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等業界大廠的WiFi6 Mesh路由買不起?
隨著小米、360等網際網路品牌紛紛入局WiFi6,WiFi6的普及之路在今年來的十分迅猛,我身邊只要稍加關注科技動態的小夥伴都已經換上了WiFi 6路由,甚至不少人直接選擇了WiFi6 Mesh路由。網際網路品牌的加入除了起到很好市場教育作用,同時把WiFi6路由的價格拉至平民線,這就給華碩、網件、華為等路由廠商增添了許多壓力。
為了快速占據市場和避免一味的劣幣驅逐良幣,業界大廠開始反擊,前有(4月份)網件推出入門級WiFi 6路由,雖說還是因為價格因素而沒能在銷量上取得好成績,但足以證明網件在「占坑」入門級WiFi 6 Mesh路由產品線。而就在前不久(9月7號),華碩也同樣發售了一款靈耀AX魔方Mesh路由,雖說截至目前依舊處於預售階段,但這款產品在價格上已經做到了最大讓步,原價999元,首發立減100元(10元定金抵110元),曬單再返100元E卡,相當於到手799元,而且可享6期免息。
毫無疑問,我先拿到了華碩靈耀AX魔方Mesh路由,並體驗了一段時間,所以簡單分享下產品情況,希望能給大家是否剁手提供一些建議。
開箱曬物:擁有全球最美路由的影子
作為華碩靈耀系列的一員,靈耀AX魔方在包裝風格上與旗艦款WiFi6靈耀AX6600保持一致,硬紙殼材質,色調上依舊是華碩家族式的灰褐色,三圍尺寸僅有26.1*20*13.1cm,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靈耀AX魔方的包裝看作是靈耀AX6600的縮小版。
雖說靈耀AX魔方在價格上做了較大的讓步,但包裝正面依舊是誠意滿滿。中心位置是產品名稱,但整個字體採用了燙銀工藝印刷;產品名稱往下則是產品的渲染圖,做了UV高光處理;細看的話會發現整個背景是以同心圓為主要紋路的漸變底紋。可以看出華碩此次在包裝上已經用上了多種工藝,高端產品的既視感撲面而來。
左下角的信號覆蓋面積標註為306平方米,對於國內寸土寸金的大環境,能住上306平方米房子的小夥伴(准土豪),入手此款足夠了。
背面則與以往的華碩路由相似,有簡單介紹靈耀魔方Mesh路由的四大功能特色:最新的WiFi6技術、便捷的App管理、貼心的預組網設定以及AiProtection Pro安全防護技術。
包裝內物品依舊不多,兩隻外觀看似一模一樣(細節上稍有不同)的路由,兩個電源適配器和一根網線。華碩靈耀AX魔方的電源適配器,並非華碩經典的造型,為了和路由本體色調統一,採用的是一個傳統造型的白色電源適配器。
電源適配器的輸出標準為12V/1.5A,電源線長約1.5m,接頭是DC,電源線採用的是圓形線而非普通雙絞線。
隨機的網線很有意思,長度依舊是1.5m,是一根6類屏蔽網線,比較厚道。記得沒錯的話,華碩以往在AC旗艦路由里配的都只是超五類網線。難道華碩這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做了統一升級?這點需要持續觀察。
兩隻華碩靈耀AX魔方在外觀上幾乎是一模一樣,看到這裡相信不少小夥伴已經感覺到, 正是你想的那樣,靈耀AX魔方採用了主副路由配置(主路由XD4R,副路由XD4N)
其實Mesh路由有主副之分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對日常使用有利有弊。弊端是在配置時需要區分主副路由;有利的地方在於副路由往往要比主路由便宜一些,所以當需要額外購買更多節點路由來拓展信號時更加優惠。
關於如何區分主路由與分身路由,最簡單的方法依舊是直接看路由腰線上的透明標籤,標籤上有SSID的則是主路由(XD4R),沒有腰線的則是分身路由(XD4N),其實在路由底部的埠&IO處也印刷有對應的標識。
我第一次看到華碩靈耀AX魔方不禁讓我想到AmpliFi,兩者造型上有相似之處,不得不說靈耀AX魔方的外觀還是蠻有設計感的。在個頭上,華碩靈耀AX魔方比較小巧,三圍尺寸僅有3.54x3.54x3.15cm,成年人單手就可以握住。
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採用的是內置天線設計,所以整體造型比較方正,估計「魔方」這個名字就是從這裡來的。但細看的話會發現路由各個邊緣做了圓潤處理,可以看出產品經理在儘可能的規避電競路由的那種硬朗風,再加上我手上的是白色版本(還有一個黑色版本),更具有家居風。個人認為,靈耀魔方應屬華碩所有路由產品線中最具有家居風的一款。
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頂部採用了同心圓設計,考慮到機身為方形,難道這就是「圓潤如天,方正如人」的寓意?頂部除了同心圓工藝外,四周還做了鏤空散熱設計。
靈耀魔方正面靠近底部位置有一顆金色的「ASUS」Logo(材質應該是金屬),Logo往下則是一顆隱藏式的電源指示燈。指示燈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狀態,藍色表示設備啟動正常,白色為聯網正常,黃色則是與節點之間無線回程信號弱,紅色則代表是聯網失敗或者與節點節點無線回程信號丟失。
