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SKS半自動步槍,被軍隊淘汰後成美國年輕人追捧的經典之作

2020-06-25     楓葉說世界

原標題:俄羅斯SKS半自動步槍,被軍隊淘汰後成美國年輕人追捧的經典之作

SKS半自動步槍誕生於二戰末期,在當時半自動步槍取代非自動步槍已經大勢所趨,並且突擊步槍也已出現並且開始準備部隊,二戰中,德軍大量列裝的G43型半自動步槍和美軍的伽蘭德M1半自動步槍在戰場上給蘇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的蘇軍中雖然也少量STV40半自動槍在使用,但是由於結構上的不可靠,在交戰中並不能獲取火力優勢,因此在德軍1944年敗退後,蘇聯在雙方使用的半自動步槍上尋找出優缺點,設計出了數款步槍,其中就有AK-47自動步槍和SKS半自動步槍。

原版SKS半自動步槍

SKS半自動步槍是前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西蒙諾夫主持設計,1944年開始設計,1946年定型,使用的子彈是7.62×39mm M43中間型威力槍彈的步槍,這也是前蘇聯第一支使用該類型的子彈的步槍,SKS半自動步槍又稱西蒙諾夫自動裝填步槍,有時也稱卡賓槍,採用普通的導氣結構,可配劍形刺刀,一個十發不可拆卸彈夾,它具有結構簡單,精度高等優點,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而且在當時由於AK47自動步槍還在試驗中,甚至連彈殼都要在試射後回收,所以蘇軍決定先裝備試驗完成的SKS半自動步槍,以替換士兵手裡的莫辛納甘栓動步槍。

輕度改裝過後的SKS半自動步槍

不過,儘管在性能和火力上要優於莫辛納甘,但SKS的使用壽命相對莫辛納甘來說非常短,不過鑒於莫辛納甘特自1891年服役以來就一直已被對手火力壓制,並且只有一個小小的五發彈匣,限制了士兵的火力,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最多能保持每分鐘8到10發左右的戰鬥射速,后座力過大,重量也過高,使用的7.62x54mm全威力彈也存在威力過剩等等問題,總體而言,SKS易於製造,堅固耐用和維護簡單,且戰鬥射速可以達到35至40發每分鐘而倍受士兵的讚譽。

中國版SKS,即56式半自動步槍

但是,SKS在蘇軍中的服役時間也非常短暫,AK-47的問世,使得SKS在極短時間裡在蘇軍中全面退出,不過它卻在其盟友和友好國家中大面積應用,包括我國和南斯拉夫,以及埃及、葉門阿曼、越南這一些國家也相繼裝備部隊和防制生產,我國和南斯拉夫根據SKS仿製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M59/66半自動步槍也曾聞名於世,即使後來在得到AK-47後也被混編裝備,按照當時的火力程度,裝備SKS和AK-47的步兵班的火力幾乎可以壓制同時期歐美軍的步兵班。

重度改裝後的SKS半自動步槍

如今,SKS雖然已經被全面退出軍隊,但其優秀的精度和簡單的結構,特別是在價格上的低廉,使得它在民用市場上具備相當高的知名度,況且在蘇軍中退役時,SKS曾經被用於剩餘軍事資產出售,普及率也非常高,它使用的中間威力彈在狩獵和防衛上較為適中,並且改裝潛力大,倍受民間槍械愛好者喜愛,特別是美國年輕人中,以至於連中國仿製SKS生產的56半步槍也由此備受追捧,成為一代經典。

本文資料和圖片素材均來自於網絡,由作者整理髮出,如有不嚴謹之處或侵權行為,請聯繫修改或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mJx6XIBd4Bm1__YQ-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