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林珙之死的一石三鳥,選擇刺殺范閒只是一場被動棋局

2019-12-12     丁明念響

《慶餘年》是由孫皓執導,張若昀、李沁、陳道明、吳剛、辛芷蕾、宋軼、郭麒麟等主演的古裝劇。

該劇改編自貓膩的同名IP小說,講述了現代穿越至古代的范閒,自海邊小城初出茅廬,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種種考驗、錘鍊的故事。

此部電視劇於2019年11月26日在騰訊視頻、愛奇藝首播,首播前並沒有任何前兆讓人錯愕了一番,當然更讓人驚喜的是此劇十分精彩,展現了導演及編劇們的功力深厚,如同劇中的霸道神功,來勢兇猛,目前豆瓣評分8.0分,讓隔壁的一些影視劇都感覺到無形的壓力了。

劇中演員的表演也是各呈精彩, 張若昀 、 李沁 、 陳道明等新老演員同台彪戲,特別是陳道明把慶帝皇帝的心機深沉和政治手腕的巧妙演得入木三分,這個後續有機會再述,現在來看一下林珙一手導演的牛欄街刺殺范閒為什麼成了自己必死的結局。


你的決定是你做的決定嗎

人生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和決定,無數人都相信自己做的決定就是自己想做的,如為什麼買蘋果手機而不買其他的品牌手機,為什麼要去這家飯店吃飯而不去另一家飯店吃飯,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但是某些選擇是不是你自己的選擇呢?

亞里士多德是選擇理論,同時也是邏輯學本身的創始人,正如他指出:選擇就是深思熟慮的慾望。

這些慾望不但是來源於權力和金錢,更會來源於不斷受到外界或有或無的刺激,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品牌已經全球皆知了,如可口可樂,基本上現在沒有人不知道這種碳酸飲料的,但是它依舊天天在媒體上做廣告,為什麼?

因為它要在所有人的心智中留下一個印象,只要想到碳酸飲料就能想到它。


如在電影《焦點》中,威爾史密斯給對方潛意識灌輸55這個數字,讓對方最終選擇了55號,卻認為這是自主選擇的結果,其實並不是。

回到《慶餘年》電視劇中,林珙一手導演了牛欄街刺殺范閒時,可能既是幫太子也是幫自己妹妹做了一件好事,結果當刺殺失敗,自己帝都時被五竹尋仇過來殺死,最後在皇室中,慶帝和陳萍萍一唱一和之下把刺殺的罪名安排在四顧劍的名下,然後再讓林相主要要求為林珙做主時,準備開始出兵北齊了,至此,若是細細往回推算,林珙即使五竹不殺,估計後續也會被另外一名用劍高手殺掉,否則這個出兵北齊的藉口就不會如此光明正大了。


林珙之死的必然性

劇中已經有了一個前兆,當洪公公領著范閒去宮見皇帝的時候,看到有蒙面人飛檐走壁過來刺殺皇帝,這個刺客以為是自己想要刺殺皇帝的,結果是什麼?如同洪公公說的:此刺客來自北齊,行刺之心源於去年十月,數月間相繼六人(慶國的暗探)旁敲側擊,為他堅定信念來刺殺。所以這個刺客就過來送死了,為慶帝準備出兵北齊找藉口,全部是慶帝暗中指使的。

如同慶帝說的,與齊國之戰,籌謀良久,不可無由。

但是慶帝應該也明白,北憑藉一個刺客還沒有太大的說服力,畢竟人家北齊可以說這屬於他的私人行為,畢竟武林人士,一個想不開想要通過刺殺皇帝博取一點名聲也說不定的,所以還得要有理由,那理由是什麼,可能就是要安排一個重要人物之死了,這個重要人物就是林珙。

慶帝要玩政治鬥爭,所以不能讓臣子與皇子們走的太近,而林珙是太子的親信,這樣林相也就必然牽涉其中了,如何破這個局,就看如何來安排了,所以當范閒進入京都後,看上去沒有任何波瀾,而實際上一個棋局已經布下了。

范閒進京都時,言若海的兒子言冰雲就跑去北齊了,然後范閒的刺殺接著就來了,可能有人同林珙說,范閒想通過與妹子結婚來搶內庫,對於太子是個大威脅得要除去,怎麼除呢,買殺手這事估計不好使,畢竟八品以上的殺手太少啊,剛才有北齊的暗探司理理姑娘在這裡,還有一個八品高手在郊外可以利用下,結果牛欄街刺殺一案就這樣華麗麗的產生了。

這其中太子應該不知情,屬於手下衝動辦事,而且這個衝動是在某些人的鼓動下辦的,如同那名北齊刺客一樣,關鍵還辦得不地道,失敗了。

隨著范閒查得越來越近,太子很聰明讓林珙出去避下風頭,而這種避風頭正是幕後操縱者求之不得的,畢竟在京都殺還是動靜太大,要讓范閒脫開關係還有點難。所以范閒不管如何都不可能殺掉林珙,能出手的第一人選是五竹,其次才是其他幕後厲害的人,也有可能會派影子大人。

說太子不知情,是因為當林珙死後,太子為什麼那麼衝動的要去監察院找司理理,若是他指使的萬不會如此衝動的,另外一層是他與林相這條線就此斷掉了,結果還成全了范閒,人沒殺掉反而讓對方勢力更大了,在太子眼中,是二皇子的勢力更大了,所以太子才會如此衝動。

林相雖然猜測錯了,以為是慶帝派人出手的,應該也猜測對了,幕後規劃的應該還是慶帝。林相是玩政治的高手,在宮中看著慶帝就明白自己要如何演戲了,所以十分痛心的要慶帝為他做主,求一個公道,順勢慶帝就答應要出兵北齊了,貌似是為了林相出兵的。


林珙一死,太子的勢力又弱小一點,范閒倒是順勢水漲船高,畢竟范閒力量太弱小,得要有個人幫助才行,另外慶帝表面上還送給林相一個大禮,是為他兒子之死出兵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出兵北齊有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皇帝和林萍萍知道是五竹出手的,那麼五竹不能被其他人知曉,剩下的只能是宗師級別的人刺殺林珙的了。

也許慶帝並沒有一開始布置這個局,但是牛欄街刺殺案一出來,如慶帝這麼心機深沉的皇帝一定能夠把握其中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則是林珙之死可帶來一石三鳥的好處:消弱太子勢力、助力范閒,當然更重要的是出兵北齊。

林珙自以為做出最佳的選擇,可能並不知道這個選擇不是他自己做出的,而是被暗流推動的結果,當了回自我的掘墓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3XC-G4BMH2_cNUgw-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