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從不吃糖,牙齒怎麼會壞掉呢?牙醫訓斥寶媽太無知

2019-12-25     母嬰期刊

寶媽帶孩子去樓下玩,因為一些小矛盾,幾個小孩吵鬧起來。一位老奶奶為哄小孩開心,打算給每個爭吵的小孩分一塊糖果,但是有一個小孩的媽媽卻極力反對,「一定不要讓小孩再吃糖了,我閨女吃糖多了,現在滿嘴齲齒,前幾天剛找牙醫補了牙。」

隨後鄰居也應聲說,「孩子一歲時,才長出第一顆牙時,我就注重寶寶的牙齒保護,從沒讓他吃過糖,牙齒照樣會壞掉。寶寶剛過三歲,吵著牙疼,前不久去補牙,牙科醫生訓斥了我太無知,我才明白,原來小孩即使不碰糖果,也會得齲齒的。」

很多媽媽可能也有相同的經歷,由於現在的寶媽見多識廣,非常注重對小孩牙齒的保護,不輕言給小孩吃糖。但是,沒有吃糖的情況下,牙齒怎麼會壞呢?莫非是小孩背著父母偷偷吃糖了?或者是老人心疼小孩悄悄讓他們吃甜品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讓人無法反駁的是,齲齒的出現與飲食有關,特別是與糖密切相關,但是它並非唯一因素,我們這裡會分享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給大家。

齲齒的原因與應對方法

1、吃含糖的食物

生活並非只有糖果含有糖分,還有平時吃的奶粉、蛋糕、餅乾和膨化食品等。家長應避免讓小孩食用過多。進餐時,父母不要讓小孩養成口中含飯,吃飯和玩耍並行的壞毛病。

2、按時刷牙習慣

家長沒有按時給小孩做牙齒清潔。孩子的乳牙長出之前,父母可紗布沾一些清水或淡鹽水對小孩的牙床輕輕擦拭。待乳牙長出後,使用相同的方式對其小牙進行清潔,早上和晚上各擦一次。

你也可以選擇指套刷,浸一些清水或淡鹽水為小孩的牙齒進行清理。在幼兒兩歲左右時,可以嘗試教其刷牙,同樣是早晚各一次,特別是睡覺之前更要細心刷牙,吃完食物記得讓小孩漱口。

3、抱著奶瓶睡覺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哭鬧,允許小孩含著奶瓶睡覺,父母不知道的是,瓶中殘留的奶水會成為嘴裡致齲菌的營養基,它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會讓細菌分解後形成酸性物質,從而對牙齒造成侵蝕作用,時間一長就會形成齲齒。

4、缺鈣

小孩有缺鈣現象時,Ta的牙釉質的發育會受到影響,因為不良發育受到破壞。所以,家長在生活要注重給小孩補鈣,避免這樣的狀況出現。

5、喝糖漿不漱口

一些糖漿為不讓小孩生厭,會在藥物里加入很多糖分,小孩喝後一定要注意漱口。

了解上述內容,你是不是已經明白為何小孩不吃糖也會得齲齒吧,可能你平時很少或從未給小孩吃糖,然而是不是中了上面幾招了。

齲齒對小孩的傷害非常大。比如會引發後面恆牙的整齊度,從而患上牙髓炎、根尖周炎、齲牙缺乏引發麵部外部變形等。因此,為了小孩的健康考慮,家長不僅要做到不讓其吃糖,還要不做會引起齲齒的事情。

希望朋友們把這個內容分享給身邊需要的寶媽們,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好好保護牙齒,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f3gQG8BMH2_cNUgM4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