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山村哈佛女博士告訴我們,讀書有多重要?

2019-12-02     初中物理化學


每周四和周六,我都準時守著電腦看奇葩說。


被詹青雲圈粉,是因為有這樣一個辯題:


情侶吵架,究竟是「誰錯誰道歉」,

還是「男生先道歉」。


詹青雲這樣分析: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

男生分泌血清素的速度和密度都比女生快。

血清素可以幫助我們儘快平復情緒,

所以男生更容易從情緒里走出來。」


「從社會結構上來說,

女生相對依賴家庭,安全感較匱乏。

更容易沉溺於消極情緒。


因此,更快從情緒中掙脫出來的男性,

如果能主動道歉。

與其說是在認錯,不如說是一種關懷。」



為此,她舉了生活中的例子:


「很多情侶之所以決定和對方相守此生,

往往來自於一些不經意的瞬間。


比如吵架後,男朋友笨拙地做了一桌飯菜,

和女孩說「別生氣了,吃飽了才有力氣罵我。」


恰恰是這些微小卻觸動人心的瞬間,


才證明了:

「道歉並不意味著卑躬屈膝,

而是我不願再讓爭吵傷害我們的關係,

是傳遞我最在乎的人終究是你。」



還有這樣一個辯題:


「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很多人或許會說,當然選高薪啊。


詹青雲先是科普了一個職場邏輯:


不喜歡的工作,無論高薪還是低薪,都是不會長久的。


「我們每天面對老闆的時間,

比面對自己的愛人還要多。」


如果你從事的是一份不喜歡的工作,

無論你內心多強大,多麼會偽裝,

哪怕你能騙過所有人,但終究騙不了自己。


「高薪可以把我綁定在座位上,

但她不能把我綁定在創造上。


只有喜歡,才能帶來創造,

創造,最終才能累積成財富。」



「只有工作可愛了,生活才可愛」。


哈佛博士、「學霸型辯手」、90後女孩詹青雲脫穎而出,在第6期當選蔡康永戰隊隊長。


辯題:博物館失火,救畫還是救貓?


阿詹的辯論旁徵博引、行雲流水。



聽者會不知不覺被她帶引著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游曳,在人文思想的海洋中深潛



「老奇葩」傅首爾評價:「聽青雲辯論就像被風親吻。」


網友感嘆:「看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詹青雲個人的辯論風格、性格都被大家由衷喜歡。



但同樣是哈佛的美女學霸,許吉如在《奇葩說》上卻慘遭群嘲。


被淘汰還一度上了熱搜。


看起來同樣優秀的兩個人,觀眾緣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羅振宇,不顧自己隊員的死活,自作主張把復活卡,送薛兆豐團隊討好。


隔著螢幕,都顯得更油膩了。


學歷高不代表讀書多,讀書多不代表受人歡迎。


只有腹有詩書氣自華,又不自大自私,不做精緻的利己主義。


勝負心不強勢的寫在臉上,真的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


有著人情味的溫暖的人,才真正受人歡迎。




許吉如的表達方式表情管理就讓人非常不舒服。


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表達咄咄逼人。


在對方表達的時候,頻頻搖頭,開口閉口就是你不對。


仿佛只有她說的才是真理。


而詹青雲的辯論,是一種很放鬆很享受的狀態。


不管對方是大咖還是小白,都會認真聽取並給予很積極的反應。


許吉如卻一直都是緊繃著臉,面部表情非常嚴肅。


遇到精彩的論點,腦中如果只想著反駁,



就像遇到美味的料理,腦中只念叨著營養成分一樣……太悲慘了。



她渴望贏,甚至是太渴望成功了。


在羅振宇老師送出「在下不服卡」以後,選了完完全全的新人胡老師來battle。


雖然胡老師的發言也漏洞百出,但最後還是以85:10強勢性打敗了她。


彈幕里有人說:不喜歡這樣的許吉如,滿臉都寫著強勢和慾望。


阿詹卻給人一種溫暖和踏實的感覺。


她遊歷20多個國家,貸款100多萬留學,是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學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還是美國持照律師。


還曾連續多年參與中國鄉村支教行動的組織者和志願者,以及一家藏區青年旅社的合伙人……



她履歷耀目,喜歡自稱阿詹


她現在是一名全職律師,拿著年薪的工資,所有的成就都是踏踏實實走出來的。


90後的阿詹,20多年前,還是是個「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阿詹出生在貴州某縣城一個化工廠大院,母親姓吳,是高中英語老師,父親是普通工薪。


最初,她在老家鄉村小學讀書,全校僅有兩位老師——一位教語文和思想品德,另一位教數學和其他所有科目。


學校操場上,還放著同學牽來的牛。


童年阿詹與媽媽


從小學到高中,阿詹經歷過6次轉學,每到一所新學校,都是落後分子。


還有一位老師當著她的面告訴她媽媽:「這孩子將來連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阿詹的媽媽吳老師


每到這時,媽媽就哈哈笑著,胸有成竹地告訴她:「別著急,媽媽能掐會算。



媽媽算過了,你到了四年級,就會變成『好學生』了。」


到了四年級,成績仍不見起色,媽媽卻還是態度輕鬆:「不用急,媽媽重新算過了,你變成『好學生』的時間就在初二!」


到了高一,媽媽的預言終於實現了。


阿詹很慶幸,有這樣不著急而永遠相信她、鼓勵她的媽媽。


不可一日無書


阿詹從小愛看書,雜七雜八,拿起來就放不下。


媽媽發現,花很多錢給她買的書,很短時間就看完了,乾脆一到休息日就把她放到書店裡


到了寒暑假,更是不限制她,大膽允許女兒捧著武俠小說不吃不睡。


從哈佛畢業了!好友龐穎來一起慶祝


成績卻一路開掛,讀碩讀博。


有同學評價她:詹青雲好像看過世界上所有的書,什麼都知道,而且也很聰明,是我見過的最強的文科生。」


這或許要感謝她沒有一對因怕孩子「看閒書」、「看壞書」就時時處處監察她、限制她的父母吧。


優秀的孩子往往來自於優秀的家庭教育,優秀的教育往往鼓勵多讀書,讀好書。



今日話題:


1、你覺得讀書多的人和常人有哪些明顯區別?


2、你看奇葩說了嗎?最喜歡哪個辯手或哪期選題?


留言區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zX2xm4BMH2_cNUgv7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