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勢沒本事的中年油膩男,也可以當一個好爸爸

2019-12-29   陳妍媽媽

臨近歲末,電影院線的賀歲檔又將成為電影排片的必爭之地,以往賀歲檔往往是喜劇片、家庭片的天下,但就目前上映的幾部電影來看,我最想推薦的卻是肖央主演的一部犯罪劇情片——《誤殺》。

雖然這是一部翻拍電影,可它不僅翻出了新意,也被主創人員重新賦予了現實的靈魂。

作為一名育兒文章的寫作者,最吸引我的還不是電影中跌宕起伏的故事線,而是它讓我看到了像李維傑那樣,一個沒錢沒勢沒本事的油膩中年男人,也可以儘自己的所能當個好爸爸。

1、愛孩子的媽媽

肖央扮演的李維傑,在小鎮上開著小小的網絡公司,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但每次回家總忘不了去菜場捎點菜,看到在家操勞家務的妻子,也會真心地給她「愛的抱抱」。

父母關係融洽,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構建孩子安全感的關鍵因素。

2、可以有愛好,但不要沾不良的嗜好

人到中年生活苦悶,一般男人都會藉助煙酒打發人生,但電影中的李維傑不抽煙不喝酒,也沒有其他不良嗜好,唯一的熱愛就是看電影,他的人生格言是「當你看過了一千部電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離奇的事」。他在一個個別人的故事裡,真誠地流著自己的眼淚,對電影的熱愛和堅持就是的精神寄託。

別人看電影是休閒娛樂,李維傑看電影是在認真學習,他把從電影里學到的方法,用來幫人也用來自救。

3、善良又不失正義感

因為從小孤兒的經歷,成年後的李維杰特別有同理心,也非常善良。在面對交不上網費的客戶時,他最先想到的是客戶家裡的女兒要高考,他家最近比較困難,所以收不到錢就算了。普通的善良往往跟懦弱聯繫在一起,但看了一千部電影的李維傑,多少沾染了一些電影中英雄人物的正義感。所以當他看到別人在受到警察欺凌的時候,會伸出援手挺身而出。

他的善良讓周圍的人都願意為他作證,甚至替他隱瞞真相,他的正義感使得大家不假思索地,選擇和他一起站在殘暴警察的對立面。

4、從不缺席孩子的教育

跟所有的父母一樣,已經到青春期的大女兒平平跟爸爸李維傑的關係日漸疏離。她想去的夏令營要交一筆不菲的費用,媽媽因為李維傑一個人要養一家四口,平時日子過得緊巴巴,所以不同意交錢。

是李維傑最終鬆口,交錢送女兒去了夏令營。一方面是他覺得自己沒念過什麼書,不想女兒重走自己的老路。另一方面,也是他能夠站在女兒的立場,充分理解這個年紀的女孩。

在平平在受到素察威脅情緒反常時,媽媽阿玉第一時間發現。基於從小對父母建立的信任感,平平選擇將視頻的事情告訴媽媽,也是因為對爸爸的信任,她才能在學校獨自面對警察的詢問應付自如。

素察一家不缺錢,不會為去夏令營交錢犯愁。甚至,他們早已經習慣用錢來幫兒子去解決一切問題。差點把別人的眼睛弄瞎,也只是賠錢了事,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兒子傷害別人的原因。這種「拿錢鋪路」的教育模式嚴重地傷害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所以才讓那個十幾歲的少年迫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價值,才會在夏令營肆無忌憚地下藥、偷拍,一次又一次瘋狂試探著罪惡的底線。

5、把家庭當作信仰

《誤殺》的主線是李維傑一家掩蓋誤殺男孩素察的經過,但背景隱藏的最大矛盾點,其實就是兩個地位懸殊家庭之間的較量,比的是誰對家庭的信念感更強。

李維傑是流落異鄉的孤兒,成年後是一間小網絡公司的老闆,說是老闆其實自己也是什麼活都干。人到中年,被日復一日的生活磨得滿身油膩。他人生的全部,就是家裡善良賢惠的老婆和兩個聰明漂亮的女兒,這也是他想要拼盡一切來守護的東西。

而另一邊,被誤殺少年素察,父母一個是強勢霸道的警察局長,一個是野心勃勃的政壇新秀,除了家庭之外,他們還有名利、權勢、財富想要追逐。所以相比之下,他們缺少李維傑那種對家庭堅定不移的信仰。

