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的集體英雄主義,是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

2019-10-04     丁明念響

英雄主義這個詞大家已經並不陌生,畢竟對於美國超級英雄電影中無數的英雄來說,英雄主義更是等同於個人英雄主義,英雄是超越任何組織和他人的,這是一個人的舞台表演。

但是還有另一種英雄主義,則是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達成的英雄主義,這種英雄主義並不是一個人的英雄主義,而是處在規則當中,那是一種有地基,是無數人共同協作的英雄情懷。

2009年1月15日,當薩利機長把飛機迫降在哈德遜河河面時,多年的訓練和知識在那一剎那間積累並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後續無數電腦模擬做不到的事薩利做到了,創造了人類航空史上的奇蹟,因此才有2016年度的《薩利機長》這部電影的誕生,通過閃回的方式再現了當年的航空奇蹟。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從重慶至拉薩飛行任務中,在9800米高空,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破損脫落。在駕駛艙處於高空低溫低壓的狀態下,劉傳健機長穿著短袖,在極端的環境中保持清醒以手動操作,雙眼導航駕駛飛機並成功迫降成都雙流機場,無一人傷亡,創造了航空史上又一次奇蹟。

事後只有簡短的一段話表達了這場壯舉,但是實際上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機組成員包括所有乘客的生死就在是否決定正確的一瞬間,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這一次《中國機長》帶著所有觀眾以來源真實並藝術化的手段再現當時的驚險一幕。

如同主演張涵予說的:大家知道這事已經發生了,但真實的過程又是如何的呢?

這是一場英雄的壯舉,隨著《戰狼2》等影視的走紅,中國情懷的英雄也走向了大銀幕,這種英雄主義情懷更多的是立足於更多協作基礎之上的英雄主義,那就暫時忘卻一下美式英雄主義,看一下中國的英雄如何誕生。

一定要牢記,當你認為沒有錯的時候,錯就一定會來找你。

這是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對於副駕駛說的話,對於天上飛行來說,一定要遵守規則,這點在電影前期做了許多鋪墊,如機長們對飛機各種檢測,乘務員對於應急方案的預演(哪怕永遠用不上),對於機艙的設施的檢測等等,這是對於生命和規則的尊重,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避免犯錯誤。

這種鋪墊相對弱化個人的英雄主義情懷,是基於集體的智慧基礎之上,英雄不是無根之木,而是需要一個堅強的基石,中國機長的基石則是機組所有人及地面後勤的合力。

這也是與《薩利機長》的不同之處,薩利機長通過個人閃回的方式再現了飛機迫降的這一過程,個人是放在首位的,體現的是機長個人的感悟、冷靜的判斷及面對質問時的反思等等,依舊是一種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情懷,強調的薩利機長這個人是如何在這起事故中展現出冷靜沉著和英雄無畏的英雄主義。

當然好萊塢已經開始知道聖人般的英雄主義如超人這種英雄沒有缺點,完全聖人般的相對來說有點虛無,所以英雄開始更多帶著人性,有疑惑,有反思,也會被問題困擾的英雄,但依舊沒有跳出個人主義情懷。

甚至,他們為了塑造機長的英雄形象,刻意污化了調查員的形象。這恰恰是美式主旋律的惡果:有個人英雄要塑造,如果個人英雄不夠,那就編造反派來塑造。

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

在上海首映禮時,全場4次鼓掌,這原來看上去就是簡單的一段事後新聞,一段所有人都知曉的看似並沒有多少動人之處的迫降,當這種來源於真實並藝術化的動人心魄的《中國機長》之旅走下來時,驚險、刺激、感動等詞語已經無法更多的表達了,在觀影時更有不少MM流淚,所以當相關檢查人員最後那句對著機長說的點睛之語就顯得重要了:「怎麼這麼牛啊!」

但是機長面對這種榮譽看得很淡,如機長說的,這是敬畏生命、敬畏規則、敬畏責任應該做到的事,不因為把所有人安全帶回地面自豪。畢竟沒直接飛到拉薩已經耽誤事了,要對乘客們鞠躬道歉。

在電影中,張涵予飾演的中國機長面對這種空中危機,如何判斷如何選擇,那是需要多年的訓練和知識積澱之下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也是基於尊重生命,同時帶著一種職業使命感去做的事。

這不是一個人的戰鬥,也不是個體的英雄主義,機艙中乘務員們要做好安撫工作,畢竟普通人並沒有經過專業訓練,遇到危機可能會動盪和不安,如在真實事件中,有乘客事後回憶,當時確實有乘務員在大聲地安慰乘客:「請大家相信機長,他一定會帶我們回家!」

而地面上,當接收到機長打出7700的代碼時,所有的後勤包括戰區都行動起來,事後有媒體採訪真實情況也是如此,西部戰區得知川航3U8633正在備降雙流機場,按計劃進行飛行訓練的10多架軍機有的已滑入了空軍跑道也進入待飛狀態不再起飛,同時在空的都進入避讓狀態,以保障3U8633成功備降。

《中國機長》這部影片體現的是所有人都在按標準作業流程進行應急預案的準備,這不僅僅是機長的個人英雄主義情懷,而是多人協作的集體英雄主義情懷。

這種英雄主義同《薩利機長》展現的英雄主義有本質上的不同,在後者這部電影中,有一種個人與集體隱形對抗的氣氛,如沒有按照塔台的指揮操作(當然一定不能按照,畢竟雙方來回通訊和操作有時間延誤),最後接受問詢時那種對立的場景,這是一種隱含的個體英雄主義與總體或者說是權威對抗的反叛精神在內,這是典型的好萊塢式的個體英雄主義情懷。

不過最近這種個體英雄主義有向群體英雄主義傾斜的跡象,如漫威的《復仇者聯盟》就帶著一種集體英雄主義的情懷,英雄們要團結在一起才能面對更強的敵人,也算是向東方借鑑學習的一種結果。

觀眾的感動和鼓掌不僅僅是針對個人,而是對這種集體英雄主義的贊同,這也同中國普識的家文化相切合,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背後永遠都會有親人、朋友、戰友一起和你穿越所有風險,哪怕你乘風歸來,依舊可以安然降落。

事實證明,《中國機長》做到了。

它用了國慶檔三巨頭中最弱的配置,創造了這個國慶檔最刺激的電影奇觀!

我們也衷心希望,這部電影能夠一飛沖天,冠絕全場!因為,在這部電影里,有著實實在在的英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zHal20BMH2_cNUgdh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