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有沒有歷史?電影界人士一定會說有,雖然電影的發明嚴格來說不足兩百年,從無到有,從幼稚到現在的3D虛擬現實,世界電影的歷史隨著技術的進步跌跌撞撞的走過了相對人來說算是漫長的時間。
大衛波德維爾在他的那本著作《世界電影史》里把電影歷史劃分為五大時期:即早期電影(大約至1919年)、後期無聲電影(1919-1929)、有聲電影的發展(1926-1945)、二戰之後的時期(1956-1960年代)以及當代電影(1960年代至今)。
電影的發明很難歸功於哪一個人身上,愛迪生在電影的發明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過論及成熟性,有一對兄弟不得不提及:盧米埃兄弟,他們發明了一种放映系統,使得電影成為一種國際可行的商業事務。
但那時的電影只是一種現實的拷貝,如盧米埃兄弟的第一部影片《工廠大門》就是拍的真實人物運動,只是把攝像機架設在一個工廠的大門旁,拍攝工廠下班的場景。
盧米埃兄弟不但發明了放映系統,讓電影正式推向市場,同時本身也開始經營電影拍攝和放映任務,當年的放映員基本上也是拍攝員,盧米埃兄弟的放映員去世界各地拍攝風景、人文及新聞,同時也在各地進行展示。他們被人記住也是因為景觀片和時事片,電影更多的是把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展現在觀眾面前而不是講述一個美妙的故事,真正美妙的故事那是後來慢慢才開始的。
梅斯吉希曾談到:「盧米埃爾兄弟已經很恰當地規定了影片的真正領域。小說、戲劇主要是表達人類的心靈。至於電影,它所表現的乃是生活的動態、自然界和它的現象、人群和人們的變動。凡是運動的東西都在電影機的拍攝範圍之內。電影機的鏡頭是向世界開放的」。
在當下自媒體時代,若是穿越回去現在所有人都可以當電影導演了,當然這是站在今人的立場來看,以當時的境況來說,這是一大創舉,終於可以在銀幕上看到動態的圖像,但這些還不能算是真正的電影,直到一位天才的人物出現,那就是梅里愛。
梅里愛才開始只是自己劇場的魔術表演師。在1895年他看到了盧米埃的電影攝放機,敏銳的感覺到機會的來臨,終於他在他人設備基礎上製作了自己的攝影機,並開始在劇場裡放起了電影。
梅里愛通過攝影機技巧和繪製場景的振奮人心的幻想電影而被人後來記起(因為曾經被遺忘在歷史的塵埃中)。
他最著名的電影《月球旅行記》,通過講述一群科學家乘坐太空艙旅行到月球上的奇幻經歷,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想像的月球登陸。梅里愛的電影曾經很成功,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大公司資本的加入,梅里愛的影片在追求小資情調的人們看來已經太老套了,他的一生共拍了510部電影,但遺憾的是,如今保存下來的只有總數量的40%。1922年梅里愛停止了拍攝,之後的數年時,梅里愛在妻子的糖果和玩具店工作,直到1938年逝世。
在梅里愛的那個年代,拍攝電影的手法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對於這個新玩意如何拍出精彩來,倒是個難題,不過這個難題到了魔術表演師的手中卻開創了一個新的技法,雖然電影是文藝,但是電影卻是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不斷的成長的,不然卡梅隆不會等了數十年之久才去拍《阿凡達》,就是等技術成熟才去拍攝,可以不誇張的說,電影是建立在技術大廈基礎上的第七藝術。
梅里愛如今被譽為戲劇電影之父,一方面是他採用「魔術照相」的手法,創造了慢動作、快動作、倒拍、多次曝光、疊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為後來者提供了借鑑,另一方面是他把許多優秀戲劇搬遷上了銀幕,通過電影的語言來表達。
據說在1928年一些影迷發現了梅里愛的作品,並做了相關影展,梅里愛才再一次被發現並奠定他的歷史性地位。
歷史如何被記住,常規的是以文物或文字的方式來記住的,但是電影的歷史卻是特殊的一類,若僅僅通過文字只能描繪冰山一角,更重要的則是對於影像的保存問題。
這方面不得不提到另一個著名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他的「世界電影基金會」(World Cinema Foundation)2007年在嘎納成立,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世界上電影欠發達地區保存優秀電影遺產。
對老電影的熱愛及對電影歷史的珍視,2011年馬丁·斯科塞斯的奇幻片《雨果》閃亮登場,富有蒸汽朋克意味的電影以30年代法國巴黎12歲的孤兒雨果開始,通過父親的機械手冊的遺物他結識了一個奇怪的老人,一場奇幻冒險就此展開。
本片共獲奧斯卡等重要獎項9次,提名26次,獲得奧斯卡2012年如最佳攝像、最佳視覺效果等大獎。
就《雨果》這部電影來說,與其說是一部兒童奇幻冒險片,倒不如說是一場對於歷史及大師梅里愛的尋找片,雖然梅里愛曾經被塵土在過去,但是歷史的碎片卻不會遺忘他,當這些碎片被慢慢重拾起之後,我們看到一位大師的風采和落寞。
在影片中通過魔術、玻璃攝影棚等開始慢慢揭開了梅里愛曾經的光輝歲月,如在攝影棚中通過魚缸、製作好的背景、人物的化妝和各種奇妙道具的使用,這是一個造夢的城堡,而最終體現是銀幕上的則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梅里愛不再走盧米埃的老路拍攝風景和時事片,而是通過場景的變幻、道具的使用來講述一個個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也表達了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為什麼這麼熱愛老電影的原因,時代並沒有善待老電影,那麼總得要有人代替時代這樣做,去保護一些老電影,因為這些是時代的記憶,是歷史的回憶,應該值得珍惜。
這就是早期電影的歷史,雖然看上去並沒有高大尚,製作的水平若以當下電影技術來看,不能同日而語,卻如同一個成人已經能夠獨立生存一下,在一開始其實很弱小的,從蹣跚走路開始,需要不斷的學習了解,世界在這個孩子面前就是一個魔幻的世界,那應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
電影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夢境,現實里梅里愛並沒有機會重溫自己的老電影,在《雨果》這部電影里,馬丁·斯科塞斯讓梅里愛再次回味,這既是梅里愛曾經的夢境,也是熱愛這種大師的人們一種賦予夢境。
大師可以老去,但是不老的卻是電影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