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比分定格在110-100的時候,湖人球迷一直懸著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雖然在聯盟歷史上系列賽1-3落後實現大逆轉的例子有很多,
但面對火箭如此低落的士氣,湖人進入西決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他們在奪冠道路上唯一的障礙仍然只有隔壁同樣3-1領先對手的快船。
其實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不明白,火箭明明在系列賽第一場以摧枯拉朽之勢大勝湖人,按理說他們是完全有能力和湖人勢均力敵的,可為什麼現在會陷入連輸三場的艱難處境呢?
事實上,我們不能完全把原因歸咎為火箭陣中缺了一個豪斯那麼簡單,
在湖人輸掉首場比賽後,他們的確做出了很多的戰術和用人層面的改變,這些細微的改變都令整體戰局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
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來沃格爾比德安東尼更加高明之處。
一、增加隆多的出場時間,盤活了湖人的整體進攻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隆多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季後賽球星,他的存在往往能夠幫助球隊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比如在詹姆斯休息的時候可以將球隊進攻體系梳理得井井有條,比如能夠帶著濃眉哥起飛,破解對手的繞前防,不至於陷入肉搏的困境,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幫助湖人壓住比賽的節奏。
從第二場比賽開始隆多的出場時間就節節攀升,尤其是在雙方1-1打平之後,隆多就徹底成為了決定勝負天平的關鍵因素,在第三場比賽的下半場,隆多在比分膠著的時刻連續投進三分,直接將分差拉開到了兩位數,
此後便穩紮穩打,不讓火箭找到任何起勢的機會,直至取得比賽的勝利。
本場比賽,當火箭在落後快20分的情況下開始反擊時,還是隆多在控場,然後利用自己的判斷力或攻或傳,
從效果來看,這類大局觀極強的控衛確實是跑轟體系的剋星。
二、改變戴維斯的風格定位,從被塔克壓制到打爆塔克
湖人對火箭最大的優勢就是內線,戴維斯作為聯盟前三的內線得分手,面對火箭的五小陣容,自然沒有任何不爆發的理由,
不過他卻在第一場比賽中和塔克對位26次得分掛零,
這無疑是難以令湖人球迷接受的,塔克擁有穩定的下盤力量,頂住戴維斯確實遊刃有餘。
可惜的是,戴維斯並非只知道禁區單打,後衛出身的他完全可以從三分線外就開始突破進攻,塔克空有一身力量,面對戴維斯的身高和臂展都束手無策,後者頻頻在中距離投籃得分
,
只要塔克防守落位,濃眉哥馬上就用更快的移動速度和面框進攻遠遠甩開他。
不僅如此,湖人還鎖死了塔克在兩個底角的出手空間,這樣一來,
塔克相當於進攻無路、防守無門,本場比賽他4投0中沒有得分,戴維斯則拿到29分12籃板5助攻,對比十分鮮明。
三、從替補席挖掘可用人才,擴大了球隊的陣容深度
德安東尼不喜歡大面積人員輪換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首場比賽湖人輸在了三分投籃手感上,但沃格爾在對方首發五人全部出場接近35分鐘左右的情況下,還是堅持多人輪換,這種理念在季後賽中確實顯得更加眼光長遠,如同武俠小說中玄門正宗的內功心法。
除了平均球員的出場時間,湖人隊還不斷在替補席挖掘可用的力量,首先就是第二場的莫里斯,他在上半場連續投進4記三分球,幫助湖人建立了接近20分的領先,此後就是庫茲馬,他在第三場比賽10投7中得到14分,
本場比賽,就連小塔克也得到了7分鐘出場時間,而卡魯索則投進了殺死比賽的關鍵三分,如果沒有這些替補,湖人隊不會撐到現在。
如今回過頭來看,當初火箭贏下第一場比賽後,他們的奪冠賠率竟然直接飆升到聯盟第一,
可是湖人卻用更加巧妙的變陣和更靈活的用人策略化解了火箭的種種優勢。
反觀火箭,威少始終是定時炸彈,哈登也承擔不起領袖的重任,其他主力球員沒有了持球核心的賦能,更加發揮不出自身的最大能力,如果他們接下來還不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拿出非贏不可的拼勁,那麼等待火箭的可能就是一場徹底重建的噩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