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的節假日一樣,今年「五一」,大連船舶工業工程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劉冰峰還是在工作中度過,公司承擔施工設計的莊河海域海上風電場升壓站項目已經開工,他領銜的「劉冰峰創新工作室」的幾位成員還要根據現場反饋,在後續設計中對工藝工法進一步優化。
「劉冰峰創新工作室」成立於2013年5月,平時善於琢磨問題的劉冰峰牽頭,帶著四五個人,利用工作之餘,圍繞項目開發、工法研究、工裝研發、技術改造、降本增效等主題開展技術攻關。這個自發成立的團隊,至今已彙集19位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成為公司船舶生產設計、橋樑鋼結構設計的骨幹力量。
「根據客戶的需求配套極具創新性和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是我們創新的著力點。」2018年,工作室為大連中遠海運重工設計了世界首例30萬噸浮船塢塢牆平移工程。劉冰峰告訴記者,傳統的施工方法,是將改造工程放在干船塢中進行,實際上相當於在岸上施工,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全生命周期運營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工作室設計了多個施工方案,開創了浮船塢漂浮狀態下塢牆整體平移改裝的先例,並申請了發明專利。
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先後參與超大型油船、貨櫃船、散貨船、滾裝船、大型海洋工程船、海上鑽井平台以及大型橋樑、建築、起重設備的設計任務。自主研發的海水網箱智能化養殖平台,實現了集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於一體,使海水養殖綜合成本整體降低20%以上,將複雜的養殖過程變得簡單、精準,也保證了養殖產業鏈的完整性。
工程設計要用圖紙告訴工人怎樣施工,前期設計越仔細,後期施工效率越高,成本越低,客戶越省心。「劉冰峰工作室」把工作做在前頭,通過定期培訓、激勵機制,激發團隊成員創新積極性,共有技術創新成果8項,成果轉化8項,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企業目前共投入930萬元,創收6000餘萬元,通過工藝工法創新,年節約成本100餘萬元。工作室先後獲得省市職工創新工作室和大連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獲得中國船舶集團先進班組稱號,今年又榮獲了「遼寧工人先鋒號」稱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yze13EBiuFnsJQVar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