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公布高考報名時間,考生報考須知

2019-10-18     中新視訊

目前已公布具體報名時間的省份有9個,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依次是:四川、安徽、湖南、遼寧、浙江、廣東、北京、江西和內蒙古。

備註「預計」的為參考2019年高考的報名日期,僅供參考,具體以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試院官方通知為準。

相關報名通知

根據已公布的各省份報名通知,摘取了部分重點內容,供大家參考。

北京

一、報名條件

報名參加2020年北京高考,考生首先必須要有北京市正式戶口

此外,考生應該注意: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可以在北京參加高考,但是只能上高職(大專)學校;

復讀/往屆/社會考生,需要留意,是否已經有大學的學籍,有錄取高校的學籍,是不能參加高考的;社會考生需要有高中同等學力;

在外地借讀考生,可以參加高考報名,需要轉回會考/合格考成績;

二、考試形式變化

2020年高考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三個科目

另外,考生需要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參加考試,根據考試成績排名賦分後計入高考總成績;

高考本科錄取成績即為:3門統考科目成績+選科成績

三、錄取方式變化

和去年報名通知不同,新鮮出爐的通知不再出現「統考分文史類和理工類」的規定,而是依據新高考「6選3」方案進行說明,即:統考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

參加本科錄取的考生還須根據擬報考高校(專業)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參加考試,本科錄取考生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成績和選考的3門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按《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普通高中等級性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方式的通知》要求折算後的成績)構成。

另外,高職(專科)錄取採用「統考+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招生模式,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成績組成,招生高校根據各專業培養需求從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定2門,所選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生成績需達到合格。不參加本科錄取只參加高職(專科)錄取的考生可以不報考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

四、加分政策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高考網上報名時採集的照顧對象包括: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台灣省籍考生;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殘疾人民警察;5A級青年志願者。和2019年高考相比,新增了「5A級青年志願者」

廣東

一、核驗學籍信息

各高中階段學校須於2019年10月10日前通過「廣州市教育綜合管理系統」列印本校應屆畢業生學籍信息表,交由學生和家長逐項核對並確認,包括基本信息、家庭關係信息等,特別是家長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信息要確保與身份證、戶口簿、出生證明等材料一致。信息有誤的學生,應及時攜相關證明材料到學籍學校進行更正。

二、督促考生辦理身份證

我市高考考生須憑二代(或三代)身份證辦理報名手續(港澳台考生和外國籍考生除外)。

各報名點要督促身份證遺失、消磁、或已變更身份證信息但未換領新證的學生儘快到公安部門領取身份證,確保考生個人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有關辦理手續請查閱廣東政務服務網的廣州市公安局戶政業務網際網路加綜合服務平台

(https://gzhzyw.gzjd.gov.cn/pub/yewuzixun/process/)。

三、做好外省戶籍學生情況摸查

外省戶籍隨遷子女在我市參加高考的審核工作預計將於10月份啟動(具體安排另行通知),各高中學校應提前摸查外省戶籍學生情況,提醒相關家長進行居住證續期、社保補繳等準備工作。對不符合在我市參加高考條件的學生,學校應指導其留意原籍地的高考報名信息,及時回原籍地報考。

江西

一、提前備好二代居民身份證。

高考報名必須採集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個人基本信息,如身份證遺失或將於2020年6月9日前過期以及不含指紋信息的,考生須儘快到戶籍所在地公安部門辦理,身份證信息採集工作一般在10月上旬開始分批進行。

二、及時更新個人身份信息。

高考報名時,通過二代居民身份證採集的考生個人信息應與戶口簿一致。考生如因家庭住房搬遷、行政區劃調整等導致戶籍發生變更的,須及時到當地公安部門辦理新戶口簿和二代居民身份證,確保戶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證信息與當前公安部門戶籍信息一致。

三、隨遷子女要關注報考動態。

外省戶籍考生如不符合我省高考報名條件的,須及時關注戶籍所在省級教育考試機構發布的報考動態並在規定時間返回參加高考報名;在外省就讀的江西戶籍考生,如不符合就讀地隨遷子女高考報名條件,須在規定時間內回戶籍所在縣(區)招考辦辦理高考報名手續。

四、往屆考生不能有高校學籍。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在校生(包括成人教育、網絡教育、開放教育在籍生)或已被高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考生不得參加高考報名。凡涉及上述情況的考生必須聯繫高校儘快註銷學籍,避免影響2020年高考錄取後註冊新的學籍。

浙江

報考2020年普通高校各類招生的所有考生均須參加報名,包括高職提前招生、運動訓練專業、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獨招生、保送生等高校單獨招生錄取的考生。

考生需滿足以下條件:

