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已經步入中年
90後也即將迎來三十而立的大關
00後都開始提前步入養生大軍行列
長江後浪一直推著前浪走,就像小花扎堆猛上的現時今日,跟王者農藥排位賽一樣,水分大於天分,能不能贏的盆滿缽滿全看時代需求和人設打造。
各行各業更新換代都很殘酷,初代偶像大浪淘沙,從拼顏值到拼演技,有的逆風翻盤觸底反彈,有得電量耗盡委曲求全,這就是名利場。
同齡女人和男人相比,尤其是藝人,真的難熬出個頭,人到中年為家庭讓步,可觀眾和市場壓根不會因此對她們寬容一點。
事業滑坡,年華老去,家庭危機,世界變得太快,想要改變,卻像重拳打在海綿上,有心而無力回擊。
極力保持少女感,卻還被放大鏡頭捕捉到「歲月痕跡」的白月光。
自然過度到40歲,卻被說是「又老又胖」的偶像劇女王。(真替她們打抱不平)
看看現在上映的這些電影電視劇,70後、60後男演員和85後小花談著你儂我儂的戀愛,同輩戲好人贊的女演員在哪呢?
答:給小花們演媽去了。
「中年危機」這個曾經還很遙遠的詞,忽然就殺到了第一批90後面前。
甚至還有人給對應年齡做了個表格,你覺得說的對嗎?
你們自己對號入座吼~
前一陣不少女演員扎堆兒抱團兒吐槽30歲40歲沒有機會,很難再紅,甚至誠摯懇求導演監製給戲拍的時候,其實我都很想把袁泉和郝蕾拉出來重頭講一次。
就拿袁泉來說,從出道到現在已經嫁為人妻為人母,面對鏡頭依舊看不到年華將逝的焦慮,也沒有一地雞毛的困惑,哪怕素顏出席《中國機長》見面會,也笑得自信爽朗,給人一種心如止水的淡定之感,言辭和眼神又堅定不移犀利無比。
《中國機長》里許久未出現在大家視線的袁泉也開始營業了,實力派演員這一營業熱搜立馬安排上了。
袁泉在電影放映後特地走到觀眾席,親切的問大家「謝謝你們,怎麼樣好看嗎?」路拍視頻一出,大家紛紛感嘆道,「袁泉也太溫柔了吧?」,面帶笑容以朋友方式的握手和對話,就仿佛鄰家姐姐請你吃飯,問你飯菜還滿意的感覺。
路演場次越來越多,生圖視頻也是源源不斷,41歲的袁泉看起來似乎和年輕時候沒什麼區別,容貌依舊如初。
無論是《大上海》里的驚艷回眸還是《藍色愛情》里清新脫俗的甜美一笑都讓人無法忘懷。
每個角色都可以讓人記到心裡,演的活靈活現深入人心,她用演技征服了大家,就像中戲96級的班主任常莉評價袁泉「她不會突然紅,她屬於那種逐漸紅起來的演員」。
袁泉在我印象中,演技一流,顏正條順,從小到達都是最優秀的那個,這是個優點也是缺點,正也為太低調,不營業,不世俗,身上的閃光點,也被蓋住了一些。
30歲
終於找到了和世界和解的方式
再也不會輕易與誰為敵
不易怒
不大喜
誰的青春,不是在崩潰中成長
別人懂不懂你沒關係
你自己知道就好
我最近在游泳時,總會想:人啊過生活就跟游泳一個道理,只有自己先不怕沉下去,才能最終浮上來,越逃避越恐懼。
混社會也一樣,敢於讓自己失去機會,最後才有真正的機會。
心理學力有個邏輯,叫做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的意思就是,在強壓面前,戰鬥模式才會被激活
安逸令人退化,焦慮令人強大
說得是焦慮有益,可以讓人觸底反彈。
提早陷入中年危機的人,和恬淡釋然的袁泉區別在哪裡?
其實最重要的,是你要懂得自己的情緒調節
悲傷成河,你也要跨過去
因為生活並不負責教你長大
生活如果糟糕起來,能有多糟糕?
