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趣鄭州第385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27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有趣君這個夏天的鄭州老工廠之旅可能不會停了,探秘過油化廠、國棉二廠後,很多朋友留言希望有趣君繼續實況直播如今的老工廠。
有人直接點單,希望有趣君去探探航海路西頭兒的4057廠:「雖然年頭兒比不上二砂和那些棉紡廠,但歐麗牌收錄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風靡全國的牌子,從廠里出來二十多年,很久沒回去過了。」
歐麗電子當年的主要產品:軍用電台和收錄機
有趣君對4057廠不熟,就知道它也叫歐麗集團。每次從航海路上西三環高架前路過廠大門,總會晃一眼門後辦公樓上的信號塔,看著比樓還高。
歐麗集團大致位於航海路桐柏路西北角
既然是軍工廠,那會不會很神秘?好奇得很,瞅瞅去。
歐麗家屬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先來到航海路上的廠大門前往里打望,車不少,但院裡半天不見有人走動,門衛站在傳達室內盯著航海路,讓人想起軍隊大院的衛兵。
這會兒是上班時間,看著不像讓隨便進的樣子,有趣君決定先去家屬院轉轉。開車從秦嶺路繞回廠子北側的沁河路,地圖顯示沁河路與歐麗路的東南就是歐麗集團家屬院。
歐麗家屬院正門在沁河路上
從北門進去,家屬院不大,10分鐘就能轉完,但院裡的生活配套很豐富。一路走過,分別是航海西路小學(原歐麗子弟學校)、歐麗幼兒園、汝河路社區醫院(原歐麗職工醫院)。
從歐麗家屬院內看航海西路小學
過去和現在都叫歐麗集團幼兒園
過去的歐麗醫院,現在叫汝河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在家屬院中間的花園長廊,有趣君遇見一個正在晾曬馬齒莧的大叔。
大叔說野菜是坐226路上八卦廟挖的,菜市場賣一塊多一斤,野地里隨便薅一棵都有一斤多,半下午能挖三四十斤。回來洗洗曬曬,盤進包子餡,好吃得不行。
日子過得簡單可愛
有趣君惦記著廠子裡的老廠房,問大叔廠里的現狀,大叔說他退休十年了,現在廠里的情況都不了解了,想知道得去廠里問。
不過說起廠子的歷史,大叔如數家珍。
國營4057廠:從「五七幹校」到「歐麗電子」
大叔告訴有趣君,4057廠是1988年從平頂山葉縣搬過來的,廠子原先是「四機部五七幹校」。
1971年,在「三線建設」的大背景下,位於葉縣的「四機部五七幹校」成立了國營4057廠,主要生產軍用短波電台和坦克電台;
八十年代初工廠實行軍轉民,成立民用歐麗公司,生產的歐麗牌音響風靡全國;
1988年,從葉縣搬遷到鄭州航海路西段的閆垌村,改名鄭州歐麗電子公司。
廠區主樓前面是黃色,後邊是白色,歐麗廠30年的變遷就藏在這一黃一白間
幾句話的事兒,有趣君卻聽得一臉懵逼。「四機部」、「五七幹校」、「三線建設」,這都是啥意思?一個個地問大叔,得到如下解釋:
國家曾有8個機械工業部,一機部負責民用機械,二機部負責核工業,三機部航空、四機部電子、五機部兵器、六機部船舶、七機部洲際飛彈、八機部戰術飛彈。4057廠是四機部下屬的軍工廠。
五七幹校,是文革期間幹部、知識分子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地方,這就叫「下放」。四機部的五七幹校就建在葉縣。