本省戶籍人員: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外省籍隨遷子女:除符合上述我省戶籍人員須符合的報考條件外,還須符合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我省參加升學考試的有關規定條件,並不得在「流入」和「流出」兩地同時參加高考報名。

外國僑民:除符合上述我省戶籍人員須符合的報考條件外,還須在中國定居、持有我省公安機關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安徽

一、報名條件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關於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暫行意見的通知》(皖政辦〔2012〕65號)的相關規定,不具有我省戶籍的隨遷子女,在我省具有高中階段3年完整學籍並有相應學習經歷,可在學籍地參加高考。相關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兩地同時參加高考報名。不符合我省報考條件的考生應回流出地報考。

二、加分項目

1.全國性加分項目4項。即烈士子女(10分),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台灣省籍考生(10分),自主就業退役士兵(10分),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20分)。

2.地方性加分項目2項。即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5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我省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名單詳見《安徽省調整和規範高考加分工作實施方案》)(5分)。

地方性加分項目僅適用於本省省屬高校招生。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

四川

一、符合條件考生在戶口所在地報名

四川省所有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包括普通高考統考生,對口招生考試考生,藏文、彝文一類模式高考考生,保送生,少年班考生,特殊教育單考生、體育專業單招考生、高水平運動隊單考生以及擬報考高職單招的考生等)均在常住戶口所在縣(市、區)招考辦指定的報名點報名。

有地域性加分照顧錄取政策縣(市、區)的考生,須具有連續3年以上當地正式戶籍(即其戶籍在2017年8月31日以前已在當地)才能享受當地加分照顧錄取政策,其中三州十七縣兩區的少數民族考生才能報考省屬院校舉辦的少數民族預科。

所有擬享受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照顧政策(以《四川省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實施規定》為準)的考生均須就其照顧項目進行申報。在規定時間內未按要求申報的考生視為自願放棄,逾期將不予受理,責任由考生自負。申報辦法將在省教育考試院官方網站公布。

二、現場一經確認基礎信息不再更改

考生基本信息由考生本人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輸入,考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評語等其它信息由報名點負責輸入。

所有考生報名時輸入的個人信息必須與本人居民身份證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族別、身份證號碼等信息一致,戶籍信息須與本人戶口簿登記信息一致。

考生完成網上報名後,須在規定時間內按報名網站公布的繳費流程和提示繳納報名考試費,未繳費的考生報名無效。報名考試費標準按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廳《關於重新發布全省教育系統考試考務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執行,即每生130元(不含藝術、體育類專業考試報考費)。

現場確認時,考生本人必須認真核對《報名登記表》上照片、姓名、民族、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城鄉戶籍屬性、畢業學校、應往屆等基本信息,無誤後簽名確認,並對真實性負責。一經確認,考生基礎信息不再更改。因填報信息不準確或輸入、確認失誤造成的後果,由考生本人負責;未經簽名確認,考生的報名無效。

湖南

一、報名條件

外省戶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我省報名參加高考,除須具備上述三項報名條件外,普通高中應屆、往屆畢業生還須符合「自高中一年級起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學校就讀,取得就讀學校學籍,並參加了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且其父母在當地居住(含就業狀況信息、房產證或租賃合同等)1年期以上的條件;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職業中專、普通中專(含中師)、成人中專、技工學校,下同)畢業生還須符合「在我省中等職業學校連續就讀2年以上(含2年),並具有就讀學校學籍」的條件。

二、報名辦法

1.所有參加普通高校招生的考生(包括統考生、單考生、保送生、推薦免試生、省內公費定向對口招生師範生等,下同)均要參加高考報名。除報考有戶籍招生要求的考生外,應屆畢業生到畢業學校所在地的市(州)招生考試部門指定的報名點報名,往屆畢業生(含同等學力考生,下同)到戶籍所在地的市(州)招生考試部門指定的報名點報名(對於跨市州、跨縣區的考生報名,各市州教育考試院應加強管理並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2.考生均須通過網上報名。考生在報名點集中採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信息,交驗相關證明材料,繳納報名考試費,領取「網報登錄卡」、《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考生報名登記表》(草表)(以下簡稱報名登記表)等材料。

3.報名時須交驗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建議辦證時間不早於2018年1月)、高中(或中職)畢業證(本省戶籍應屆生憑市州教育局學籍管理部門審定的畢業生名冊)或同等學力證明。外省戶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高考報名時,還須提交其父母在當地1年期以上的居住證(含就業狀況信息、房產證或租賃合同等)以及本人的學籍證明材料(高考報名資格審核表,通過系統列印)。

