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製軍艦被擊中卻總不沉?仿中國飛彈在紅海大殺四方卻沒能完勝

2020-11-20     戰爭史

原標題:美製軍艦被擊中卻總不沉?仿中國飛彈在紅海大殺四方卻沒能完勝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之前我們說過在2016年,胡塞武裝在紅海地區襲擊美國驅逐艦結果被攔截的戰例。但實際上當年10月,被襲擊的不止美國人還有阿聯。當時在紅海地區有一艘阿聯的美製HSV-2高速運輸船被胡塞武裝的諾爾飛彈擊中,隨後因為艦體遭到重創而脫離戰區。

2016年10月,胡塞武裝發射諾爾飛彈擊中阿聯的迅捷號運輸船

諾爾飛彈是伊朗仿製中國的C802反艦飛彈,被伊朗人提供給胡塞武裝組織。對於胡塞武裝來說,這次攻擊行動也有一定的風險。因為沙特和阿聯的聯軍具備有空中優勢,所以他只能是以偽裝成民用卡車的模式發射反艦飛彈。不論是諾爾飛彈還是原版的C802飛彈都具備有單車作戰能力。只要前方觀測人員傳輸來目標信息,迅捷號運輸艦(被重創的美製運輸艦)當時處於低速狀態,基本無法逃脫獵殺。

船隻被命中以後,兩側都被穿了一個大洞

前方觀測人員冒著風險給出數據,一旦射擊諸元被設定,飛彈射出。那麼只要飛彈的元器件不出故障,命中率非常高。當時胡塞武裝選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因為迅捷號正處於低速航行狀態。理論上運輸艦可以憑藉其45節航速高速逃離,而且這艘軍艦本身擁有一定的隱身效果。但這僅僅也是理論上的,因為阿聯這艘軍艦沒有任何飛彈預警裝備。通過船員的肉眼觀察飛彈來襲的時候,已經是任何措施都來不及了。除非它當時在護航的編隊中,有護航艦艇對它進行預警。處於低速航行狀態,只能說當時它是一個非常好的靶子,諾爾飛彈命中以後立刻爆炸起火。

這艘船撤離戰場以後就等同報廢了,雖然沒有擊沉,但也是讓其失去戰鬥力了。

但這引起了另一些爭論,C802飛彈不是號稱艦船殺手嗎?怎麼會命中一艘只有一千多噸的運輸船以後沒有沉沒?一時間,各路「公知黨」開始橫行,拚命鼓吹中國的武器不行論調。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涉及到複雜的飛彈設計學和艦船結構學問題。簡單一句話概括:怎樣摧毀艦船結構,讓它沉沒或者不能戰鬥。

迅捷號原屬於美國海軍HSV快速運輸艦。他的雙體結構導致飛彈穿透以後在寬大的內部空間中爆炸。沒有達到毀傷效果,另外船首部分又高懸於水面。飛彈命中不是在水線,所以運氣好爆了。

要達到這個目的,就是最直接的辦法:加強飛彈戰鬥部質量。所以世界上有兩種分支解決方式。俄式狂野粗暴方法:加大飛彈威力,直接摧毀敵艦,代表作就是冥河。法式口味:半穿甲戰鬥部,從水線位置穿透船體,摧毀內部結構,然後海水還會從水線位置洞口灌進去,讓艦艇沉沒或者失去浮力。他的代表作就是飛魚飛彈。

C802飛彈和諾爾飛彈都屬於法式風格,但是我國和伊朗的飛彈都加大了毀傷效果。破壞力比飛魚飛彈明顯高很多。但這種飛彈遇到民用船隻也有尷尬的地方:兩伊戰爭中多次使用反艦飛彈命中油輪,但因為民船內部空間大,沒有什麼效果。因此經常要多次發射飛彈才能將油輪摧毀的戰例很多。

伊朗諾爾飛彈岸基版。他是仿製中國的C802飛彈。此戰,胡塞武裝將飛彈偽裝成民用卡車開上陣地發射。

諾爾飛彈命中迅捷號運輸船的部位和船隻的自身結構,導致對方沒有被擊沉。

首先是命中部位不理想。這次諾爾飛彈處於最小射程內,通常反艦飛彈在距離敵艦300米處開始俯衝。這次諾爾飛彈明顯還在爬高階段就已經命中對手了。所以,只有這樣才解釋為什麼命中部位那麼高,而不是水線部分。

第二點,迅捷號運輸船的自身特點導致這次大難不死。他是一艘穿浪雙體船,飛彈從右舷穿入以後在船首的兩舷中間爆炸。它把兩邊的船殼都爆了一個大洞。由於是雙體結構,那個洞的位置很高,所以即使破了個大洞,也不會有大量進水,自然也不會有把船隻破壞浮力的事情發生。

兩伊戰爭中的襲船戰也有類似情況發生。需要發射多枚反艦飛彈才能擊沉一艘大型油輪。主要是民船內部沒有軍艦那樣的彈藥庫藏。內部空間也大,飛彈打進經常在內部爆炸,而沒有被破壞船體結構。

2006年,諾爾飛彈同樣也是擊傷了以色列護衛艦,而沒有沉沒。發射飛彈的是真主黨武裝

由於這兩個要素的發生,這艘船沒有發生結構上的大毀壞。所以自然沒有被擊沉。

但這次飛彈襲擊完全證明了低空掠海飛彈的對於一艘千多噸船隻的殺傷效果。飛彈自研發時的宣傳和實際也一樣:命中一枚就讓對方失去戰鬥力,實際上這艘運輸艦已經是等同報廢了。雖然雙體船在對抗飛彈時也表現出優越性,但僅僅是個案,不代表全部。

迅捷號沒有被擊沉有很大的好運氣成分,諾爾飛彈讓其退出戰場就已經是達到目的了。軍艦武器不能上場就等同廢鐵。這麼說,諾爾飛彈的表現是非常正常的。參考資料《不沉與不中》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1T-5nUBjdFTv4tAL2Xa.html