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時曾當過一對姐弟倆的家教,雖說姐弟倆是同父同母,但兩人性格截然不同。姐姐安靜沉穩,學習認真,錯誤率低,在完成自己的作業之後很樂意課外再學習;而弟弟卻是能不自己做的作業都想著法子讓家教寫,遇到不會的題目,從來不經過自己思考,直接就甩給我,不想要解決思路,只想要最後答案。
孩子們的媽媽不止一次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要麻煩你把重心多放在弟弟身上,弟弟不如姐姐自覺,你不能太過於放鬆,要抓,狠抓。姐姐很優秀,去年考上重點高中,弟弟今年初三了,我不指望他能考上重點高中,只希望他不要讓我到處掉面子求人給他找學校讀就行。」
頭一兩次這位媽媽和我「傾訴」我並不很在意弟弟的感受,因為媽媽說的都是事實。直到有一次,媽媽再次在我面前「磨耳朵」,弟弟沒好氣地懟:「你天天說姐姐優秀,那你當初幹嘛生我。」
我被弟弟的反常嚇了一跳,我突然意識到,表面不在乎的弟弟心裡也是很介意媽媽總是拿自己和優秀的姐姐對比,很反感那個姐姐總是做得比自己好。
他所表現出所有的不在意、吊兒郎當、無所謂只不過是為了掩蓋自己「之所以沒有姐姐優秀只是因為自己不想學,而不是學不會。」
這讓我想起小我三歲的妹妹,別人家的妹妹總喜歡跟在姐姐身後,做小跟班,我的妹妹卻特別討厭我,我一直不明白。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
我和妹妹的興趣愛好不同,我天生對學習特別感興趣,讀書、畫畫、學跳舞,可妹妹屬於媽媽一個故事還沒講完,妹妹就不耐煩地走開了。
所以,大人們總是喜歡對我說:「姐姐,你要多教一教妹妹,不然這麼不愛學習,長大後可怎麼辦?」轉頭對妹妹說:「妹妹,你要多向姐姐學習,別天天只知道吃喝玩樂。」
我忍不住和妹妹分享了姐弟倆的故事,果不其然,妹妹特別感同身受,知道弟弟內心的委屈,「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為什麼家長非要拿來比較呢?就算是想要激勵我或者鼓勵你,也沒必要捧高你踩扁我,我身上難道一點長處都沒有嗎?」
怎麼可能一點長處都沒有呢?妹妹性格活潑,是大家的開心果,喜歡分享和表達,情商很高。只不過我的媽媽為了讓我妹妹能夠在學習上更有長進些,而放大了妹妹的這些缺點,忽略了難得可貴的優點。
我不知道妹妹是否釋懷,但我深切地明白,家有兩個小孩的家長一定不能將兩個孩子進行對比,誰說學習好的一定比學習不好的未來優秀?我妹妹雖然學習成績沒有我好,但情商和人際關係甩出我好幾條街,否則,怎麼能自己在帝都開一家公司呢?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7E4gHEBrZ4kL1ViXRb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