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11時30分,伴隨一聲炮響阿爾金山隧道貫通在群山中跋涉的格庫鐵路完成了歷時3年6個月的最長「穿越」。
阿爾金山隧道是格庫鐵路最後一座隧道啃下了這塊「硬骨頭」火車只要10分鐘就能穿過大山格庫鐵路全線通車指日可待。
目前,新疆庫爾勒至青海省格爾木乘坐汽車需26小時格庫鐵路建成後乘坐火車僅需12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
格庫鐵路為客貨共線的區域路網幹線,是新疆「東聯西出」三大鐵路通道中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庫爾勒至格爾木鐵路東起青海省格爾木,西至新疆庫爾勒。線路建設標準為國家I級電氣化單線鐵路,全長1213.95公里。其中,新疆段線路長708公里。
阿爾金山,在蒙古語中意為「有柏樹的山」。這裡海拔在3000米~3600米之間,地處青藏高原寒帶氣候區,乾旱少雨,四季溫差大,冬季漫長酷寒。
格庫鐵路攀爬上海拔3000多米的阿爾金山,再下降到海拔800多米的山腳,為了降低坡度,一路需要跨大橋、穿隧道,在綿延群山中逶迤而行。新疆段共設計隧道16座,有15座地處阿爾金山,其中阿爾金山隧道(13.195公里)為全線第一長隧,是格庫鐵路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在阿爾金山隧道施工,要面臨高原、高寒、缺氧和缺水等多重考驗。
阿爾金山冬季氣溫達零下30多攝氏度。這裡空氣稀薄,在山上爬幾步就會胸悶氣喘,缺氧導致人工效率降低30%~40%,機械降效40%~50%,鐵路建設單位通過增加機械設備數量來應對這一難題。
在茫茫荒原中,一切尋常的事物都變得珍貴。水,要從60多公里外的若羌縣依吞布拉克鎮拉來;打電話,要去距項目經理部10公里外的315國道,只有國道兩旁5米附近有信號。
「不僅工作生活條件困難,施工難度也很大。」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格庫鐵路新疆S6標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王廣科表示。
阿爾金山隧道是格庫鐵路唯一一座一級風險隧道,地質情況極為複雜,要穿越11個斷裂帶,其中有9個富水區,隧道內出水量較大,最高日出水量達2.7萬立方米,相當於10個標準游泳池的儲水量,鐵路建設者們經常「冒雨」作業。
阿爾金山隧道施工範圍內,經常會遇到岩溶、膨脹岩、高地應力、斷層破碎富水帶等不良地質。「特別是在膨脹岩地質條件下施工,相當於在『海綿』里打隧道,膨脹岩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濃度後會產生爆裂,直接影響人身安全、施工進度和質量。」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格庫鐵路新疆S6標項目經理部三分部土木副總工程師高戰飛介紹。
著眼打造精品工程,新疆鐵路建設指揮及施工單位創新施工工藝,針對隧道防寒保溫設計,採取防水板 保溫板 防水板措施,形成「兩防一保環向張拉」工藝,攻克了高原高寒環境下隧道防寒保溫難題,提高經濟效益,加快施工進度,為後續類似環境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從高原寒區隧道防寒保溫體系施工工藝研究出發,通過現場對環向保溫盲溝現場工序設計、施工工藝優化,實現了隧道環向保溫盲溝快速施工,保證了施工質量,有效解決了隧道襯砌後期凍脹問題。
格庫鐵路穿越阿爾金山國家級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羅布泊野駱駝自然保護區,鐵路建設者們將生態環保的理念融入建設的每一個細節,採取將施工方案改路為橋和線路繞行等措施,留住無人區里的小溪、水源。
為了保護塔里木河下游水質,施工人員寧可忍受蚊蟲叮咬之苦也不願灑播殺蟲藥劑。在阿爾金山隧道掘進中,排水量遠超設計預想,施工單位在出水口增設了污水凈化處理站,多支出成本2000萬元。
格庫鐵路建成投運後,新疆將形成以蘭新鐵路和蘭新高鐵為主通道、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至新疆哈密鐵路為北通道、青海省格爾木至新疆庫爾勒鐵路為南通道的「一主兩輔」格局,進一步增強新疆鐵路東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