遼寧

一、報名條件

(一)考生參加遼寧省普通高考報名的基本資格(以下簡稱基本報名資格):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含應往屆)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二)具備基本報名資格,在遼寧省出生(即身份證號碼的前兩位為「21」)且具有遼寧省戶籍的考生,可參加我省普通高考報名。少數民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只有在其戶籍所在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報名並參加考試,才能享受相應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其他地區報名、考試不享受高考加分。

(三)從省外遷入遼寧省的考生在我省參加普通高考報名,在具備基本報名資格的同時,還須符合以下要求:

1.單人戶籍考生(含和非直系親屬戶籍在一起的考生):要求在遼寧省的戶籍滿三年(截止到報名開始之日)、遼寧省高中學籍為三年並有完整學習經歷(截止到高中畢業),往屆生須具有遼寧省高中階段學校畢業證書。

2.全家戶籍考生(含和父親或母親一方戶籍在一起的考生):要求截止到報名開始之日有遼寧省戶籍,且截止到報名開始之日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籍滿一年(往屆生須具有遼寧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四)來遼寧省務工的外省戶籍人員的隨遷子女(以下簡稱隨遷子女考生)在我省參加普通高考報名,在具備基本報名資格的同時,還須符合以下條件:

1.在我省高中階段有三年學籍,並有完整學習經歷(須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初始註冊學籍)。

2.父母在我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五)實行本民族語和漢語「雙語」教學的少數民族高中畢業的朝鮮族或蒙古族學生和經遼寧省教育廳同意在非少數民族高中附設蒙生班學習的蒙古族考生,可報名參加高考「民族語文」、「漢語」學科考試。

(六)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學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並違規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考生高考報名步驟如下:

內蒙古

一、報名條件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其中:

1.區外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考生,除符合「25號文件」規定的參加2017年中考條件外,截至2020年9月1日,還須符合以下3個條件:一是2017年被區內高中錄取;二是本人具有我區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學籍且連續就讀滿3年;三是家長在我區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且連續居住、有合法職業且納稅(或按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均滿3年。

2.戶籍從區外遷入我區的考生,截至2020年9月1日,須符合以下3個條件:一是本人具有我區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學籍且連續就讀滿3年;二是本人取得我區戶籍滿3年;三是家長在我區有合法穩定住所且連續居住、有合法職業且納稅(或按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均滿3年。

不符合參加本科錄取條件的考生,可以報考專科。在網上預報名時,「承諾只報考專科」項須選擇」是「,並在現場確認時,簽訂《內蒙古自治區高考報考高職(專科)承諾書》。

二、報名地點

考生在戶籍所在地的旗縣(市、區)(以下簡稱旗縣)招生考試機構報名。區外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考生,在其父母居住地旗縣報名。

除下列情況外,不得跨盟市、跨旗縣報名。

1.以下5類考生可以在其就讀學校所在地旗縣報名:

(1)自治區教育廳批准的招生規模內的跨盟市招收的宏志班應屆生;

(2)盟市直屬高級中等學校本盟市戶籍應屆生;

(3)蒙語授課各科類應屆生;

(4)高職對口招生的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生;

(5)五年制高職三二分段應屆轉段生。

2.以下4類考生可以由盟市招生考試機構指定在特定旗縣集中組織考試:

(1)蒙語授課的往屆生(屬於面向全區招生的,可以在原就讀學校所屬旗縣報名);

(2)高職對口招生的中等職業學校往屆生;

(3)漢語授課加試蒙古語文乙的應往屆生;

(4)外語應試語種為日語或俄語的考生。

3.朝鮮語授課考生統一在烏蘭浩特市考試。

4.符合條件擬報考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的考生應在戶籍所在地報名,不能在盟市指定的非戶籍所在地報名。

高考報名注意事項

1

提前準備身份證,注意有效期

考生在高考報名時都必須提供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證,用於採集個人基本信息(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等)。

如身份證遺失或將於2020年6月9日前過期的,考生須儘快到戶籍所在地公安部門辦理,考生信息採集工作一般在10月上旬開始分批進行。

小車提醒:現在很多高中生在小學時就辦理了身份證,而未成年人身份證有效期一般只有5年。在高考報名前,大家一定要仔細核對有效期,不要因為已經有了身份證就馬虎大意!

