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這份「廣饒答卷」,很亮眼

2019-07-24   東營大眾網

老話說:

要想富

先修路

農村沒有路

致富有難度

在咱廣饒

一條條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

編織成了

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成為最亮眼的「廣饒答卷」

盛夏季節,大棚蔬菜正是換茬期,菜農明其武卻沒閒著,他正忙著澆棚整地,為一個月後栽植幼苗做好準備。廣饒縣大王鎮是遠近有名的蔬菜之鄉,這裡的農民靠著種植大棚蔬菜發家致了富。可在以前,種植戶們卻吃盡了「路難走」的苦頭。明其武告訴記者,之前的路一下雨就坑坑窪窪沒法走,老百姓種出的西紅柿本來是長的很好,因為運輸問題影響了品相,就算品質好,也賣不上高價。


「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是過去這裡的真實寫照。2013年,村裡開始修繕村路、生產路,土路搖身變成水泥路,菜農們紛紛稱讚,這是一條致富路。廣饒縣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早在1991年,就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柏油路「村村通」。2003年起,廣饒又開始著手打通斷頭路、建設連村路,讓路「串起來、聯起來、環起來」,構建農村交通網絡。

崔寨村是當地重要的西紅柿生產經營集散地,從事購銷生意十幾年的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韓玉桂向記者介紹,全國客商都來拉貨,跑上海的,東北的,當地西紅柿一天可以收20來萬斤,這路修的寬了,大車進來也很方便,對老百姓運輸都很有幫助。

在廣饒,從種一個棚嘗試,到現在管理三四個棚的菜農比比皆是,形成了一定規模,把小小西紅柿做成了富民大產業,純樸的菜農在苦和累中收穫著豐收的喜悅。

廣饒縣堅定不移把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作為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上實現了新的跨越發展。從去年開始,廣饒縣計劃利用三年對縣鄉公路全面升級改造,確保三級以上縣鄉公路通車裡程達到60%以上,向著「既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養好、運營好」的目標不斷前進。

目前,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813.9公里。其中,縣道199.9公里,鄉道452.5公里,村道1193公里,專用道路68.5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73公里/百平方公里,通鄉連村的農村道路支脈網絡基本建成。

從坑窪的土路、到柏油路「村村通」,再到如今全面推進「戶戶通」,從缺吃少穿到邁向小康生活,可以說,道路建設見證了農業農村發展的滄桑巨變。下一步,廣饒縣將以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契機,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路網結構,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縣鄉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60%,中等以上公路保持90%以上,為振興農業、服務農村、造福農民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