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崩了!4萬億的板塊早盤重挫,千億市值龍頭股帶頭下跌

2019-12-09     長虹擒牛


一直被股民和基金經理當成信仰,總市值達4萬億元的醫藥股今天又大跌了!早盤醫藥股全線走低,恆瑞醫藥、長春高新、華海藥業、樂普醫療跌逾3%。


醫藥股資金持續流出 北上資金拋售龍頭股


從醫藥生物板塊中個股表現看,奧翔藥業、大博醫療、九強生物和凱普生物早盤跌幅均超過6%。醫藥龍頭股也出現大跌,市值超千億的個股中,恆瑞醫藥、邁瑞醫療、藥明康德今日早盤幅度均超3%。



從最近20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動向看,醫藥生物行業是28個申萬行業中凈流出額最大的行業,流出額達268億元,其中邁瑞醫療、樂普醫療、長春高新主力資金凈流出額均超10億元。


恆瑞醫藥是醫藥板塊的「市值一哥」,該股早盤跌幅也達到3.54%。其於11月20日創下歷史最高點,年內最大漲幅達117%,市值一度超過4200億元,不過受醫藥帶量採購影響,最新股價距最高價已回調13%,跌破20日均線,市值縮水超500億元。且外資也在持續賣出中,在北上資金連續17個交易日呈凈買入狀態的背景下,恆瑞醫藥凈賣出額在活躍股中居首,超6億元。


長春高新是醫藥行業第一高價股,10年翻了近19倍,醫藥股大跌其也頗受「牽連」,公司最新價距11月15日的歷史高點已回調14%,股價亦跌破20日均線。


近60個交易日跌幅較大的個股中,博濟醫藥、通化東寶和亞太藥業跌幅均超30%。



通化東寶最新股價距9月10日的高點已下跌43.45%,因市場傳聞未進入最新一期國家醫保談判目錄,股價曾一度跌停,公司於12月3日澄清公司產品甘舒霖已經進入 2019 年 8 月 20 日由國家醫保談判目錄,並稱公司將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


醫藥生物板塊中,持股機構數居前的個股有恆瑞醫藥、長春高新、藥明康德,持股機構數分別有901家、448家、285家,愛爾眼科、泰格醫藥、通策醫療、邁瑞醫療等個股持股機構數也均超百家。醫藥股大跌,部分機構已有撤退跡象。12月2日通化東寶跌停當天,龍虎榜顯示,有3家機構合計凈賣出3.55億元。




「帶量採購」 降藥價


帶量採購導致藥品價格下跌是本輪醫藥股大跌的主因之一。去年底,第一輪「4+7」藥品帶量採購的11個試點城市集采競價結果顯示,25個試點品種,與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而上個月底收官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結果顯示,18家上市公司中24品種入選,新增品種平均降價60.7%,續約品種平均降價26.4%,降價幅度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但政策的利空影響還在持續發酵。


此外,第三輪藥品帶量採購工作座談會12月6日在上海召開,新一輪的集采政策將在前兩輪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規則的調整。


在新一輪藥品帶量採購蓄勢待發的背景下,另一場全新的風暴也在醞釀。近日,京津冀醫保局聯合發布了《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帶量採購工作意見》,這是我國跨省區聯盟耗材帶量採購的首次落地,也是繼江蘇和安徽之後,又3個省市加入高值耗材帶量採購隊伍。


市場的過度反應除了對於政策的擔憂,也受到資金面和情緒面的影響。醫藥生物板塊今年以來漲幅逾30%,其中興齊眼藥、濟民製藥、長春高新、聖達生物漲幅均翻倍。從整個市場氛圍來看,部分機構抱團和前期漲幅較大個股近期回調較大。


機構:帶量威力不可小覷


川財證券認為,醫藥生物板塊當前處於年末業績的真空期,而基於高估值以及獲利兌現的因素,板塊的調整不會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內仍然保持謹慎,11月28日醫保談判目錄公布,此次醫保談判突出了鼓勵創新的導向,亦有利於中標品種快速放量,行業配置方面,繼續看好行業高景氣度持續的醫藥外包優質企業、產品具有競爭優勢的特色原料藥企業以及受益於進口替代及集中度提升的骨科耗材領域的頭部標的。


國聯證券認為,隨著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的推行,加之多地方對於耗材集采的經驗借鑑,預計 2020 年起醫療器械耗材的集采將快速推廣。對於低值耗材而言,因其競爭相對激烈,預計價格降幅較大;創新型器械耗材因競爭小、加上創新產品的快速疊代,價格維護較好, 整體影響相對較小。


銀河證券認為,第三批集中帶量採購疑似已經箭在弦上,關鍵性條款有所放鬆,但是全國帶量威力不如小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GjH8W4BMH2_cNUg0U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