這並不是一場比慘遊戲,unsatisfying situation is always there,每個人都在經歷著生活之痛,愛與悲傷。
人這一路上最後都是孤獨的,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
依附男人的日子通常也都過不長久,畢竟誰也不比誰低一等
自給自足才是隨時揮一揮衣袖瀟洒起身的自由
然而99%的人,對生活是不滿意的。
雖然他們會在人前假裝生活完美。
看得上的房子買不起,看得上的車養不起,用最貴的香水,最貴的肥皂,最貴的牙刷,租最貴的房子,在城市的心臟地帶,享受最美最體面的生活。
微博上有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90後中年危機#提前的種種表現,看看你中了幾條?
不再瘋狂發自拍
開始喝黑咖啡
看到美食但口味太重的話也吃不下去了
跟朋友去會只去安靜的地方
買東西開始注重品質
越來越難交到新朋友
放假只想呆在家裡
更想和家人在一起
懷念學生時代
我嚴重懷疑這個博主是不是在我家按監控器了。
這是一種被完美主義給逼得不斷自我折磨的人,也有現在最為普遍的內憂外患中年少女危機。
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是你對自己最大的報復,繃著崩著就繃斷了。
當我又開始陷入中年危機的焦慮中時,我是不敢對同事、朋友甚至家人說的,症狀是不想說話,面對不得不去面對的工作,要先深呼吸,什麼事都沒發生,但是我就是笑不出來,怎麼都笑不出來。
最嚴重的時候,完全沒辦法講話,可以打字,但就是不能講話。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醒來睜眼看世界只覺得絕望
那種感覺很可怕,沒有人傷害你,沒有人欺負你,沒有人氣你,你只是提不起勁兒來好好生活。
這並且沒有任何具體的原因,純粹是長期細碎的負面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進入到周期性的起起伏伏起起伏伏起起伏伏。
情緒低落每個人都有,就跟每個月要來問候的大姨媽一樣,不見得是一次致命打擊,生活中喪喪的小事也能久病成疾。
畢竟你是一個有進取心,羞恥心,責任感的人,所以在生活激流勇進的賽道上,你永遠都不可能滿意。
這個世界,斗轉星移,沒有人會在乎你的感受。
辛苦、疲勞、奮鬥並不會殺死你
毀掉你的是熬夜後的沉重心理負擔,憂心、焦慮、焦躁、憤怒......壞情緒
壞情緒就像瘟疫,會發酵
情緒病就像一個別人都看不見只有你能看見的自己,比病症痛苦本身更折磨的是世人的態度。
當你的情緒自愈體系損壞時,不敢說,不敢承認,怕周遭人一句「矯情」、「神經病」懟得你七竅流血。
但就算是不死之身的超級英雄,也會流淚
別用情緒的武器抵住傷口,扮演變形金剛
當你氣憤、惱怒、憤恨時,身體會調動所有能量與這種情緒對抗,衝動會害你做錯決定,意氣用事,負面情緒只會懲罰你的身體。
坦然接受,放鬆,打開自己的身體,讓情緒流淌,穿透。
當你的身體柔軟到近乎透明,風穿透過去,憤怒穿透過去,極喜大悲穿透過去,一切都是短暫幻象,你就是一個容器,最好的最壞的,什麼都留不住。
有時候我們需要適時凈化自己。
現實總是殘酷的,壓力逃無可逃,生活不盡人意,難道不過了麼?
中年危機提早來臨,勇敢闖過去。
負面情緒病不過是心靈通過吶喊向我們表達渴望的發泄口,像一個人會感覺到飢餓一樣自然。
那如何「迎戰」負面情緒,告別中年少女危機?
