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建議取消教師節,但短時期內客觀上不可能,改進教師節的慶祝方式成為了當務之急
最近一些年,取消教師節的呼聲日益高漲。三水三心沒有對呼籲取消教師節的人群,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大體看來,教師不少。
但昨天是教師節!在教師節當天來探討有關「取消教師節」的問題,確實有點不合時宜——中國人講究氣氛,某些時候,在某些氣氛下,做某些與氣氛不相宜的事,就叫做不懂事。
但教師節過了,我們再來看教師節有無存在的必要,就可以回復理性——感性的判斷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真實;但太過於感性,就會淪為情緒的宣洩。所以,惟有理性的判斷,才能促進工作的開展。
所以,下面的分析,將從設置教師的目的和意義、現在教師節的弊端、是改進還是取消三個方面,來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在特殊的年代,設置教師有重大的意義
要理性分析教師教是否應該取消,我們首先必須清楚設置教師的目的和意義——這其實就是我們最近幾年非常提倡的一種思維方式: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尊師」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記憶。比如,《呂氏春秋·勸學》中有言「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晉代的葛洪在《勤求》說「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清代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中有言「為學莫重於尊師」。而在民間,老百姓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最高敬意,就是在堂屋的神龕上,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見下圖)
其實,追溯建國以後教師節的源頭,要把目光推到1951年,那一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曾宣布「五一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也就是說,今年是第35個教師節,其實算法是不科學的。但那個教師節,有名無實,在某一個特殊的時代,教師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被當做了「臭老九」進行批鬥。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之後,教師節又一次被人們提及,經過多次反覆,直到1985年,全國人大通過了設立教師節的議案。
自教師節設立之後,有關教師、教育的法律法規開始逐漸修改完善,《義務教育法》《教育法》《教師法》等等,開始利用法律來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
也就是說,教師節的設立,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的、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但我們仔細審視,教師節的設立,其實是一種補償意識——因為某個階段導致教師社會地位、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低下,而用節日的方式,來進一步緩行人們的尊師意識,鼓勵更多的人從事教育工作!這就如同設立3.8婦女節一樣,為什麼不設立男人節?道理很簡單,男人一直處於強勢地位,沒有必要啊——當前某些地區,比如成都,男人地位急劇下降,將來設立男人節也是有可能的,呵呵!
第二,通過30餘年的變化,教師節的弊端日益顯現
任何事物都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變化。35年來,教師節逐漸被人們淡化。而最近一些年,隨著各種自媒體的興起,特別是隨著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教師節的弊端,開始日益顯現:
1.教師節成了優秀教師節。每年的教師節,各地都會表彰各類優秀教師。但我們不難發現,表彰來表彰去,都是極個別的老師——他們戴紅花、領獎狀、拿獎金,而絕大多數老師只能嘆息「歡樂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那就是幫去參加表彰的優秀教師們代課!有老師就在我的文章後留言「今天帶了5節課——教師節累成狗啊!」
2.教師節成了教師收禮節。每到教師節,都是家長倍感焦慮的時候:送不送禮,送多少禮,送什麼禮,家長糾結,孩子也糾結(見下圖)。而不可否認,在某些地區,一個教師節,教師收的禮品禮金,價值不菲!
絕大多數情況下,送禮的是心不甘情不願,當面一臉奉承,轉身開始罵娘。而對於教師來說,不收是不近人情,收又明知違規——最近一段時間,就出現了有教師把學生送的巧克力退回去,被家長怒懟!
3.教師節成了某些人的表演節。教師節,本來是教師的節日,教師應該是主人公。但我們去看各種新聞報道,鎂光燈下的,是教師嗎?那些慷慨激昂的,是誰呢?
以至於有老師說「不停地當道具,去參加各類會議,不斷的向領導鼓掌,太無聊了。」
4.教師節成了師德教育節。當前的教師,肯定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任何時代、任何群體,都絕非一池清水。但事實上,我們的教師節,往往被人當成了師德教育的契機——有的組織專題師德教育,有的搞各種活動但都大談特談師德。有網友就說「教師節,沒有慰問,沒有福利,只有師德師風教育和又臭又長的會議!」
加強師德,本身沒有錯,但能否不要利用教師節呢?其他時間可不可以呢?