兩者的區別在於,當李維傑出差發現妻子沒接電話時,就能立刻意識到危險,第一時間回到妻子和女兒們身邊。而素察失蹤後,父親只關心他能不能按時出現拉票現場,幫他賺取選民的印象分。如果素察夜不歸宿的第一個晚上,父母就能動用所有的力量尋找,可能最終還能讓兒子有一線生機。

6、永遠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按照世俗的標準,衡量一個男人成不成功,無外乎是看他能掙多少錢,能當多大的官。所以在那個市長候選人爸爸面前,李維傑看似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但是當妻子問他為什麼轉移素察屍體不告訴自己時,李維傑說的那句,「我是個沒用的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擋在你們前面。」真的讓人淚目,因為爸爸不就是那個家人遇到危險,總會第一個擋在前面的人。

李維傑一家最終能騙過警察,靠的是當然是全家人的上下一心,但是即便之前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李維傑也不願意讓妻子和女兒們背負那麼巨大的心理壓力。他一早就知道,妻子和女兒都有可能承受不住壓力,將埋屍地點和盤托出,所以他瞞著所有人,獨自轉移了素察的屍體。這也成為了他最後贏得較量最關鍵的籌碼。

當然李維傑隱瞞真相的做法並不值得推薦,但他對於家庭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卻是他戰勝心魔瞞天過海的精神支撐。

而素察一家,比起兒子爸爸更在乎選票和面子,媽媽拉韞只執著於母親疼愛兒子的本能,卻不關心在自己的疼愛之下,兒子已經變成傷害無辜的禽獸。

7、最好的教育就是「你在做,TA在看」

電影中妻子阿玉面對拉韞吼出的那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讓每一個看過電影的人都印象深刻。

可禽獸都不是天生的,是後天被父母一步步養成的。

影片最開始有一段拉韞審問犯人的劇情,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僅憑推理就可以讓嫌疑人認罪。在業務能力上,拉韞無疑是個辦案果絕,慣常使用心理戰的狠角色。可回到家裡,醉心政治的老公始終把名譽面子放在第一位,不僅很少參與兒子的教育,還擔心兒子影響他的仕途,每每只會對兒子嚴厲斥責。所以回歸到母親身份的拉韞,只能用溺愛和遮掩充當一個慈母的角色,拚命維繫著父子之間焦灼的關係。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素察,從小看到的是心機手腕,是特權紅利,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所以才有了他後來一次次在犯罪的邊緣瘋狂的試探。

李維傑靠著一千部電影和對家庭的信念,成功掩蓋了一場誤殺,可他始終在與自己的心魔做鬥爭。不過,最終迫使他說出真相的,是他看到小女兒為了要禮物,把70分的考卷塗改成100分。雖然他的欺瞞是為了保護家人,但在年幼的女兒眼裡卻變成了,只要稍做手腳就能逃避懲罰,獲得利益。

電影中,李維傑苦笑著說要去給女兒買禮物,而他給女兒最好的禮物,就是對著鏡頭向所有人說出真相,接受法律的制裁。

有人對結尾覺得不理解,為什麼李維傑騙過警察之後還要去自首。如果站在爸爸的立場就不難明白,作為爸爸,李維傑可以為了保護大女兒不再受傷害,選擇隱瞞誤殺素察的事實,也可以為了給小女兒樹立正確的三觀,獨自承擔法律的制裁。正如影片最後李維傑在警車裡那番獨白:「很遺憾重新拉近彼此的距離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但我希望這件事讓你真正成長起來。」他所做的這一切,正是為了讓女兒可以感受到父愛,又同時重新樹立自己在女兒心中的形象。

有人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鴿子飛永遠不過塔頂,替罪的永遠是羊;有人感嘆劇情是我們誤殺他人,也曾被他人誤殺;還有人覺得塵世永遠有正義抵達不了的地方,公道比律法更有分量,但站在我的角度,我看到電影說出了一個真相,那就是,無論孩子是天使還是惡魔,身後都有一對愛他發狂的父母,一個沒權沒勢沒本事,卑微如斯的中年男人,也可以為家人激發出堅定的鬥志和無窮的力量。

沒有一個多餘鏡頭,沒有一句無聊的對白,相信無論是熱愛犯罪劇情片的觀眾,還是傾向於家庭親情的觀眾,都可以從這部電影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圖片來源:電影《誤殺》

這是2019年發布的,第105篇原創推送

作者介紹:陳妍,親子關係諮詢師、國家育嬰師,電影愛好者,專注親子關係、家庭教育、兒童心理。新書《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網同步上市中。

微信公眾號:陳妍媽媽(ID:chenyanmama0514)歡迎關注,討論育兒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