首先,清楚一個道理
你需要的並不是情緒燃料,而是需要情緒凈化
就像抑鬱症的對立面,不是樂觀,而是活力
calm down才能重燃活力
打個比喻吧,對於不喜歡的東西,你可以不聽不看不吃,但你沒辦法不聞。
所以嗅覺和環境的鎖鏈是最緊密的。
密閉的空間,比如電梯地鐵公交車自習室,陌生人呼吸和毛孔散發的氣味,會誘發偏頭痛焦慮不安暴躁。
而去深林、海邊,環境散發的氣味會讓人感覺愉悅,放鬆。
這種情緒的精華,就是芳香療法。
芳療其實最早我對它的印象就是薰香,改善下情緒,也有人說芳療是跟能量場有關的,它會讓人感覺是一個挺虛無縹緲的東西,
有人就說了「你這麼理性一個人,怎麼對這種玄學感興趣?」
其實芳療它是歐洲傳過來的一個概念,就是利用從天然植物裡面萃取出來的純露、精油、基礎油來解決各種問題。
包括情緒上的、皮膚上的還有身體健康方面的。
它其實是一個綜合型跨領域的學科,涉及到有植物學、化學、心理學、還有醫學。
芳療在國內還算小眾一些,在國外尤其像咕咕前不久當空中飛人,圍繞著擅長自然療法和植物學芳香療法的希臘、保加利亞、敘利亞。
比如說國外一些重大災難後的心理重建的過程,派到現場去的不僅僅有心理諮詢師,還有芳療師。
因為人在經歷了那種極度恐慌之後,情緒失控,不太願意跟人去傾述,那這個時候給他調配好一個味道,來改善他的情緒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還有醫學方面,在法國芳香療法,它是作為正統醫學的輔助手段,在醫院還有藥店,有的病症醫生就會直接給出一個芳療的處方。
會控制情緒的,才能掌控自己生活的節奏,千萬別為別人講究,說白了講究就是一種自我犧牲。
及時疏通,和世界和解,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不要做討好型人,先悅己再悅人,好好愛自己才是餘生幸運的開始。
好的心態是最好的資本
芳療能放鬆身心,感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像《香氣與空間》、《植物人格全書》、《植物油全書》、《精油圖鑑》、《純露芳香療法》等等,這裡我們就不長篇大論展開理論知識背書了。
要知道情緒的疏解很重要,不及時關心身體,緊張、焦慮、抑鬱都會記在身體里,變成潛伏的慢性病。當你感到壓力大、疲勞、睡眠不足的時候,身體就會第一時間發出信號,明顯感覺到肩頸背胸都會很疼。
可以試試在床頭放精油擴香,我就是這樣,只要從辦公樓走到便利店,從客廳走到臥室床邊,都明顯覺得胸口鬆了,精神壓力明顯好轉。
也一度用羽心堂的睡前噴霧,噴洒在房間,枕頭上方,通過吸聞法,練習腹式呼吸,讓自己快速放鬆。
都知道羽心堂的另一位Yvonne Cheung,比徐老師年紀要大,但是看起來非常年輕,目測跟咕咕差不多大吧,家族三代康養,給150多家亞洲五星級酒店的水療、康養做專業顧問,同時也是很多貴婦品牌在亞洲的顧問,包括你們很愛的NB。
這就是為什麼羽心堂會有很多中藥油和芳香療法fusion的功效產品。
味道這種東西千人千面,咕咕和momo最愛的都是檀香噴霧。我更喜歡月光海和伊蘭一些。
先說檀香噴霧,
記得以前老一輩有個說法,如果家裡有人情緒低落神情恍惚,可能是又不幹凈的東西,可以燒點檀香將這些東西驅逐出去。
實際上聞檀香放鬆效果很好,可安撫神經緊張及焦慮,鎮靜的效果多於振奮。在用於改善執迷狀態上,極獲好評。給人祥和、平靜的感覺。
醫學作用被誤解成玄學作用。
這個和this workde 淡香味還不一樣,是很沉靜的木香,說真的我不愛花香,但這款花香讓人心曠神怡,當然還是木香比較鎮定,配合腹式呼吸,整個人都會超級放鬆。
花香與檀香交替,加之精油完全不衝突,離著枕頭10裡面噴完,輕輕拍一下,稍稍揮發,躺上去很安神。
睡眠噴霧的味道會比甜夢油淡一些,聞起來沒有甜夢油苦澀。而且會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和親切感,忽然明白了為什麼有人習慣旅行時往酒店住處噴一些了。
很多安神的成分像岩蘭草都是屬陰的,雪松這成分是屬陽性的,雪松是森林裡面比較高大的蒼松,它有一種靜謐的效果,可以幫助穩定情緒,
公司年紀小的實習生們更喜歡玫瑰迷迭香的,聞起來略微帶點甜,像極了情竇初開的少女,做了一場美夢。
而我最近愛上了月光海,三種薰衣草,不會過於沖的味道,噴洒過後,只覺得自己沉浸在一片一望無際的森林中,靜謐,抬頭望向天空(其實就是天花板),仿佛能看到墨藍色空中一片繁星,讓人安定給人希望。
如果你也喜歡精油的話,那麼薰衣草能讓人沉靜入睡、葡萄柚讓人減少壓力心情愉悅,伊蘭也是讓人愉悅身心的,這方面咕咕更擅長,具體的可以請她來詳細講解
我非常認可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對於植物香氣的理念,他認為「最好的保健方法,就是把香氣送入大腦」。
另外甜味也是calm down情緒的,就像吃了甜品身體分泌多巴胺
嘴裡甜一點,心裡會不會也甜一點?
