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最可愛的人

2019-05-30     扶風同城

最可愛的人

文/張權

午井鎮位於扶風縣西南,南鄰眉縣,西接岐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裡曾經是張載晚年推行井田制的地方。大概是受到張載關學遺風的影響吧,這裡民風淳樸,人才輩出。尤其是午井初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苦心鑽研教學,教風嚴謹,愛生敬業,樂於奉獻,以校為家,是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最可愛的人。

門口過古會,老師們都不知道,偶爾出門才發現:「噫,咱午井今天還過會呢?」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在這個神聖的校園中每天都演繹著太多的故事與感動。

這一群人,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上課、批改作業。他們為了抓學生的學習,用已經喊得嘶啞的聲音繼續給孩子們講解著,認真分析著每一道題,每一個思路。嗓子實在撐不住了,很多老師自己買了擴音器,依舊在認真地為學生講課。

這一群人,他們不能生病,也不敢生病。有時候家裡打來電話說:「孩子感冒發燒了」。她們心急如焚,但還是堅持把手頭的工作做完。你們見過老師的孩子生病的情形嗎?見過她們提著吊瓶在備課嗎?她們一邊照看孩子,一邊還要不知疲倦地批改作業;一邊吃著藥,一邊還要備第二天的課。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任課老師就是班主任。他們早上五點多就要起床,洗漱刷牙都顧不上,急匆匆趕往學校,一直忙到晚上七點半,有時要到晚上九點多,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早晨,別人還在夢鄉,他們已經站在教室里;晚上,別人早已進入夢鄉,他們還在準備著各級各類的檢查材料,準備著第二天的課務,有時候徹夜難眠。這裡的老師們由於工作壓力大,有的失眠、有的有不同程度的抑鬱。作為班主任老師就更辛苦了,如果遇到好的班級,你還能稍微輕鬆一下;如果遇到班上有那麼幾個刺頭兒搗蛋鬼,經常不做作業,還惹是生非,班主任的苦日子就來了,你只好慢慢地和他們熬吧!有時候你剛有時間了,連一口水都沒有顧上喝,廣播通知又要開什麼緊急會議,不是扶貧就是完善各種資料,要不就是安全方面的問題。你好不容易回到房子裡,還沒有來得及稍作休息,手機來消息了。班級群,家長發信息:「張老師,我家孩子今天來時狀態不太好,麻煩你幫我看一下。」「王老師,我家孩子最近學習怎麼樣啊?」「李老師,我家孩子最近回到家不和我說話。」「羅老師,我家孩子膽子小,你上課時多提問一下,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老師們還要一一耐心解答這些家長的問題。當然了,作為老師還是很歡迎家長問孩子的一些問題和在學校的一些表現的,因為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家校配合的。老師們的工作是做得很細的,不但要從教學上做中長期規劃,還要從學生的成長方面做規劃。

有的人會問:「當老師很輕鬆呀,就那麼幾節課。」他們就不知道那幾節課背後所付出的辛勞和汗水,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你要熟悉教材,你要備寫教案,你要研究教法,研究學生,完了你還要檢查,督促,根本就不是那回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還要利用空閒時間進行學習,學習「釘釘」、「學習強國」等一些學習軟體,這期間再夾雜一些校本研修,網上的國培計劃學時類培訓,政治業務筆記等,你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要寫各類總結,反思等。就這樣的一群人,儘管如此,他們依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依然忘我而無私地奉獻著。

有時候,有的學生病了,家長一時半會兒聯繫不上,你還得自己開著車將他們帶去看病,還要墊付醫藥費。當然了,學校里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幕幕感人的事跡,這已成為常態。

就拿我校的王艷老師來說,她平時把學生抓得特別緊,對學生的要求也很嚴格,每一次布置的地理作業,把沒有完成的和沒有記住的學生叫到備課室,一個一個地提問,一個一個地督促著背誦。在上宋輪換監考時,我和她半開玩笑地說,「你下這麼大的功夫,萬一考不上全縣第一,豈不是很失望!」她說了這樣一句:「我不為第一,是為了良心而工作。」這句話令我很感動,為了良心而工作,多麼樸實而平凡的話語。

還有我們七年級組的田軍強老師,他老人家也快退休了,依然帶了七年級五個班的政治,一個班的歷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就在前兩天學校開期中學法總結會時,田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咱工作憑的是良心,在崗位上,只要有九分力氣,咱也就出到十分上了。」這些話語就像金子一樣在閃光,樸實的話語透著金子般的心靈!午井初中,有這些老師,夫復何求?

還有我們的羅智強老師,他很有愛心,也很有善心,他時不時地接濟一些在學校里特別困難的學生,給他們買飯票,我都發現有好幾次了,有時候將家裡不用的衣服洗乾淨,包裝好捐郵到貧困山區。我們曾經的李廣寧校長,現在成了我們午井鎮的教育專干。就我知道的,他曾經接濟我校的一些貧困學生,還勉勵那些孩子好好讀書,就在去年冬天,還給一個叫李博的貧困學生買了一件羽絨服禦寒。我們的史校長,雖然來我校時間不長,但是他有時從扶風北鄉帶一些特產、饅頭,分給住宿的學生吃。遇到一些單親或父母傷殘的學生,只要他知道了就特事特辦,讓她們在學校灶上免費吃飯,儘量把國家的好政策給這些貧困孩子享受上。

這樣一群人,他們從民國二年建校後的窯洞中走來、他們從那泥濘的操場走來、他們從那點著煤油燈下的輔導班中走來、他們從穿過教室窗戶的光影中走來,他們甘為人梯,讓一期又一期的學生從他們的脊樑上踩過;他們又甘為接力,將這奉獻的精神傳承著。一句「為了良心而工作」;一句為了「只要有九分力,也要出到十分上來」的話語而工作。

他們是那樣的率性,那樣的樸實,在這所鄉村初中默默地堅守著,就像那鄉間不起眼的野花、野草一樣,你來與不來,我自盛開;你采與不採,我依然存在,不媚不俗我自安好,這就是午中人的文化,也是午中人的精神。

這樣一群人,他們是無私的奉獻者,是雷鋒精神的詮釋者,他們是午中學生及家長心目中最可愛的人!

(校對:武雙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uYMDmwBmyVoG_1ZMV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