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一直以來婆媳矛盾都占據女人婚後生活的一大部分時間。年輕的時候跟婆婆有矛盾,老了之後又和自己兒媳槓上。這事就像一場輪迴,角色轉變的同時認知也發生了改變。
還記得幾年前看電視劇《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那時候李小璐剛剛結婚。她在電視劇里飾演的角色米小米婚後跟公公同住,面臨了各種難題。
當時看這部劇的時候,覺得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有米小米公公那樣的人。兒媳婦干點什麼都要提意見,簡直比傳說中的「惡婆婆」還可怕。
更可氣的是,米小米的老公還各種護著親爹。好在整部劇屬於輕喜劇,生活的瑣碎裡面帶著幽默和溫暖。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電視劇有時候就是生活的翻版。很多時候現實生活比電視劇情,有之過而無不及。
上半年一部《都挺好》引得網上瘋傳「南有蘇大強,北有謝廣坤。」這句話聽起來還挺幽默,其實包含了很多人內心深處的折磨。
相信每個人在自己的家庭關係中,或多或少都會跟長輩有隔閡。從思想到行為,從人生觀到價值觀。
就像你覺得時間很重要,處處爭分奪秒,可偏偏攤上個寧願不行一個鐘頭也不願意花一塊錢坐公交的長輩。這樣的兩代人不能相互理解,溝通起來更是費勁,隔閡跟誤會無處不在。
吳大娘今年56歲,這輩子有一兒兩女。三個孩子均已成家,她跟著兒子兒媳同住,用她的話來說。
自打四十多歲老伴得病走了之後,一個人領三個半不大的孩子雖說日子苦了點,但過得還算順心。
可兒媳婦小靜一進門,一切都變了。兒媳婦不孝順就算了,兒子也變得不聽話。吳大娘氣不過便逢人就說道,本想讓人幫她說句話,卻有超過一半的人勸她「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大了就別管太多。」
小靜和老公吳強大學校友,兩個人既不同班也不同系。在一次校園活動中相識,可以說是一見鍾情。
愛情的威力巨大,它能輕而易舉地麻痹當事人的神經,更是對深陷其中的人毫不留情,融合兩個人的過去,再生出一個嶄新的餘生。
吳強雖然出身寒門,卻始終被兩個姐姐和媽媽格外照顧。從某個角度來說,他也算得上嬌生慣養。小靜就更不用說,貨真價實的富養姑娘。
兩個人在大學裡擁有了甜甜的愛情,離開校園後第一想法便是領證結婚,讓彼此餘生的陪伴儘快「法定」。
雖說在娶妻難的大環境下,兒子輕鬆找了個從樣貌到家庭條件都不錯的對象,但吳大娘總覺得心裡發慌。她還沒做好心理準備,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突然之間身邊有了更親密的人。
並且在吳大娘的記憶里,自己剛結婚不久,一眨眼的功夫老公撒手而去,兒女也要成家。她怎麼都緩不過這個勁。
幾年的戀情在小靜和吳強的心裡生根,他們鐵了心「脫下校服就換上婚紗」,婚禮舉辦的簡單卻浪漫。
一個小小的嶄新的家庭就在去年暑假滿載希望地誕生。
婚後,兩個人都忙著工作,雖然他們約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愛情安家,可終究小靜家不願意看著女兒受苦。偷偷給了她一套房。
為了維護吳強的面子,更不願意打擊他的自尊。小靜謊稱這套房子是租來的。
掙錢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兩個人雖然有了窩,卻每天忙得像兩隻陀螺,不到天黑不回巢。家裡的家務自然沒人收拾,廚房更是常年冷鍋冷灶。
日子過了沒多久,吳大娘就挂念兒子,不聲不響地來到兒子家搞「突擊檢查」。等她看到亂糟糟的家和冷鍋冷灶的廚房後便決定住下不走了。
小靜對婆婆來同住心懷感激,畢竟自己跟老公上班都很忙,娘家媽媽還要其他事情要做,除了經濟上能幫襯,生活上一點都照顧不來。
吳大娘住的第一周家裡就有了很大的變化,用小靜的話來說,婆婆來後家裡有了人氣。
每天下班在樓下就能看見客廳和廚房亮著燈。進門後迎面而來的不再是黑暗和沉寂了一整天的冷風,而是獨有的飯菜香。