5.教師節成了……
(網友們還有哪些思考呢?歡迎在評論區互動交流)
第三,取消教師節還是改進教師節,我們需要權衡利弊
在哲學上,任何事物都有產生髮展和消亡的過程。教師節,必然也有產生髮展和消亡的過程。那麼,究竟該不該取消教師節呢?
1.教師行業的重要性,不是保留教師節的理由
個人認為,教師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職業,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分配製度的日益完善,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既沒有必要過分拔高——國將興,必尊師而重傅,肯定沒有錯,但國將興,那一個行業不重要?
警察重要不?
軍人重要不?
就連清潔工人,都非常重要!
所以,沒有必要因為那個行業過分重要,而專門設置一個節日!
所以,說教師中藥就需要保留教師節,是沒有依據的。
2.提高教師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也不是保留教師節的理由
提高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原來很低,所以需要提高;二是太重要,所以需要。
關於第二個原因,前面已經闡述了,這裡不再重複。而對於第一個原因,我們只有放到一定的歷史階段去看。現階段,在法律意義上,人人平等,不存在政治地位高低的概念。至於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只需要依法依規即可——比如經濟地位,只需要依據《教師法》比照公務員的工資收入即可,哪裡需要專門設置一個節日呢?
3.當教師不再被道德綁架,回歸社會分工本身,教師節更沒有保留的必須要性
為謀各行業設置節日,基於一種補償心理,前面也分析過。如果把教師當成一個正常的職業,就是一種社會分工而已,沒有比其他職業更重要,也沒有比其他職業地位地下,那麼,教師節,自然就沒有必要了!
4.取消教師節,多方受益
而從實際慶祝各個環節來看,取消教師節,大多數教師收益——不再為各種事煩擾;家長受益——不再絞盡腦汁糾結送禮的問題;學生受益,不再一反常態,大呼「節日快樂」;而有關部門也是受益者——不用再絞盡腦汁準備表彰大會,準備若干的文件。
當然,短時期內,取消教師節,只能是被看做一些老師和一些社會人士的牢騷。個人以為,改變過教師節的方式,才是當務之急。
短時期內不可能取消教師節,那麼,教師節慶祝應該如何改進呢?
1.多些實質,少些形式。現在的教師節慶祝,形式主義越來越重,什麼慶祝表演啊,亮燈啊,要說一點用處沒有,也不對,但要說有用處,能說出幾點來?所以,教師節,還不如實惠一點:教師可以早點下班,陪陪家人;學校搞個全員性的慶祝活動,大家熱鬧熱鬧。
2.關注全體,避免單一。表彰獎勵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在激勵先進的同時,可能也在傷害著更多的人。比這個問題更關鍵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業績,本身就無法量化,那些優秀,本身又據有多少的說服力呢?
所以,教師節關注的是全體教師,而不是個別所謂的優秀教師!
3.學校主體,全員參與。學校是教師的學校,是教師工作生活的地方,在某種程度上,是教師的家園。所以,各種慶祝活動,都應該以學校為主。各地的領導想要關心教師,不妨走到教師中間去——與民同樂嘛。
4.適度減負,少些干擾。我敢說,如果搞一個調查,你最希望的教師節是怎麼樣的,大多數老師,都會選擇少些干擾。現在的教育,來自外界的干擾實在是太多了!為教師減負,提了一年多了,是不是越減越負呢?
就在昨天,我所在的學校,還收到了某個部門的文件,說是什麼什麼要進校園,要求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動!
總之,教師節的保留還是取消問題,並非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即使是取消,也絕非短時間的事。當務之急,還是要對某些方式,做出適當的改變。個人以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下,還是多聽聽教師的呼聲吧!
各位老師、朋友們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
(三水三心所有頭條文章,皆為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