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年年虧損,票價到底要不要漲,你說說看

2019-11-24     江都新聞

「雙11」過去了,熬夜也沒搶到秒殺的親,彆氣餒,從下月起,高鐵動車票將「優化調整」,最高竟能打5.5折!這下出門是不是能省不少?

不過,先別高興太早,既然能半價促銷,是不是也意味著將來能大幅上漲?現在很多高鐵線路年年虧損,到底要不要漲價?

下月起高鐵動車「減價大促」

近日,國鐵集團下屬多個鐵路局紛紛發布消息,對所屬高鐵動車組列車執行票價優化調整,從12月1日起開始執行。這次「減價大促」有啥特點呢?

公告顯示,此次以公布票價為最高限價,分季節、分時段、分席別、分區段在限價內實行多檔次票價,總體有升有降,各鐵路局最大折扣幅度從8折到5.5折不等。涉及國鐵集團下屬多個公司,以上海局集團公司為例,涉及400多趟列車。

主要是局管內的短途城際高鐵,暫不涉及跨局線路

票價試水市場化有深意

相比靈活調整的飛機票而言,「鐵老大」一向謹慎,儘管早就有了高鐵定價權,但一直以來調價的步子邁得不大。這次為啥突然「搞動作」?業內人士表示,鐵路票價實行差異化定價機制,或與近期京滬高鐵上市有較大關係。

1 經營「亞歷山大」

最近幾年,中國高鐵給老百姓出行帶來極大方便,連「歪果仁」都羨慕的不行。但除了京滬線、京津線等少數線路外,多數線路持續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國鐵集團下屬18個鐵路局,有12個虧損,只有6個盈利。其中,成都、瀋陽、哈爾濱等鐵路局集團均虧逾百億元。

這是由於高鐵建設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2018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28億元,投產新線4683公里,其中高速鐵路4100公里。2019年計劃投資費用是1.3萬億元。再加上運營維護費用高昂、開通初期上座率不滿等原因,所以短期內多數線路仍處於虧損狀態。就連京滬高鐵也是投入運營4年後才轉虧為盈,而且2200多億元的建設成本至今仍未完全覆蓋。

國鐵集團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國鐵集團總負債5.41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麼多債,每年光還利息都是一筆巨款。

2 走向市場找出路

最近,A股市場將迎來「巨無霸」——京滬高鐵。光今年前9個月,京滬高鐵凈利潤就近百億元,「最賺錢高鐵」不差錢,為啥還要上市?

過去,鐵路主要靠政府投資,雖然建的快,但負債過多影響未來發展,怎麼辦?國家希望推動鐵路部門加快股份制改造、推動優質資產上市,以更多吸收、利用社會資本,降低自身融資成本和負債率

這意味著,今後或許將有更多鐵路集團公司申請上市,鐵路行業也將走向市場化運作。票價採取市場化定價機制,正是其中一環。

高鐵年年虧損,到底要不要漲價?

有人擔心,高鐵靈活定價,是不是意味著漲漲漲,今後會不會坐不起高鐵了;尤其不久就要春運了,「一票難求」之下,高鐵票價會不會大幅上漲?

1 不會只漲不跌

這種擔心也不是沒有依據。畢竟鐵路運輸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不過,現在交通出行方式多了,很多時候機票打折也很厲害。如果高鐵票價過快上漲,必然會帶來客源流失,從而使高鐵承受更大的經營壓力。所以,鐵路部門也不敢擅自亂漲價。

同時,一些短途城際鐵路空座率較高,如果適當降價,可以增加上座率,從而增加整體收益。

2 社會仍有爭議

很多人還擔心,如果票價完全「隨行就市」,在一些熱門線路以及遇到節假日,會不會大幅漲價?

對此,有人認為有較大的漲價空間,高鐵有一定優勢,完全可以參考民航定價,以發揮市場調節機製作用

但反對者認為,鐵路仍承擔著一部分社會責任,不宜完全放開價格。由於社會對此問題較為敏感,這也是鐵路部門態度謹慎、票價改革緩慢的原因。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阿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Pk8nm4BMH2_cNUgST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