「ASUS」Logo往下位置整體做了內凹設計,以此來增加產品的立體感,這樣的設計在靈耀AX6600身上就出現過。
所有IO接口布局在路由底部,主路由XD4R從左往右分別是重啟按鍵、1個WAN/LAN口、1個千兆LAN口,DC電源接口和一WPS按鍵。接口數量不多,但剛好能滿足日常家用。接口位置其實也整體做了一個內凹設計,除了便於走線外,兩側還設有散熱孔。冷空氣這裡進入,受熱後從頂部的散熱孔流出,形成一個從下往上的風道。
在接口上,副路由要比主路由少一個WAN/LAN接口。華碩靈耀AX魔方的開箱曬物篇到此結束,下面進入實際體驗和相關測試環節。
規格參數:博通方案
處理器:博通四核1.5GHz
內存:256MB Flash&256 MB RAM;
天線:內置2天線設計;
LAN口:數量1,全千兆;
WAN口:數量1,1Gbps/1Gbps;
發送/接受:2.4GHz 2*2;5 GHz 2*2 5 GHz 4*4
電源輸入:DC12/1.5A(最大);
支持數據傳輸率:
801.11ax(WiFi 6)2.4Ghz :574Mbps;
801.11ax(WiFi 6)5Ghz :1201Mbps;
在天線上,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採用的是兩根傾斜45度,這樣的設計能夠有效的讓每一根天線都達到干擾最小化,並且信號向外輻射最全面。
體驗:支持網頁+APP設置
靈耀魔方Mesh路由,同樣配備的是高端路由玩家再熟悉不過的梅林圖形化操作介面,後台地址還是熟悉的192.168.50.1,聯網過程還是熟悉的傻瓜式操作。在配網過程中,由於華碩靈耀魔方支持最新的WiFi 6(802.11ac),所以會有一個啟用「802.11ax」模式的設置項,默認狀態下是開啟。
作為一款新產品,靈耀AX魔方固件的更新頻率不低,所以在入手後最好第一時間檢查下是否有新的固件,新固件往往會更加穩定,同時修復了一些已知的Bug,例如老編在寫這篇內容的時候靈耀AX600的最新固件是3.0.0.4.386_39507。
用過華碩路由網頁設置的小夥伴應該知道,裡面的設置項應該是所有路由品牌最全,功能最全的,但是好在華碩早已將一些高階設置做了默認設置,對於小白用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對於高端玩家則有更多的調製空間。下面重點來說說華碩路由的APP端(ASUS 路由器)設置,雖說ASUS 路由器 APP端的設置項相對網頁端要精簡不少,但是與其它路由品牌相比還是相當的專業。
如果是通過APP端來配網,直接點擊「+」來添加路由,但是需要選擇正確的路由系列,靈耀魔方屬於靈耀系列也是華碩路由的新系列,需要正確選擇。接下來的過程就幾乎是全自動,一鍵智聯就搞定。
APP介面做的非常的具有科幻感,同時所有的信息一目了然,能直觀的看到Mesh網絡的組網情況,有線回程還是無線回程,每個節點路由下的連接終端以及詳細情況。
Mesh組網:全自動,降低門檻
華碩靈耀魔方的Mesh組網非常的簡單,有了【一鍵智聯功能】加持,幾乎是零門檻,只需要將兩隻路由正常通電,主路由WAN口連接上網線,路由會自動發現身邊的節點並提示有新的節點路由,我們只需要點擊配網即可組成Mesh網絡,全程無需干預。
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具備有線、無線回程模式。一般會優先組無線回程Mesh網絡,如果想切換到有線回程,只需要通過網線連接主路由的LAN口和節點路由的WAN口,會自動切換到有線連接,拔掉網線又會自動回到無線回程。
有線回程就很有意思了,因為現實中多數人會選擇把撥號路由放在多媒體箱,在不重新布線的前提下很難實現主LAN-節點WAN的有線回程。目前koolshare論壇大神已經實測出也可以靈耀AX魔方主路由—交換機—靈耀AX魔方副路由(實測並不是所有交換機都支持)形式組有線回程Mesh。
目前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為兩隻套裝,如果用戶手裡有其他的華碩路由,也是可以用過華碩的AiMesh實現無線組網。
單只路由信號測試:實戰兩室兩廳兩衛小家
測試環境:筆者的兩室兩廳兩衛房子,戶型示意圖裡的深褐色為承重牆。靈耀魔方主路由放置在圖中紅色標註位置,測試位置分別是A、B、C、D、E、F。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F點為樓層的電梯口,距離入戶門約6米左右,但是中間隔有兩層牆。從日常的使用來看,E點和F點均是WiFi信號的重災區。
負載情況: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小米10至尊手機;
雙頻信號:雙頻合一;
信號強度:中國區(鎖地區了);
測試網絡:電信300M光纖;
(信號強度: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綠色為5G信號強度,橙色為2.4G信號強度)
在5G信號下,儘管在A/B/C/D四個不同位置信號出現了波動,但信號強度依舊處於正常範圍內,日常的使用不在話下。但是到了E/F兩個位置,聯網終端自動從5G信號切換到了2.4G信號上,顯然在這兩個位置上5G信號的強度已經比較微弱,2.4G的穿牆(繞牆)能力要明顯優於5G頻段再一次得到證實。
