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準備帶孩子出遊的父母,要知道這幾點

2019-09-30     天學網

有這樣一段話一度刷爆朋友圈:"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

這段話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因為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如若錯過,就不會再有了,時光更不會倒流。所以,父母在關注孩子的學習和健康之外,都希望假期的時候帶他們出去走走,讓孩子們在得到放鬆和鍛鍊的同時,接觸美麗的世界,擁有甜蜜的回憶,切身感知人世間的溫度。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父母在帶孩子出遊的時候,基本上是前一秒還歡聲笑語,後一秒就雞飛狗跳了。一些父母甚至表示,帶孩子出來真的是太麻煩了。

那如何避免這一狀況出現並實現旅行的意義呢?小天總結了幾個小貼士,供各位家長參考。

出行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1. 和孩子一起制定出行計劃和旅遊攻略,讓孩子有參與感。

大家都喜歡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但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很好。直到出發前才和孩子說,顯得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有時候也不能提起孩子的興趣,所以,早一點讓孩子參與其中,培養孩子的參與感和邏輯思維能力

2. 準備出行物品。

這件事情,家長不可以全權代勞。根據出行的時間和地點帶相應的衣物、食物外,還要準備一些藥品,如感冒藥、止瀉藥、退燒藥等。同時,鼓勵和幫助孩子給自己列個物品清單,再讓他們照著清單整理所需要的物品,從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旅行中,切忌走馬觀花,抱怨不止

1. 耐心陪伴,認真解答。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旅行中,孩子可以接觸到各地實實在在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相比讀書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體驗。因此,如果孩子有不懂得,或者是混淆不清的地方,家長一定要認真的講解;如果孩子很喜歡某一處景點,就多逗留一會兒,不要走馬觀花。到一個景點,拍幾張照片,發個朋友圈就算完事的做法極其不可取。

2. 多和孩子互動,不要抱怨。

一到假期,很多景點人滿為患,遊覽的興致很容易被人流所攪擾,這時候不要抱怨人太多,也不要抱怨天氣不好,尤其是孩子出現急躁情緒的時候,要在等待的過程中,多和孩子互動,比如做做小遊戲,講一些有趣的事情,增進感情的同時,調整孩子心態,培養樂觀的性格。

3. 注意安全。

旅行固然很好,景色固然很美,但危險、不適合孩子玩的場地,最好不要選擇。可以選擇適合與孩子一起遊覽和互動的項目,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旅行後,總結、整理

1. 寫遊記。

一段旅程結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家長可以帶動孩子寫一寫遊記,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所想,中英文均可,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

2.和孩子一起整理旅行中的照片。

旅行中,隨手拍下的美景在回看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孩子一起整理這些照片,留下美好的回憶。

最後,小天祝大家國慶快樂,平安喜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xTchW0BMH2_cNUgph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