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我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灶王節
由於各地風俗,小年日期也不盡相同
北方是臘月廿三,南方是臘月廿四
民間,小年的習俗有很多。若細細品味,不無道理
那過一個講究的「小年」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大掃除
北方稱為「掃房」,南方也叫「撣塵」。因「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對於現在的我們,全家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新春。
祭拜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貼窗花
窗花多以喜鵲登梅、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圖案為主題,將紅色的窗花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更添喜氣。
貼春聯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
吃灶糖
一個傳說是,「小年」是上古神獸「年」的夥伴,喜吃灶糖,於是人們為了「小年」和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國人過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裡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麥芽糖主要存在於發芽的穀粒中,有健脾胃、滋陰清火、潤肺止咳的功效,因其原料天然,不含食品添加劑,甜度也不如糖果高,相比富含添加劑的糖果來說更加健康。
吃餃子
過小年,民間吃餃子。取意為「送行餃子迎風面」。不知道為啥,一到臘月就開始各種吃餃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餃子。反正重點就是吃餃子。
沐浴理髮
小年時,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如果洗澡時有針對性地多花點心思,不僅能趕走身體的小毛病,還可以起到越洗越健康的功效。
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台灣稱此日為「送神日」,禁忌舂米,據說能把風神搗下來,會給來年帶來風災。小年後的幾天,農村都會蒸饅頭準備過年,但是不宜施捨給他人,因為這些饅頭是要先用來祭祖祭天的。
小年的到來
永遠一致的是
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和對來年的美好期盼祝福!
【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並致謝意!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贊,記得關注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SXCsW8B8wMrh2Li9a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