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重金買到的是「假石頭」,你會怎麼辦?第3種做法值得稱讚

2019-11-03   貳哥奇石

所謂的「假」石頭就是人為加工過的觀賞石冒充的奇石。這種觀賞石看起來一般都比較賞心悅目,是在原石上做的局部加工,有些作假手段高明,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冒充奇石的觀賞石有造型石也有畫面石,相對而言畫面石還是比較多。識別石頭的天然性主要是看石皮,畫面石造假的代價比較小,也更有隱蔽性。石友賣石頭最考驗自己的眼力,細心的話可以「撿漏」,粗心的話就有可能「吃藥」。「吃藥」就是買到了性價比過低的石頭,最大的吃藥就是買到了「假石頭」。假如你花了很多錢買了一塊自己喜愛的「奇石」,後來你發現這塊石頭是動過手的觀賞石或者「工藝石」,你會怎麼辦呢?

精品奇石欣賞

1,假裝不知道,找機會轉讓出去。在收藏界專門有人製作贗品,贗品與真品混雜在一起讓人真假難辨,搞收藏的人大部分都有看走眼的時候,行內叫做「打眼」。「打眼」買回了贗品被稱為「交學費」,這也是收藏者學習成長的一個過程。搞收藏之所以讓人吸引人,一個原因就是在巨大的風險中存在在巨大的機會,這種機行對而言是比較公平的。觀賞石行業雖然不像古玩行業的「水」那麼深,但是也同樣有「暗流涌動」。如果你買到的「奇石」,是被人動過手的,如果你和賣家沒有簽訂作假理賠的協議,一般就只有「自認倒霉」,怪自己粗心大意、學藝不精。好多人買到「假石頭」會選擇不做聲,找機會把「假石頭」轉讓出去。這種做法符合行業遊戲規則,但是在被別人識別石頭有假時仍然堅持石頭是自己親自在野外見到的就有點不地道了。

精品奇石欣賞

2,送朋友。自己買到了「假石頭」,放在家裡看著心煩,送給喜歡這塊石頭的朋友。人為加工過的的觀賞石仍然具有觀賞價值,只是失去了收藏價值。作假的石頭仍保留了著石頭大部分的天然性,要不也不容易蒙蔽一些賞玩奇石的石友。

精品奇石欣賞

3,留下來學習和警示自己。買到「假石頭」能坦然面對,並且用心去研究「假石頭」的特徵,總結經驗教訓,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避免以後再上當受騙。這樣的的態度是比較正確和積極的,如果能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和石友們分享就更值得稱讚了。經常看到令自己蒙蔽損失的石頭就是在給自己提醒:學無止境,搞收藏必須要經常學習,並且要時常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

精品奇石欣賞

各位石友你們買到過「假石頭」嗎?你是如何看待這種事情的,你又是如何做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精品奇石欣賞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