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8歲姐姐捐骨髓救4歲妹妹,孩子你懂事的讓人心疼

2019-07-26     大河報洛陽新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曼 高菊 文圖

本報訊 過了今年暑假,家住洛陽市新安縣4歲的薇薇(化名)就能上幼兒園中班了,而她的姐姐8歲的婧婧(化名)也能升上小學3年級了。然而,這一切卻被4月份的一場感冒而匆匆打亂。4月中旬,薇薇出現了連續的咳嗽和感冒症狀,雖然幾經治療,但是薇薇的狀況都沒有減輕。在父母的陪同下,薇薇輾轉鄭州、北京、洛陽多地,最終確診為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一噩耗,讓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間蒙上了陰影。

突患重疾,姐姐與妹妹配型幸運吻合

7月2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元院區,在4樓的移植倉病區,記者見到了已經做完骨髓移植的薇薇。年僅4歲的薇薇和媽媽住在移植艙中,幼嫩的臉上滿是疲憊和虛弱。

「5月初薇薇來到了我們科室,當時已經表現出很明顯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症狀。」薇薇的主治醫師,血液內科副主任醫師趙小強回憶道,薇薇剛到醫院時因為連日高熱身體相當虛弱,瘦弱的四肢上布滿紫色的斑塊,是非常典型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症狀。

薇薇的爸爸李岩告訴記者,起初以為只是偶然的身體不適家人都沒有太過在意,直到在治療十多天沒有任何效果後,一家人都慌了神。隨後,李岩帶著薇薇輾轉鄭州、北京等地,最終薇薇的病情確診為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聽到這個消息,李岩說,心口就像被砸了一塊石頭一樣,疼的喘不過氣,「她才4歲啊,她還什麼都沒有經歷過,怎麼就得了這麼重的病。」雖然心裡難過,但是作為一家的頂樑柱,李岩馬上扭轉心情,開始為薇薇的治療做準備。

5月初,薇薇住進了血液內科的病房。在經過一系列檢查過後,趙小強給出了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好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因為她已經沒有造血功能,支持不了她最基本的生命需要。」趙小強介紹到,其實就像是一塊地不能生長出莊稼了,必須要將土質更換才好,而最適合進行造血幹細胞配型的就是兄弟姐妹。得知薇薇有個8歲的姐姐,趙小強建議可以考慮讓姐姐進行配型,成功的幾率更高。但是,由於擔心影響姐姐婧婧的身體,李岩和愛人始終沒有同意。

骨髓採集,她疼得大哭卻還要求醫生抽血

「好多人擔心捐贈造血幹細胞會給自身帶來傷害,其實並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大家也不必過度擔心。」趙小強告訴記者,為了給薇薇爭取更多的時間,自己經常會給李岩講解造血幹細胞捐贈和移植的知識,並找來成功的案例和資料給他們看,消除顧慮。但是,李岩和妻子心裡卻依然十分忐忑,小女兒得了這種重病,如果大女兒再有什麼閃失,這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看著每日都愁眉不展的父母,懂事的婧婧終於忍不住了。在一次午飯過後,婧婧問媽媽,「媽媽,你說,是生命重要還是學習重要?」在媽媽的反問中,婧婧略微思考就肯定的告訴媽媽,「我覺得還是生命重要,不行就抽我的血吧,我要救妹妹。」在婧婧懂事的寬慰下,經過一個多月的思想鬥爭,李岩終於同意讓婧婧給妹妹捐獻造血幹細胞。

7月17日,婧婧進倉開始打針,連打3天後,第4天進行骨髓穿刺。「我們在場的醫生都被這個8歲的孩子的精神感動了,做骨穿的時候她疼得哇哇大哭,卻堅持一動不動,邊哭還邊對醫生說『我不疼,你們打吧。』」趙小強醫生說,當時許多在場的護士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隨後進行的造血幹細胞採集需要三天時間,這三天裡,婧婧哭啞了嗓子,卻沒有喊一聲疼。回想起婧婧的勇敢和堅強,李岩忍不住紅了眼眶,「她太讓人心疼了,才8歲的孩子,這受了多大罪呀。」採集造血幹細胞時,婧婧就住在妹妹薇薇的隔壁,採集完的造血幹細胞立即就輸入了薇薇的體內。聽著隔壁婧婧的哭聲,抱著懷裡病弱的薇薇,媽媽韓少麗也心疼的止不住流淚。

7月22日,薇薇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進入移植倉。由於前期的治療,薇薇頭上幾乎沒有頭髮而陪在一旁的媽媽,同樣剃光了自己的頭髮,陪著治療的薇薇進入移植倉。

移植成功,姐姐倉外等妹妹順利出院

在醫院4樓的移植倉病房裡,薇薇在媽媽的陪伴下有說有笑的吃著午飯,看到有陌生人過來,薇薇露出害羞的表情看著透視窗外。移植倉內,韓少麗不停地在哄著薇薇,讓薇薇與爸爸說說話。雖然隔著透視窗聽不見她們在說什麼,但是韓少麗的一舉一動都透著愛護和心疼。站在倉外,李岩眼圈紅了又紅,「孩子太小了,必須有大人陪著才能進移植倉,我愛人為了陪著孩子,把一頭長髮剪光了,我看著也很心疼,但是真的沒有辦法。」李岩說。

在完成造血幹細胞捐贈後,婧婧就住進了醫院對面小區的出租屋內。十多平方米的出租屋條件艱苦,沒有空調的房間非常悶熱,唯一的一台電視也出現了故障,畫面模糊。即便如此,婧婧也沒有要求回家,她說自己一定要等妹妹出院才回家。「有時候我給她媽媽送飯,大中午的,她都要跟著去,每次走的時候都戀戀不捨,過了探視時間才離開。」李岩說。

「薇薇的配型很成功,手術也很成功,目前小孩子的病情比較穩定。」趙小強說,如果沒有出現大的排異反應,基本上兩周之後薇薇就可以出倉了,再經過兩周觀察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後期薇薇只需要定期複查,並服用1-2年的藥物維持穩定,薇薇的身體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如今,一家人的日子都在圍著醫院轉。薇薇的媽媽在移植倉內陪伴薇薇,奶奶負責每天薇薇的飯菜,爸爸在醫院裡為薇薇的治療奔波,而爺爺則在醫院附近的飯店裡打工,補貼家用。「從開始治病到現在,基本上已經花了將近20萬,醫院裡的治療費用目前也是欠款狀態,加上後期的治療,也將會是一大筆費用,真不知道這筆錢該怎麼辦。」李岩告訴記者,一家人的收入並不高,這些醫療費用已經讓家裡捉襟見肘。

李岩說知道薇薇患病後,自己的同事,婧婧學校的老師和舞蹈班老師,以及其他愛心人士都給薇薇捐了治療費用。「現在希望就是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等到孩子康復了,我就好好工作賺錢,報答道那些給我們捐款、給我們幫助的好心人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NEdMGwB8g2yegNDT5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