(SpeedTest測速: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藍色為5G信號下測速,橙色為2.4G信號下測速)
從速度測試上也能清晰的看到各個位置的網絡狀況,ABD三處在5G信號下基本是全速狀態,儘管信號強度已經了明顯的波動,但是依舊能夠保持滿速,這點要超過不少競品的表現。在C點由於連穿兩層牆,速度已經達不到滿速,衰減約十分之一。到了EF兩處因為信號從5G自動切換到2.4G,儘管依舊能夠維持正常的通訊,但用單只路由來看,速率已經是捉襟見肘,如果想要在全屋實現滿速WiFi顯然是需要Mesh節點路由的加入來支撐。
其實只要下行速度超過300Mbps/s,上行超過30Mbps,基本就可以斷定速度已經達到了滿速,之所以這樣決定是因為下行速度超過200Mbps之後就很難斷定是因為路由信號衰減而造成的速度下降還是因為電信光貓自身的壓製作用。
Mesh無線信號覆蓋測試:實戰兩室兩廳兩衛小家
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主打網狀網絡技術,所以接下來我會將兩個設備進行Mesh無線組網。
測試環境:同上戶型,示意圖裡的深褐色為承重牆。一個主路由華碩靈耀魔方主路由放置在圖中紅色圓點標註位置,另一個靈耀魔方副路由,放置在圖中橙色圓點標註位置,測試位置分別是A、B、C、D、E、F。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F點為樓層的電梯口,距離入戶門約6米左右,但是中間隔有兩層牆。從日常的使用來看,E點和F點均是WiFi信號的重災區。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啥要求生活陽台和電梯口有網絡呢?等電梯沒網絡,手機還沒法自動切換到「流量數據」,這樣的窘狀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而老編家在27樓,上班高峰期等電梯的時間通常比較久;生活陽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機(需要聯網)、吸頂燈(需要聯網)等設備,所以也需要網絡。
負載情況: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小米10手機;
雙頻信號:雙頻合一;
傳輸區域:中國區(鎖地區了);
測試網絡:電信300M光纖;
(信號強度: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從單個路由5G信號強度和Mesh網絡5G信號強度的對比圖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房間每個位置的信號狀況,可以看到E(生活陽台)和F(電梯口)三個位置的信號有了明顯好轉,5G信號強度已經恢復到高速水準。之所以這樣自然是移動終端自動漫遊到了更好的信號源(副路由)上。
(SpeedTest測速: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SPeedtest速度方面,在ABCD四點,單個路由與Mesh組網網絡情況相差不大,這是因為移動終端依舊連接在主路由上;在EF兩點,測試終端的信號自動切換到副路由上,所以信號強度大幅度提升,測速也有了大幅改觀,從信號強度上來看E點應該理想是全速,但由於其它環境因素,所以在速度上還是有所衰減,在E點速率衰減約六分之一,在F點速率為全速的一半左右。
Mesh信號漫遊測試:無感漫遊
漫遊除了改善家中各個位置的信號狀況,其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那就是信號漫遊時的網絡狀況,例如我們在《王者榮耀》中打得正酣,你需要從主臥到生活陽台去拿個物品,此時的走位一定會出現信號切換,如果漫遊效果不佳的話,延遲掉線是必然的,所以接下來也簡單測試下華碩靈耀魔方Mesh漫遊時的具體表現。
測試環境:同上,主路由放置在圖中紅色圓點標註位置,另一個華碩靈耀魔方副路由放置在圖中橙色圓點標註位置,測試位置分別是A、B、C、D、E、F。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F點為樓層的電梯口,距離入戶門約6米左右,但是中間隔有兩層牆。
負載情況: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小米10手機;
雙頻信號:雙頻合一;
傳輸區域:中國區(鎖地區了);
測試網絡:電信300M光纖;
走位情況:從A——E(第一次漫遊),E——B(第二次漫遊),B——F(第三、四次漫遊),F——A(第五次漫遊);
第一次漫遊:A處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節點路由(戶型圖橙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55ms;
