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海縣
草根農婦劉智莉
因為她寫了一手小楷,堪比「楷書鼻祖」王羲之
作品流出網絡,被網友瘋狂點贊
但是在專家眼裡
痛批沒入門,不懂藝術
引起了許多網友的爭議
話不多說,先上作品
劉智莉書法作品
劉智莉是一個農村裁縫,丈夫是農民
家裡沒有一個搞文化的
更沒有任何家庭背景
1983年,高中畢業後,劉智莉沒有考上大學
17歲那年,因為生活所迫
只好進了一家鄉辦的服裝廠
當上了一名縫紉工
成了一名裁縫員
在80年代,對於農村人來說
在工廠打工比在家裡種田,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不用日曬雨淋,不用看天吃飯
但是劉智莉,身高不到一米五
從小體弱多病
每天要在廠里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
劉智莉書法
一天下來,劉智莉吃了不少苦
加之工廠工作單一、枯燥乏味
於是,劉智莉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跟機械打交道
她決定找一些樂趣,讓生活過得充實一些
一次偶然機會
劉智莉看到王羲之的書法字體
便拿起了毛筆,在廢舊的報紙上練起字來
結果,她發現,自己寫得並不差啊~
於是,她每天下班,不管工作多累、多辛苦
都會練上一兩個小時的字
劉智莉書法
不僅如此,她還拜師求教
省吃儉用的挪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資參加書法培訓班
休息時間,就踩著自行車往返10多公里路,到南開大學上課
她苦學書法、歷經艱辛,收穫頗豐
感動了於復千、寧書綸等許多著名的書法家
寧書綸還收她為徒
劉智莉書法
劉智莉在求學之路上
在周圍人看來,是一件荒唐的的事
一個農家婦女,還學什麼書法?
有人嘲笑她「神經有問題」
更有人指著她的鼻子說
「雞窩裡飛不出來的金鳳凰」
旁人議論紛紛越多
劉智莉越練越入迷
老師傳授給她的書法之道,首先是做人之道:一個人最關鍵的是活出什麼樣的自己,對自己有什麼追求。
就這樣,劉智莉花了幾年時間苦練,她從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開始臨習,再到《化度寺》《黃甫君碑》再到王羲之的小楷《洛神賦十三行》以及趙孟頫、鍾紹京等小楷字帖。
看看劉智莉的書法字體
優雅清雋,一氣呵成
不比專業人士寫的差吧
劉智莉寫的1500多字的小楷長卷
《唐太古妙應孫真人福壽論》
作為專家範本給予展覽,
見下圖和局部圖
劉智莉書法
劉智莉進步非常大
她多次參加市級書畫大賽
並獲獎無數
2006年:劉智莉被選為農民界優秀代表當選靜海縣政協委員,並當選勞模。
2008年,劉智莉當選天津市勞動模範,
2012年當選天津市政協委員,因為她的書法成就,成為文藝界別的委員。
因為家境貧寒
過年時,她還到村裡賣對聯
引起大眾圍觀,紛紛拍手叫好
很快,她得到很多新媒體關注
天津電視台、《天津日報》
《今晚報》等紛紛專題報道
她在鄉村免費給孩子教學
作品還被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知深人士收藏
名聲大噪,劉智莉仍然虛心學習
這一學便堅持了35年
可是,在一些專家眼裡,劉智莉寫的小楷
「竟然說沒入門,沒有藝術感」
「沒有文化底蘊,沒有文憑」
「對草根赤裸裸的藐視和貶低」
「字匠,怎麼能跟文人比」
所謂那些寫得好的字的人有
有文憑?有名氣?有金錢?虛榮心?
才算稱得上好書法?
大繪君真不知道這些專家們是按什麼標準來評判
但是看到這樣的書法
簡直就來氣
看看這群書法「大師」
什麼鼻書、射書、盲書、舞書、吼書......應有盡有
先來看看這個
風馳電掣一般的步伐
他手上拿著一把注射劑
幾個禮儀小姐舉著兩米多長的宣紙
書法大叔,信誓旦旦的在宣紙上畫得激情四射
全靠「亂蒙」和「瞎搞」 的步伐來作畫
一筆一畫,真的有模有樣
看完射墨
在看看這個
像這種滑稽的行為
簡直是對藝術最大的褻瀆
獨創吼叫「書法大師」
創作猛如虎
像個瘋子一樣,炫技博取大眾眼球
「唐伯虎」,毛筆當拖布,拖來拖去
真的不知道瞎搞什麼...
川美教授,獨創「盲寫書法」
不用盲寫
再一次證明用「頭髮」是可以成為書法教授
各種另類的書法,嚇傻少兒,吼怕青年
這些教授級別大師
自己獨創另類的書法「字體」
大繪君薄學,真的欣賞不來
但真的不知道
專家為何對草根高手就有如此大的偏見?
有網友說:
那些專家是對草根高手羨慕嫉妒恨
去貶低他們來維護自己那點自尊
(對此,你怎麼看這種評價?歡迎底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