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奮進,造就越來越好新玉樹

2020-04-14     青海新聞網

玉樹市感恩廣場。攝影:張多均 黃靈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時間是標註前行步伐的刻度。

10年,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只是轉眼一瞬,但對一個經歷過巨大災難的地方,從傷痛中跨越,再向未來出發,每一個步點都刻骨銘心。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一場7.1級強烈地震摧毀了玉樹千萬人的家園,大地為之哭泣。轉眼10年,一幢幢漂亮的住房錯落有致,高水準的學校和醫院拔地而起,交通、水利、能源等項目實施,基礎設施全面提升……

每個重要時間節點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歷史,凝聚著一種力量。它不僅告訴我們有著怎樣的過去,也提醒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未來。

「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玉樹,從廢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跨越,于振興中騰飛。自然災害固然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但也讓我們心手相牽、眾志成城,激勵我們擦乾眼淚、迎難而上。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通過視頻向三江源地區各族幹部群眾表示問候,希望大家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齊心協力管護好湖泊、草原、河流、野生動物等生態資源,生產生活越來越好。

2018年9月,省委書記王建軍、省長劉寧在玉樹調研時強調,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幹部、教育群眾、推進工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玉樹「讓發展越來越好、讓群眾生活越來越好」的囑託,在推進「一優兩高」戰略部署中開創玉樹「兩個越來越好」新局面。

10年,恍若新生。

發展,是時代永恆的主題。當和暖的陽光灑滿結古鎮的廣場,格薩爾王銅像擎旗躍馬,高高佇立,目光炯炯,眺望雪山與草原。

10年過去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樣,玉樹早已煥然一新,洋溢著新生的氣息。通過重建與發展的有機銜接,腳下這片土地已實現從頑強挺立到充滿活力的嬗變。如果說10年前那場深重的災難讓我們記住了玉樹,那麼10年間一連串難以置信的變化值得我們再次為之凝眸——

經過快速發展,到2019年底,全州地區生產總值累計達到492.03億元,由2011年的40.2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59.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853.25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010元增加到35167元;農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由2419元增長到9138元。

經過休養生息,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3.2%提高到了2019年的3.97%,2010年至2019年累計實施荒漠化和黑土灘治理面積464.73萬畝(30.98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6.7%。2015年中央決定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後,已有1.8萬人走上生態公益性崗位,玉樹市於2017年成功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全州上下愛綠護綠植綠和知生態愛生態護生態的文明自覺正在養成。

時間為我們呈現結果,卻往往省略了過程。這份成績的取得不是一時的激情噴發和瞬間的靈光閃現,而是一個持續而漫長的努力中從量變到質變的累積。

10年來,綠色成為玉樹傳統產業發展的主色調,以生態畜牧業「有機、品牌、高端」提質增效,畜牧業產值以年均2%的速度穩步增長;以「三江之源、聖潔玉樹」品牌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穩步增長,玉樹的知名度不斷攀升,綠色發展步上了新台階。

10年來,通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玉樹州認真貫徹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積極踐行「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全州上下愛綠護綠植綠和知生態愛生態護生態的文明自覺正在養成。「野生動物+科學家+科技+農牧民」微治理試點、生態民兵、生態法庭、獸害補償機制等探索激發了玉樹「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的空前熱情。

重建,讓殘垣斷壁、滿目瘡痍的災區變成魅力錦繡之地,呈現浴火重生的壯美景象;奮進,一座地震廢墟上崛起的城市,正在成為青藏高原上璀璨的明珠。

這不同尋常的10年,是重生的10年。十年來,從抗震救災、災後重建到脫貧攻堅,從黨建統領藏區社會治理玉樹模式的探索到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新玉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不同尋常的10年,是跨越的10年。變壓力為動力,視重建為機遇。經濟總量翻了一番,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河湖長制等前所未有的機遇,讓山美水美人美的嚮往不再是夢想。

玉樹市結古鎮禪古村村民尼周掰著手指細數生活中的點滴變化,當創業青年索南仁青發現獨特的民俗餐飲和民俗歌舞越來越受顧客的歡迎,當即將參加中考的尕瑪夏吉在理想一欄中寫下「醫生」二字,我們看到了什麼?

普通人的命運,是黨和政府的牽掛。

2012年11月,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習近平總書記滿懷深情地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五年後,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習近平在報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站在「兩個越來越好」的新起點上,玉樹州不斷加大民生投入,進一步增進群眾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教育質量持續提升,群眾生活越來越好。10年來,累計投入20億元資金,實施普通高中、義務教育建設、學前教育和教育現代化項目,著力補齊初高中教育和學前教育短板。新建7所初高中學校,在海東市異地新建高級中學1所,有效緩解初高中教育資源緊缺的現狀。2019年全省「民考民」文理科刷新了玉樹高考歷史記錄,民族教育大州逐步向民族教育強州目標邁進。

社會保障更加健全,群眾生活越來越好。全面推進綜合醫改,實現基本藥物制度、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各級醫療機構診療人次比醫改前增長15.64%,病床使用率提高7%,基本藥物價格平均下降15%。累計城鎮新增就業12495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94259人次。

致富前景更加廣闊,群眾生活越來越好。精準扶貧實施以來,全州累計落實項目資金18.71億元,實施住房建設項目42730套,完成7020戶2.8萬人的易地搬遷和1669戶危房改造任務,完成涉及6.7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通過集中攻堅,玉樹州實現絕對貧困「清零」目標,將與全省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群眾生活越來越好。新建格薩爾文化中心、抗震救災紀念館、文成公主紀念館等4個主題特色鮮明的場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提高。作為國家級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項。打造了「三江源水文化節」等知名文化項目,「三江之舞」「雪豹王子」等精品土風歌舞劇製作精良。共創建全國文明鄉鎮(村)和單位14個,省級文明城市、村鎮和單位82個,「五星級文明戶」 27941戶。成功創建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樹立4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模範個人。

「從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再到如今的新生活,每天面對著大螢幕,我親眼看到了玉樹點點滴滴的變化。我是這份變化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和受益者。」才文久丁是玉樹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玉樹的變化他心裡一門清。

住在玉樹市易地搬遷精準扶貧小區的拉吉一家,原本是哈秀鄉雲塔村的牧民。相比在牧區的日子,在她眼中,「這幾年的生活越來越好!」

時間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標準。

10年,象徵著新生與活力的三江之源,把災難與痛苦沉積在歷史河床的深處,也把氣壯山河的聲響激盪在歲月的天空。如果說10年前那場慘烈的地震在這片土地上划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那麼這10年來,在全世界目光的聚焦之下,我們得以重新認識玉樹,重新審視中華民族的偉大與堅強,體會到祖國的強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享受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

災害擋不住四季輪迴,生命蓬勃。 10年時間,我們不僅重建了一個山河壯美的物質家園,更重建了一個意義深遠的精神故鄉。這個春天,讓我們帶著「讓發展越來越好、讓群眾生活越來越好」的殷殷囑託,砥礪奮進再出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TOpdnEBfwtFQPkd9y2w.html









好兄弟,謝謝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