香氣是我們人來講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嗅覺,是非常容易得抑鬱症的。因為在你吃東西的時候,你再也聞不到食物的香氣了,食慾也會下降,滿足感也會大大的降低。
就像我情緒低落的時候,回家之後我會衝進浴室洗一個水蜜桃的澡。
尤其洗頭髮的時候,甜甜的蜜桃炸開在浴室有一種被溫暖包圍的幸福感
不但會想起一些關於過去的記憶,更會看到未來,隨之幻想出一個更好的、全新的自己。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儀式。
像初戀時偷偷約會之前,買來葡萄酒,換上許久不穿的連衣裙,還噴了香水的愉悅感
fdb的蜜桃香氣比較甜美,深呼吸之後,甜美的香氣是往上蔓延的,我會感覺到腦袋似乎一下子被蜜桃填滿
有一股吃了很多奶油的感覺,不悶悶的,也不會像市面上甜膩的香型略顯呆板,甜美且有活力。
就像你在剝一顆桃子或者切檸檬的時候,蜜桃的汁水會被你切開,香氣會一下子撲面而來,喚醒你潛意識中吃桃子的那種感覺,
這個時候你的身體會產生條件反射,就會開始分泌唾液。
洗完澡之後,舉手投足之間都是蜜桃的香氣。
如果說「包治百病」,那麼這樣的帶有蜜桃香氣的味道就像女人的精神yp。
它是一件專屬於自己的「衣服」,一條訊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在平靜的日子是讓人安心的陪伴,在艱難的時刻也能變成一件散發能量的軟武器。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A家的油桃髮油,一股濃濃的「蜂蜜餅乾味」,質地和蜂蜜也很像,流動性不強。
味道會比fdb的蜜桃洗髮水更甜膩一些,個人很喜歡,洗完澡頭髮吹到半干,塗上髮油。
就像一大塊軟糖,桃子味的。我就在這塊軟糖做的床墊上面打滾打滾打滾打滾。
當然味道治癒的東西還有很多,羽心堂最近研發的情智調理系列我也在感受,上班沒精神、下午愛犯困、晚上報復性熬夜都能一一對陣,不過不要苛求味道能給你帶來長時間的滿足,任何東西都是你情緒調節的小幫手。
沒有什麼一勞永逸
一抹就回春
一聞就治病
都不現實,只是想告訴大家,情緒生病也正常,我們要自救而不要壓抑逃避。
今天這篇推送,正好趕在了袁泉42歲生日,也算是我們的一種祝福
身為老公的夏雨,一早就在微博上為老婆送上了生日祝福: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新的一歲繼續燦如春華,
皎如秋月,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風姿綽約,平安自在。」
還是夏先生的彩虹屁,太高級~
字裡行間都是愛
娛樂圈模範恩愛夫妻之一了
坎坷走過、激情走過、平淡走過
兩個人一個恬淡,一個活力,像齒輪般磨合的嚴絲合縫,兩人就這樣執手滾滾向前。
- END -
本期編輯 /樂樂
聯繫郵箱 / ids@snob10.com
小紅書 / 可愛的張樂樂。
instagram / idsdayanjing
微博 / 大眼睛消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