三線建設,是中蘇關係緊張時期國家為加強戰備,把生產力向隱蔽的三線地區(西南、西北地區)轉移。4057廠也屬於三線建設的一部分。
家屬院裡的房子都被重新粉刷
大叔從歷史事件聯繫到廠里變遷,娓娓道來,倆人站在太陽地兒下聊了一個多鐘頭。
末了,大叔給有趣君指了指醫院西邊的路,說去廠里從西門走更近,出去是歐麗路,路對面就是廠區。
歐麗路:既是分割線,又是聯絡線
從家屬院西邊僅容行人通行的小門出來,就到了家屬院與廠區的分割線——歐麗路。
歐麗路禁止汽車通行,小街道乾淨規整,雖然又窄又短,但沿路各種小店林立,充滿生活氣息。
30年來,這個門是職工們上下班的必經之路
路上全是各種小店鋪,幾乎涵蓋了家屬院所有的生活需求
大中午的太陽很毒,但過來買菜、買水果、買小吃的人絡繹不絕,不時有人互相打著招呼,似乎每個人都相熟。
下班時間,人多擁擠,但街道整潔,不顯混亂
有趣君邊走邊拍,街上的城管員看到趣君拍照,並沒有阻止的意思,上前第一句話說的是:「還是相機拍得好看,我這手機老是拍不清」,言語間透著對路面環境和秩序的自信。
街道兩端還點綴有花壇
30年歷史的小街,以前是管理盲區
快走到航海路口時,發現了關於這條街的介紹。
歐麗路自89年建廠開始,就自發形成了農貿一條街,但一直管理粗放,衛生狀況很差。近年經過精細化改造,歐麗路告別了髒亂差,居民的體驗提升了很多。
歐麗廠區:不繁忙也不寂寞
從歐麗路南頭兒出來,沿航海路往西100米就是歐麗電子集團的工廠大門。
很順利地進入廠區,正對廠門的大樓里堆滿了成箱的安然牌燃氣表,不時有貨車和快遞小哥的電動車在門前出入。
歐麗集團的老樓還在,但樓上歐麗集團4個大字沒了
再往裡走,就是幾個不同的生產車間,雖然廠房幾近破敗,但到處充滿了綠意。
車間大門外,一溜盆栽顯露出的朝氣,讓老廠房看起來並不寂寞;圍繞廠房栽種的竹林,給夏天的廠裡帶來一絲清爽。
廠區里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綠
車間裡,生產還在進行,各種設備已經陳舊。
高大的廠房、巨大的手寫標語、長期使用後磨得看不出本來顏色的工作檯,一切似乎和過去三十年沒什麼變化。
車間的場景,一秒回到上個世紀
這裡並沒有有趣君想像中的破敗,廠房裡的機器聲和廠區道路上停滿的車輛表明,生產還在繼續。
但是看著這些老廠房和辦公樓破舊殘缺的外觀,又滿眼行將就木的衰落。
廠區里的路上停的全是車
也許只有歐麗廠的職工才會感慨世事變遷,對有趣君來說,車間廠房高大結實的屋頂和圍繞廠房的竹林更有吸引力。
如果能保留下來稍加改造,會不會又是一個鄭州的「西郊記憶」?要知道,北面一路之隔的中原電器廠,現在已經變成工地大坑,再也找不到痕跡了。
都屬於電子廠,南邊的歐麗還在,北邊的電器廠已經夷為平地
終於見到了活的老廠房
有趣君的這次探訪,跟之前探訪過的老工廠感受略有不同。
不管是無跡可尋的六大棉紡廠,還是被城市遺忘的油化廠,都有點悲情色彩和重生的期待。但歐麗這種還在生產的老廠區,發展不起來、改造也不是,充滿了的尷尬。
過去的金海水庫早已被高樓遮蔽
新建的閆垌村安置房和新商場也已交付
周邊的高樓逐漸林立,不知道高樓環繞下的歐麗廠,是否還能重現30年前的輝煌。更大的可能性是,再過幾年這裡也落個高樓林立的下場,看不出性格。
其實要什麼性格,每個生活在此的居民,要的是舒適的生活。就像去3站地外挖野菜,只是茶餘飯後的休閒,而不是生活的重點。
歡迎粉絲們繼續給有趣君提供老廠房的線索,有趣君上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