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多數的朋友對腎的了解知之甚少,有些人可能停留在知道人有兩個腎或腎病的尿毒症!但是對於什麼情況會導致腎功能惡化就全是盲區了。
大多數腎功能不全患者最後只能眼睜睜發展到晚期,就是由於平常疏忽了很多腎臟病的危險因素,而導致腎功能進一步惡化發展,最終導致終末期腎臟病——尿毒症。
蛋白尿是導致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應儘可能減少蛋白尿的量。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可增加腎小球高血壓、高灌注和高濾過,而「三高」可促進腎小球硬化。此外,經過濾的蛋白質和一些與蛋白質結合的物質在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到細胞中後會引起腎間質炎症和纖維化。低蛋白飲食可減少尿蛋白排泄,從而減輕上述致病反應,延緩腎損害的進程。
蛋白尿遇上高血壓若不注意或可變成尿毒症
研究表明,高肌酐、高蛋白尿、腎活檢中發現的惡性動脈病變和高腎小球硬化是高血壓腎病患者發展為尿毒症的獨立危險因素。可以看出,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但它不是一種小病。腎損害意味著病人可能面臨尿毒症的風險。然而,高血壓患者中微量白蛋白的存在表明腎小球毛細血管已經開始受損。許多高血壓患者發現腎臟損傷僅僅是由於症狀與夜尿增多,但此時,遠端腎小管的濃縮功能已經受損,重吸收功能也受到影響。蛋白尿重吸收減弱,肌酐升高,甚至會進一步惡化至尿毒症階段。
高血壓是另一個加速腎功能惡化的因素,由於血壓增高,小動脈內膜損傷,小動脈內膜增厚,腎血管阻力增加,加重腎小球缺血,有效腎單位減少。另外,由於腎缺血,激活了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使殘存腎單位代償性改變,功能上表現為腎小球內高壓力、高灌注與高濾過的「三高」狀態,此種情況又促使殘存的代償腎單位發生硬化性改變,腎小球的有效濾過進一步下降,腎功能進一步惡化。因此,要逐步地把血壓下降到病人能夠耐受的最低水平,以最大限度的保護我們的腎臟功能。
當原發性高血壓遇上蛋白尿
在高血壓患者中,假如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40%會逐漸發展成蛋白尿。原因是高血壓會導致腎小球硬化和損傷。腎小球實際上是一個毛細血管環,就像一個篩子。在高灌注的情況下,篩子的空洞會被破壞,蛋白質會漏出。另一方面,高血壓會導致腎小管間質部分血液供應障礙、腎小管損傷以及重吸收功能損傷、小分子蛋白滲漏以及大多數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損傷引起的蛋白尿,表現為微量白蛋白尿(30-150mg/d)。只有當血壓急劇上升時,罕見的蛋白尿才會超過3g。
健康小貼士:
腎病患者平時要避免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感冒。相當多的腎病患者開始患病與長期勞累有關。然而,早期腎損害的症狀往往不明顯,患者很容易忽視。因此,我們應該避免過度勞累,增加鍛鍊,提高免疫力和預防感冒。如果出現症狀,我們應該第一時間去醫院治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