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就算是在空氣污染較低的情況下,長期暴露在交通廢氣的環境中仍可能提高人們中風的風險,罪魁禍首可能是一種叫「黑碳」的大氣污染物。
本次研究調查了瑞典的三個城市裡暴露在不同顆粒物環境中的人們患有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環境健康視角》(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
黑碳是什麼?
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 in Stockholm)副教授佩特·L. S·容格曼(Petter L. S. Ljungman)博士是本次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他在報告中寫道:「本次研究調查了當地交通廢氣對中風的影響情況,中風是一種常見的高發病症,對社會經濟造成了很大壓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黑碳是一種由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煤煙物質。據美國環境保護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資料顯示,黑碳是空氣中細顆粒污染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汽油和柴油為燃料的汽車和其他發動機,以及以煤和其他化石燃料為燃料的發電廠,都會排放黑碳和其他顆粒物。所以說,交通系統是城市黑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科學家已經將吸入黑碳與呼吸系統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出生異常等情況聯繫起來。
容格曼博士及其團隊成員對114785位實驗參與者的健康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參與者還通過調查和問卷的形式參與了心血管疾病信息的其他信息採集和研究。所有受訪者都來自瑞典的哥德堡(Gothenburg)、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和于默奧(Umeå)3座城市,在調查研究時均為健康的中年人。該項追蹤調查起於1990年,一直持續了20年。研究記錄了這些參與者在調查期間的原始住址。在長達20年的隨訪過程中,有5166人患上了缺血性心臟病,3119人患上了中風。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利用排放資料庫和擴散模型,研究小組估算了每種排放源在特定居住範圍產生的包括黑碳在內的顆粒物的量。研究人員分析的排放源主要有交通廢氣、道路揚塵以及住宅供暖系統。它們包括兩個級別的顆粒物數據:粗顆粒物,包括直徑小於10微米(10μm)的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包括直徑小於2.5μm的顆粒物(PM2.5),黑碳就是PM2.5的一分子。
黑碳增加中風風險
分析顯示:交通廢氣中的黑碳每增加0.3微克/立方米(μg/m3),人們的中風風險就相應增加4%。而住宅供暖產生的黑碳排放則與中風沒有關聯,PM10和PM2.5顆粒物的總量與心臟病或中風之間也沒有聯繫。不過,研究報告中寫道:「有證據表明,家庭供暖系統排放的PM2.5與缺血性心臟病之間的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
在他們的研究背景中,本次研究報告的作者還提到了一項將長期接觸PM2.5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阻塞導致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增加)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研究調查期間,瑞典這三座被調查城市的年平均PM2.5在5.8~9.2μg/m3之間。這一範圍比歐盟目前提出的標準25μg/m3要低。儘管歐盟認為黑碳是大氣中PM2.5污染物的組成成分,但並沒有明確黑碳在空氣標準中的上限。
報告中寫道:「或許,交通廢氣中黑碳的排放量能成為監測大氣質量的重要標誌。」
原文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原文標題:Local vehicle exhaust may raise stroke 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