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吃的越來越好,健康問題也漸漸顯露出來。其中,中風也成為近年比較頻發的疾病之一。但是,不要慌,今天,就教您識別腦中風的前兆,千萬不要忽視哦!
小中風是給患者的一個警鈴,卻被很多人給忽略了。只有重視小中風,才可以避免機體受到更大的傷害。
小中風是什麼?
小中風,學名叫做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它的症狀類似中風,可以表現為:
臉、口角歪斜,咧嘴變得困難;
雙臂或單臂沒有力氣,或感覺麻木;
口齒不清;
視野缺損;
意識模糊、頭暈,失去平衡等。
但是,這些症狀持續時間很短,一般只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然後就恢復了。
如果忽然出現了以上狀況,要留心是 TIA 發作。即使恢復了,也務必儘快去醫院檢查治療。
小中風是中風的前兆?
由於大腦血運的恢復,症狀大都會很快完全消失。但這也是 TIA 往往被人忽視的最重要原因。
要強調的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 TIA 患者最終會發展成中風,而有 4%~20% 的患者會在 TIA 發作之後的三個月內出現中風。
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簡單預測一下 TIA 後的中風機率:
年齡大於 60 歲,加 1 分;
血壓大於 140 / 90 mm Hg,加 1 分;
一側肢體無力,加 2 分;
語言障礙但沒有肢體無力,加 1 分;
TIA 持續時間 10~59 分鐘,加 1 分;
TIA 持續時間大於 60 分鐘,加 2 分;
有糖尿病,加 1 分。
低風險:0~3 分;中風險:4~5 分;高風險:5 分以上。
對於高風險患者來說,2 天之內就有 8%~10% 的機率會出現中風!
所以,TIA 發生後,一定要儘快開始預防性的治療,儘量降低發生中風致死致殘的風險。
小中風發作了怎麼辦?
如果自己或周邊的人出現了上面提到的症狀,別猶豫,先撥打急救電話。
如果有視野缺損、眩暈或者走路不穩的情況,最好待在原地坐下,不要輕易走動,防止跌倒或碰撞。
到達醫院之後,醫生在問診後可能會進行一系列檢查,包括頭部 CT 或磁共振、腦血管造影、心臟彩超和頸椎動脈彩超等。
所以,如果因為一側手臂無力去醫院,醫生卻開了頭部 CT,不要以為醫生是在過度檢查。
怎麼預防?
對於出現過 TIA 的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防止以後出現中風。
中風和 TIA 歸根到底都是腦血管方面的病變,因此降低血管高危因素,對於防止 TIA 患者發展為中風尤為關鍵。以下是醫生們的一些建議。
戒煙及控制體重。
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
控制房顫等基礎疾病。
房顫(心房顫動)發生時,心房內的血液淤積並可能產生血栓,而脫落的血栓流動到腦血管就有可能產生中風。
房顫患者的中風機率比普通人高 5~10 倍。
但可以通過規範的預防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療有效減少 TIA 及中風的機率。
總結一下:
應該把小中風看做是中風的提前警示。
儘管它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恢復,但一定不能不管不顧。
一定要去醫院讓醫生進行檢查,及時做好預防措施。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受到更大的傷害。
來源:丁香醫生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後台,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