第二次漫遊:節點路由(戶型圖橙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A處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63ms;
第三次漫遊:A處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2.4G信號,耗時54ms;
第四次漫遊: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2.4G信號切換到點路由(戶型圖橙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61ms;
第五次漫遊:點路由(戶型圖橙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5G信號的5G信號切換到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小圓點位置路由)的的5G信號,耗時63ms;
而整個漫遊過程中,丟包率為0,華碩靈耀魔方Mesh的漫遊表現尤為欣喜。
隨後我又對王者榮耀的網絡延時做了測試,按照上面同樣的走位(以獲得類似的漫遊情況),整個測試過程中,最大延時達到了350ms,平均延時是43.12,網絡抖動21.95,丟包率依舊是零,更為滿意。
路由吞吐量測試:
將華碩靈耀魔方主路由與Intel AX200網卡天線放在相距50cm的位置,中間沒有遮擋物。在這樣的環境下,華碩靈耀AX魔方支持80MHz頻寬,協議速率為1.2Gbps,
為了更好的展現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的吞吐量,我也通過IxChariot6.7做了一份不完整的測試:
測試環境:
無線客戶端:華碩WiFi6無線網卡AX588T
無線服務端:Intel AX200
有線客戶端:千兆網口
有線服務端:千兆網口
系統:均是Win10專業版,關閉所有防火牆;
測試軟體:IxChariot6.7
測試腳本: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scr
單只路由5G to Lan(上行)
單只路由5G to Lan(下行)
單只路由5G to Lan(雙向)
單只路由5G to 5G (單向)
單只路由5G to 5G (雙向)
兩隻路由組無線回程Lan to Lan(單向)
兩隻路由組無線回程Lan to Lan(雙向)
兩隻路由組無線回程5G to Lan(上行)
兩隻路由組無線回程5G to Lan(下行)
兩隻路由組無線回程5G to Lan(雙向)
兩隻路由組無線回程5G to 5G(單向)
兩隻路由組無線回程5G to 5G(雙向)
數據匯總,以上就是整個吞吐量測試與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的吞吐數據,數據僅供參考,因為每次測試都會受到環境、設備等多方因素影響。
文件傳輸測試:
無線客戶端:華碩WiFi6無線網卡AX588T
無線服務端:Intel AX200
有線客戶端:千兆網口
有線服務端:千兆網口
系統:均是Win10專業版,關閉所有防火牆;
文件:單個RAR文件;
單只路由5G to LAN
單只路由5G to 5G
將華碩靈耀AX魔方XD4R與華碩靈耀AX魔方XD4N組無線回程,對應的文件傳輸速率。
靈耀魔方主路由 LAN TO 副路由 LAN 文件傳輸
靈耀魔方主路由 5G TO 副路由 LAN 文件傳輸
XD4R 5G TO XD4N 5G 文件傳輸
總結:買得起的華碩靈耀魔方WiFi6 Mesh路由
雖說市面上已經發布了不少百元級別的WiFi6路由,但業內路由大咖廠家的WiFi6產品售價始終居高不下,就更別說WiFi6 Mesh產品了。雖說網件也推出了入門級產品,但是售價高達2000元+檔位,普通用戶只能是知難而退。但這次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把價格壓在了900這條線以下,預售階段甚至降到了800元,雖說要比三四百元的路由產品還是要貴一些,但華碩憑藉雄厚資深的研發實力、優質選材用料,SMT全製程生產線,打造的產品品質過硬(業內口碑良好),三年質保服務,可降低有效長期使用成本,還有全國免費上門安裝調試精品服務,這點對於小白用戶有絕對吸引力。所以靈耀魔方的品牌品質&定位,對於多數人還都是能接受、買得起的。
落地到華碩靈耀魔方品質上,本著物盡其用原則,產品設計精緻簡約,。從我的測試來看,華碩靈耀靈耀魔方採用博通大廠高速處理器,WIFI6加持,依舊高速穩定好用能打,兩根45°高增益天線保證了足夠的信號覆蓋範圍,Mesh技術加持下做到了無縫切換,玩遊戲想要的各種加速也內置其中。最後輔以全國免費上門安裝調試,一年換新,三年質保的售後服務,為用戶解決最後一絲疑慮。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兩隻到手799,值得推薦:可以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SSz3QBURTf-Dn5JR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