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材生:學歷至上的時代早已過去,沒有公司願意買你的未來

2019-07-20     喜馬拉雅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讀者的精品課《讀者》

編輯丨阿愚

中國人所接受的教育,是一個「畫大餅」式的教育。從讀書開始,家長們開始給孩子規劃未來:中考考好了,才能上重點高中;上了重點高中,就能上重點大學;重點大學畢業了,就能找到好工作!

可是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無工作經驗、無社會閱歷的高材生,在找工作的時候,並沒有那麼輕鬆。學歷,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值錢!

學歷,沒有你想像中的值錢

想起曾經一個火爆的月薪2萬應聘前台的妹子。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應聘前台,起初HR沒覺得哪裡不對,只是告訴小姑娘做前台薪資可能不會太高。小姑娘淡定的說:「我要求也不高」。HR剛鬆口氣,姑娘一張口:「2萬」。招聘啟事上明明寫的就是薪資3000到5000,姑娘是怎麼YY出2萬的?

原來招聘信息里有一句暗號:「有能力的話,薪金面議」。十句話有九句都沒看見,唯獨這句好像最無關的成了令箭。消息一出,迅速在網上炸開了鍋,不少網友表示自己這麼多年是不是上了個假班,也有網友覺得姑娘是對面試有深刻誤解,這些年類似的事情也不在少數。

今年10月份,一個HR在網上發帖吐槽說:「一個清華的應屆畢業生,面試產品經理,工作經驗沒有,社會閱歷為零,開口就要月薪3萬以上」。他沒忍住,狠狠地噴了應聘者!且不說這些年輕人勇氣可嘉,也不說他們能力夠不夠,反正找不到工作是個必然的結果。

985、211是很多人奮鬥多年的成果,可是帶著這份成果走進職場未必是件好事。這麼多年我見過不少,確實用文憑換來高薪的,可最終你發現獅子大開口的結果,就是別人對你的期待,你總也實現不了。

名校畢業不等於無所不能

我有個大學同學畢業以後自己創業,自己有名校情結,所以對於好學校的畢業生,他就是心甘情願多出錢。他們公司曾經來過兩個小朋友,一個名校,一個非名校,名校生的薪水多了將近1/3,可這兩個孩子的表現顛覆認知。

名校生的可怕就在於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我名校畢業憑什麼給你列印,憑什麼幫你跑腿送文件?張口閉口都是嚇死人的校友圈,可是那又能怎麼樣,反倒是另一個姑娘做事踏實,勤勤懇懇讓人特別安心!


在職場你會發現年紀越大越沒人拿自己的學歷說事兒,因為它的價值會越來越弱化。最終一個人的價值會包含很多部分,學歷會成為最不重要的一個過去。名校於集體而言是更高的成功機率,可於個體而言,就是成王敗寇的慘烈。

定價顧問凱西布朗在TED演講中說:「決定你薪酬的不是能力,而是你對自我價值的判斷。」沒有人會按照你的價值付你薪水,只會按照他們對你的估值定價。而你的估值定價來自哪裡?一個是對自己和市場的正確評估,還有一個就是你得證明自己值這個價錢。

這兩點想做到哪個都不容易,人很難看清自己。有些人喜歡妄自菲薄,有些人覺得自己還不錯,沒有幾個人認真的想過我能提供什麼,別人需要什麼,就像應聘前台的小姑娘,或許她的能力和學歷都值2萬,可惜她應聘的是個前台。再說第二點,如何證明自己值錢?這是一個,作為下屬你必須先退一步。


沒有經驗沒有過去,只憑一張學歷,別人其實買的是你的未來。或許有些好公司願意買,但大部分公司是不願意承擔這個風險的。

與其去抱怨公司給的薪水低於自己期待,不如去職場歷練,去學習新東西,去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真正決定你的薪水的,不是你的能力和價值,而是他們對你的估值,而這個估值,就是你得證明你的價值!

學歷和證書,只是職場的敲門磚,只有學歷和證書,是不能在職場如魚得水的。在職場中,學歷的價值只會隨著時間弱化,畢竟,這個高節奏的社會,只有能夠證明自己價值的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關於主播和課程:

《讀者》雜誌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在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適用於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的讀者,是「中國人的心靈讀本」。

關於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是中國領先的音頻分享平台和獨角獸企業,占據 73%市場份額,總用戶超過 5.3 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9ewS20BJleJMoPM1SeL.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