近日,多地公安機關對2020年高考考生儘快辦理居民身份證事宜進行了部署。目前仍有部分適齡學生未申辦居民身份證或存在證件損壞、丟失等問題。為確保廣大考生順利參加2020年高考報名,特提醒考生注意:

1.確認是否申領居民身份證。未申領居民身份證的考生,請儘快持戶口簿到戶籍地派出所辦證。首次申領免收工本費。

2.檢查已辦理身份證是否完好。已辦理身份證的考生,要認真檢查所持證件,有效期滿、損壞的可持舊證到現居住地派出所申請換領新證;證件丟失的,可直接到現居住地派出所補辦,受理地公安機關通過人口基本信息核驗考生身份信息,凡能夠確認的均不再要求提供居民戶口簿等證明材料;證件登記項目(姓名、民族、住址、公民身份號碼)變更後未重新辦證的,要及時換領新證,保證證件登記項目與戶口簿登載內容一致。

3.儘早了解辦理身份證流程。為方便學生就近辦理居民身份證,目前各省所有戶籍派出所和辦證大廳均已開通省內、省外異地辦證業務。證件有效期滿、損壞或丟失的,可在現居住地派出所或辦證大廳換領、補領新證。省內戶籍群眾申辦居民身份證後,公安機關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發放證件。符合條件的省外戶籍群眾異地辦證的,公安機關自受理之日起18個工作日內發放證件。

4.妥善保管身份證。高考報名及考試均須使用身份證,廣大考生要妥善保管備用,謹防丟失、損壞,確保考生順利參加高考報名及考試。

2

及時更新個人身份信息,尤其家庭住址

高考報名時,通過二代居民身份證採集的考生個人信息應與戶口簿一致。

考生因家庭住房搬遷、行政區劃調整等導致戶籍發生變更的,須及時到當地公安部門辦理新戶口簿和二代居民身份證,確保戶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證信息與當前公安部門戶籍信息一致。

提醒: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城市郊區、城鄉接合部甚至村鎮的居民,近幾年都經歷了拆遷、回遷;很多城市居民家庭購買了改善型住房。但是考生的身份證可能是按照之前戶口簿的家庭住址辦理的。

如果考生家庭住址近年發生變化,家長一定要認真核對戶口簿的地址變更情況,對照孩子的身份證,如有不一致之處,一定要儘快更正!千萬不要大意!否則因為這件小事影響孩子高考報名的終身大事,一定讓你追悔莫及!

3

隨遷子女和家長要關注報考資訊

外省戶籍學生如不符合流入地高考報名條件,須及時關注戶籍所在省級教育考試機構有關高考報名信息並在規定時間返回戶籍所在省(區、市)參加高考報名。

提醒:高考移民現象屢禁不止,先不說這種行為合理與否。在此提醒想讓孩子通過高考移民享受優惠分數的家長,一定要確定孩子是否符合流入地的高考報名條件(如就讀滿三年、學籍遷入滿三年、父母有固定工作或繳納一定期限社保等)。

切勿輕信一些代辦人的承諾,覺得戶口遷過來了就一定能在當地參加高考。

4

已被高校錄取的往屆考生不能有高校學籍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在校生(包括成人教育、網絡教育、開放教育在籍生)或已被高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不得參加高考報名。

凡涉及上述情況的學生必須儘快聯繫招生學校辦理學籍註銷手續,否則,即使高考錄取了也不能註冊新的學籍

提醒:有不少復讀生,其實今年已經被高校錄取。但是對結果不滿意,所以選擇放棄報到、再次高考。這樣的復讀生報名沒問題,但是被錄取後不報到,會被記入誠信檔案,影響2020年高考的志願填報(如平行志願可報考的高校數量會減少)。

有些復讀生已經去高校報到,一看學校不合心意就直接退學,選擇復讀。但是高校一旦報到就會給新生註冊學籍,從高校退學後學籍沒有註銷的話,就會影響2020年的高考報名!這點復讀生一定要注意。

5

申報專項招生要具備相關條件

國家專項、地方專項、高校專項等專項計劃招生對報考的考生有戶籍、學籍以及成績方面的條件要求,報考國家專項、高校專項的考生必須填報《資格審查表》,符合專項招生申報條件的考生必須提前了解相關規定。

提醒:專項計劃是農村考生的福利!農村考生一定要仔細了解相關政策,不要錯失機會。但是每年都有一些農村考生等到要報考專項計劃時才發現,自己的農村戶籍已經變成了城鎮戶籍,或父母一方的戶籍發生了變更,這就不符合報考條件,非常可惜!

還有一些考生,為搭專項計劃的「便車」,不惜鋌而走險進行造假,被發現後反而得不償失。

6

考生須對填報信息負責

考生在報名時提供的材料必須真實有效,填報的信息必須準確無誤。考生對自己填報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承擔責任。凡不按規定要求報名,網上報名信息誤填、漏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影響考試或錄取的,責任由考生本人承擔。

提醒:很多考生的報名信息都讓家長代寫。但是其中一些數據,如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評價結果等,家長並不清楚。一旦填寫錯誤,和考生檔案中的數據不符,會被高校認為是弄虛作假,從而影響錄取。

所以,高考報名信息最好是考生本人在老師指導下親自填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rA6320BMH2_cNUgL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