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4》:在好與壞的邊緣不斷試探的皮克斯又出一部佳作

2019-06-22     喂了官人

1986年的時候,後來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斯蒂夫·喬布斯花費了1000萬美元,從盧卡斯影業旗下的工業光魔公司購買了一個電腦動畫部。後來這個電腦動畫部正式成立為一家獨立的公司,也就是現在世人皆知的皮克斯,當時皮克斯總共只有44名員工。

從創立伊始到獲得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皮克斯用了三年時間,而這一部獲獎作品叫做《Tin Toy》,這也是後來享譽世界的《玩具總動員》的最初創意來源。

皮克斯在小編的心目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小編最喜歡的動畫長片是《機器人瓦力》(也叫《機器人總動員》),最喜歡的動畫短片是《暴力雲和送子鸛》。對於《玩具總動員》小編認為是皮克斯到目前為止,僅有的一個全面成功的動畫系列作品(即使是動畫短片的完成度也算優良)。

事實上,近幾年皮克斯一直在好與不好的邊緣瘋狂試探。雖然也有《尋夢環遊記》和《頭腦特工隊》這樣的上乘佳作,但是不在其水準範圍內的作品也很多,比如《怪獸大學》,《超人總動員2》,不是說這些動畫長片不好,他們的質量是要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只是離皮克斯的水準還有差距。當然,我就不提《賽車總動員3》這個"車禍"現場了。因此,在《玩具總動員4》面世之前,我還是對它有一點擔心的,就怕它是一部狗尾續貂、畫蛇添足的作品,畢竟所有的觀眾都認為《玩具總動員3》已經收官得很完美了。

《玩具總動員》前三部之所以經典,除了在創作的過程中,運用最新的3D技術,從而開創了電影工業的技術革命外,它還融合了好萊塢電影工業近一百年來的文化精髓。它引用和使用了多種場景元素,因此你在動畫里可以看到許多好萊塢電影的經典畫面甚至是對白,西部片、愛情片、動作片甚至是《星球大戰》和恐怖片,這種解構主義的手法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的同時,能夠找到更多似曾相識的通感和情緒。而第四部也很完美的繼承了前三部的風格,玩具們在冒險的時候,各種場景的切換和設置,將多場景混搭和經典懷舊風格融合成一個整體。

但是,與前三部極大不同的是,《玩具總動員4》已經把故事的核心從"童年的樂趣和成長"轉移到"成年人的選擇和成熟"上來。與其說《玩具總動員4》是前三部的續集,倒不如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玩具總動員4》中的玩偶們(主要是胡迪和巴斯)必須要經歷所謂"身份的迷失",從冒險和一系列經歷中找回自我認同。他們也會像成年人一樣,有抉擇和責任,同時也有失落和迷惘,也會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事可對人言只有二三"。或許,皮克斯自己也明白,那些在二十多年前看自己動畫的孩子們,如今已經人過中年,他們需要的不止是童真和勇氣,也需要理解和救贖。

最後,小編還要抗議一下皮克斯對單身狗深深的惡意,連玩具都談戀愛了,為什麼我們還沒有女朋友/男朋友?(皮克斯:怪我咯?)

就是這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Q98YGwBUcHTFCnfSHq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