和諧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價值觀的不同很快導致兩代人之間生出芥蒂。
小靜工作忙,完全沒時間逛街逛菜市場。所以她的消費幾乎全靠網購。婆婆沒來的時候快遞都是送到單位,下班時再抱回來。自從婆婆來了之後,小靜的快遞都寄到家裡。
每天都有三五個快遞的日子,讓婆婆很快看不下去。不是因為收快遞費勁,而是覺得小靜太愛消費。
用吳大娘的話說「男人是摟錢的耙子,女人就是存錢的匣子。」很顯然小靜這樣的女人存不住錢。
畢竟剛接觸不久,吳大娘也不好明說,只是想盡辦法話里話外暗示兒媳花錢的時候仔細著點。
卻沒想到小靜是個心大的姑娘,根本聽不懂她的暗示。倒是兒子吳強聽得明明白白,然後跟她說:「媽,您往後別說那些話了,怎麼消費我們自己有分寸。」
兒媳有些事情做的不順眼就算了,兒子也逆著來。這可氣壞了吳大娘,夾雜著一肚子火氣她決定跟兒媳婦挑明說日子該怎麼過。
如果說小靜聽不懂婆婆的暗示很正常,那麼聽不懂明示完全不可能。畢竟,她雖然心大,但人不傻。
婆婆三翻四次的「說教」令忙碌了一整天的她煩不勝煩。乾脆快遞又寄回公司,可終究東西要拿進門。每次回家她都心情緊張,生怕婆婆又在「堵門」。
婆媳關係已經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吳大娘又做了件不該做的事。小靜洗澡的時候,她在外面敲門說:「小靜,我買了個大塑料桶,往後洗澡時站桶里。洗澡水我好用來拖地澆花。」
小靜隔著衛生間的磨砂玻璃門,隱約看見門口放了一個深藍色的大桶,跟樓下小區里的垃圾桶樣式很像。她氣得直接沒了洗澡的心情。
這一場氣生的十分大,小靜跟吳強說:「你不讓你媽走,我就走。這日子過得比坐牢都累。白天被領導監視,晚上還要被你媽監視。」
吳強心疼小靜,更明白自己媽媽做的有些事確實過分。他跟吳大娘說:「媽,要不您回去吧。我們兩個下班都晚,一天三頓在外面吃,你回去也能自由點。」
兒子的話,真真地傷了吳大娘的心,她在這住了有一段時間,平時在小區里認識了不少人。氣不過便逢人就說自己的委屈。她說:「兒媳婦有潔癖,每天洗澡浪費水,我說她兩句錯了嗎?」
雖然有幾個同齡人眼裡帶著同情,但更多人搖搖頭表示無奈,勸她:「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大了就別管太多。」
吳大娘為了兒子,選擇「忍氣吞聲」,她最終沒有離開,但學會了閉口不言。小靜當時只是說說氣話,見婆婆不再揪著自己不放,也沒再非要攆人走。
一家人又恢復了按部就班的模樣,只是氣氛里總透著尷尬和壓抑。
唯晨的話
中國式的家庭有一個極大的問題,以窮為根基,家長們總願意用特殊的壓力,讓自己的孩子在童年裡深陷貧瘠,到成年後感覺窒息。
雖然李聖傑的《手放開》唱的是愛情,但有句歌詞卻非常適合親情。「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不想用言語拉扯所以選擇不責怪,感情就像候車月台有人走有人來。」
這世間最好的疼愛就是手放開。感情里還有什麼比給予對方自由更好的安排嗎?
那些從小就被父母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孩子,永遠成不了天才,因為有些優秀,父母壓根不敢想。
通往頂端的路充滿險阻,太多的父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此生只做個幸福的普通人。
最終,他們做到了普通,卻再也沒有遇見幸福。
責怪和不放手是人類感情里痛苦又不甘的行為,唯晨雖不願說它愚蠢,但在我看來它並不聰明。
願每段感情都能由陌生到熟悉,再在該離開的時候優雅轉身。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轉身後即便淚流滿面也是美好,死不放手的糾纏不休卻是醜陋。
今日話題:兩代人之間該不該互相干涉?期待你的留言點評。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