其實就是讓本黨派的成員

去爭取選區選民的支持

進而爭奪議會席位

哪個黨派的席位多

那個黨派的黨首自然成為首相

從民調來看

詹森的保守黨支持率

目前高於主要對手工黨

所以說在詹森看來

重新選首相

不僅能保證自己不丟掉帽子

還能把自己的保守黨議員

重新洗一遍牌

雖然過程曲折了點

風險也高了點

但算盤打的確實不錯

可是提前選舉

也要通過議會的投票

這一次詹森叒輸了

原因是前一天

工黨主席科爾賓支持提前大選

可一天之後

科爾賓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表示不再支持提前大選

自由民主黨也決定站在工黨一邊

英國議會4日的投票中

詹森遭遇第三次暴擊

政客說出口的話

果然是沒有保質期的

與其說這一幕幕鬧劇的源起脫歐

不如說英國亂局的根源

就在當年那場

決定是否脫歐的公投——

「民主」的極致

禍港者常掛在嘴邊的東西

真的香嗎?

脫歐,對英國到底意味著什麼?

本來這個問題

應該在公投決定脫歐之前

英國人就想清楚了

可沒想到在這臨脫歐的節骨眼上

它又引起英國人的熱議

上個月的一個周日

英國《泰晤士報》

突然曝了一個大料:

一份政府關於為無協議脫歐

準備的「絕密」文件被披露

這份文件中包含對無協議脫歐

可能造成各種問題的評估——

比如

嚴重影響邊境交通

藥品嚴重短缺超過6個月

兩家大型煉油廠面臨關閉

工人將面臨失業

……

文件曝光後,英國農民牽羊抗議,強調硬脫歐將迫使英國一半的農場倒閉

隨著大量媒體的跟進報道

這份文件也被冠名為

「末日文件」

英國群眾徹底慌了:

當初忽悠我們公投贊成脫歐的時候

可不是這麼說的啊

怎麼你們早就知道

脫歐這麼可怕!?

脫歐是異常複雜的大工程

牽一髮而動全球

用全民公投的方式

決定是否「開工」

無異於把鍋甩給民眾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中,人們打出支持脫歐的標語

無論在世界的哪個地方

無論是英國還是香港

普通民眾壓根沒有

視角、時間、信息

去分析重大決策的利弊

這不是惡意貶低民眾

而是客觀的邏輯和事實

大多數人只會被

政客、媒體牽著鼻子走

最終占盡優勢的

很可能是最會煽動

公眾情緒的人

而並非真正為市民利益考慮的人

結果只會把局勢拖入深淵

現在的英國就是反面教材

現在「後真相」不斷衝擊著

普通選民的認知

造成社會極大的撕裂

並直接影響以選票為生的政客

導致政壇的混亂

2018年反脫歐英國民眾集會

混亂在政壇

反應在市場

投資者給出的反應很直接

英鎊坐上了過山車

G7峰會期間英鎊到達高點

詹森要求暫時關閉議會

英鎊馬上出現斷崖式下跌

3日英國政壇「內戰」進入白熱化

英鎊再次下跌

一度達到了3年來的最低水平

而詹森被「三

連擊」後

英鎊匯率則又一路走高

這英鎊似乎是跟首相「有仇」

運氣越衰英鎊越漲

9月1日,英鎊兌美元匯率幾個小時內暴漲暴跌

實際上這還只是

「脫歐大型連續劇」的小插曲

硬脫歐會給英國生產業

帶來了重重挑戰

首當其衝的就是關稅難題

比如英國汽車製造業

需要從巴西進口鋁片

從美國進口燃油泵

從中國進口凸輪軸

並將整車出口到歐洲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

一旦無協議脫歐

相關進出口可能拖延長達五六周

今年上半年硬脫歐的風聲

就已經讓英國汽車產量減少20%

汽車業新增投資額暴跌70%

出口量同比跌去19.8%

最大出口市場歐洲下跌15.6%

數據觸目驚心

當風波延伸到經貿領域

嚴重受挫的不僅是發展前景

更是民眾實實在在的利益

硬脫歐現在有多不受歡迎呢?

看看詹森首相遭受三連擊時

台下的反映就清楚了:

下議院議長几乎躺在長椅上

還一度閉上眼睛

似乎是在對這無休無止的鬧劇

表示厭倦

剛扔掉燙手的山芋的

卸任首相特蕾莎·梅

被拍到在台下竊喜

還與支持留歐的保守黨議員有說有笑

脫歐之路前途未卜

無論是

詹森、梅姨還是反對黨

乃至英國、歐盟、全世界

目前都沒有沒有勝利者

英國人民更不是勝利者

那些打算照抄英國民主的香港人

能讓香港人成為勝利者嗎?

民主,合適才是最重要

BBC曾經採訪過一位

當年投票支持「脫歐」的英國花農

他再也無法從歐洲大陸進口鮮花

生意只能關閉

當年受到「脫歐」陣營

一系列鼓動的影響

在完全沒意識到的情況下

用選票親手砸了自己的飯碗

這樣的例子在英國數不勝數

讓民眾在暗潮湧動的輿論影響下

憑簡單直覺

去判斷一個高度複雜的社會大問題

這可不是民主

而是推卸責任

亂港者打出星條旗招搖過市

視角轉到東方

在中國的香港

這裡的民主制度

是香港回歸中國後

才真正建立起來的

「雙普選」是香港基本法

確立的目標

但反對派提出所謂「真普選」

拋出所謂「公民提名」

這種違法違憲的「訴求」

無非是想選出一個

不對中央負責的人

做行政長官

「全民公決」的方式

和英國何其相似

反對派不惜操弄民意

用香港和香港人的未來

為自己的政治目的買單

把西方民主奉為圭臬

煽動情緒 操弄民意 玩弄香港

只能達成

「多數人的暴政」

圖片來源:參考消息網

無論在地球的哪個角落

民主的本質都在於「以民為主」

而非粗暴的「讓民做主」

決策越能代表

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則越民主

不同形式的民主並無高下之分

「適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