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城市小區管理是疫情聯防聯控的首要防線,瀏陽市荷花街道辦事處按照瀏陽市委提出的「外控輸入、內防輸出、化整為零、以靜制動」,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小區、每一戶、每一人,堅決做到「五個一」,打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治 「組合拳」,築起一道堅固的疫情「防護牆」。
一個口子控,管理全天候
小區大門,是歸家的第一道入口,也是社區防疫的最前線。為了將病毒隔離在家園之外,街道15個物業小區全面升級監控力度,僅保留一個人行及車行主出入口,並在出入口設置疫情監測點,配置紅外測溫槍,專人24小時嚴防死守,為行人和車輛駕乘人員等測量體溫,確保精準防控。嚴格執行來訪登記制度,仔細詢問來源地,了解業主健康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跟進處理,為小區居民提供幫助。快遞和外賣均採取非接觸式投放領取。
一張證件進,嚴控全過程
為管理小區進出人員登記,街道率先啟動「小區出入證」管理辦法,統一製作臨時出入證,實現一戶一人一證。為防止人員扎堆,業主可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進行登記,由物業和黨員志願者送證上門。「小區居住的人較多,在現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憑出入證出入,會進一步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家住新月半島業主的胡先生表示。15個物業小區約5萬多張臨時出入證在兩天內辦證發證到位,荷花街道已全面築牢小區疫情防控屏障。
一台喇叭喊,宣傳全方位
「各位居民朋友大家好,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請您儘量少出門,不聚會,外出歸來時配合測量體溫……」小區樓棟間一天總能不斷傳來關於疫情防控的宣傳小喇叭。
為讓居民「耳濡目染」,提高警惕,各流動宣傳隊每天手持小喇叭穿梭在樓宇間進行宣傳,接地氣的瀏陽話宣傳更直接、更有效、更入心。一個小喇叭,讓居民群眾聽的清、記得住,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疫情防控動態,主動配合防控工作開展。
一本手冊防,知識全知曉
卡點如何開展工作?返瀏人員如何報備?是否需要隔離?已過隔離期去外地工作需要辦理哪些手續?……針對小區群眾關心的重點問題,街道特編制《荷花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手冊》供參考,手冊把複雜的流程變為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一本通式」的防控工作指南,解決幹部群眾「做什麼」「怎麼做」「做成什麼樣」的困惑。讓黨員志願者、小區物業公司對照手冊科學、務實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使防控工作不盲目、高效率。
一隻隊伍管,防疫全覆蓋
街道、社區幹部對接小區,小區物業全程嚴控,540多名在職黨員積極參與,組建起城市小區防控隊伍,實現防控任務分片包塊、責任到樓、聯繫到戶、落實到人,各小區每棟都明確了一名「疫情防控專員」並進行公示,一張基層防控網絡迅速鋪開。小區防控隊伍進行模式化疫情防控、宣傳。規範管控人和車的進出通道,居民出入進行體溫監測;每天都會對小區進行一次大範圍的消毒;為不便出門的業主提供跑腿服務;在前期人員摸排的基礎上做好空戶回訪和密切接觸人員的健康觀測,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留盲區死角。
一個小區就是一個抗疫的戰鬥堡壘,街道幹部、小區物業、黨員志願者的輪流值守,踐行了標準化管理。一分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出登記本、一把體溫搶、一瓶噴洒式消毒酒精、一張提醒告知牌、一個擴音器喇叭,一個個微小細節築起了城市小區疫情防控的「護城河」,讓居民群眾更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來源:新湖南/通訊員 吳瑋禕 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