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與趙一荻的兒子,10歲離開大陸,晚年多次回國完成父親心愿

2020-04-01   站在歷史門前

張學良作為東北軍少帥,一生也是風流過人,而他一生中真正和他關係匪淺的女人,實際上只有三個,分別是于鳳至,谷瑞玉和趙一荻,而在張學良後半生的日子裡,趙一荻對她的影響最大,因為兩人相守了長達60年的時光。

1927年,趙一荻在天津與張學良相識,兩人一見如故,隨後成為了戀人,後來張學良邀請趙一荻前往東北遊玩,趙一荻應約而去,于鳳至是張學良的髮妻,她對趙一荻的到來很是不喜,最終與她約法三章,她只能以秘書的身份陪在張學良身邊。

1930年,趙一荻生下了她與張學良唯一的兒子張閭琳,此後,他們一直都在天津生活,」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軟禁起來,于鳳至前往陪伴,1937年時,趙一荻曾想帶著兒子來,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他們在香港生活了3年。

1940年,于鳳至被查出患了極重的病情,不得不前往美國治病,由此,她寫了一封信給趙一荻,問她願不願意來照顧張學良,趙一荻一口答應,當時張學良算是犯人,她帶著兒子不方便,因而她思慮過後,將10歲的兒子送到了美國,交給友人伊雅格和埃娜夫婦代為撫養。

伊雅格與張學良是老朋友,面對趙一荻的請求,他們滿口答應,當時他麼居住在舊金山的華人聚居區,後來,為了避免張閭琳身份暴露,他們搬了家,不僅如此,他們還給張閭琳起了一個外國名字」克爾「讓這個孩子完全西化,在家中,也只教他英語。

將兒子送到美國後,趙一荻便一直陪在張學良的身邊,直到1955年,母子倆一直分離了15年的時間,趙一荻對孩子很是想念,正巧這一年,張學良的好友董顯光夫婦前往美國任職,在他的託付下,董顯光前往美國後,四處打聽,終於見到了張學良與趙一荻的兒子張閭琳。

一年後,張閭琳前往台灣,見到了自己的母親和父親,三年後,台灣宣布張學良重獲自由,由此,夫妻倆與張閭琳見面的日子便多了起來,他們也可以享受天倫之樂。

1990年,張學良被正式宣布恢復自由,隨後他前往美國定居,晚年的他曾多次的告訴兒子張閭琳,自己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能夠回東北探親,但是由於他健康的原因一直未能成行,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張閭琳多次回國。

1994年,張閭琳回國代表父親張學良憑弔當初為張作霖建造的」大帥陵「並且拍下了大帥陵的全部景物,為的就是能讓父親張學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